文丨淡淡翠

对一直活在原生家庭阴影中的人来说,敢于直面并剖析自己的原生家庭,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在我们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里,“孝”乃天地间第一要紧事。而“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更是被很多人奉为至理名言。

也正因为此,我们很少见到在公共场合公开指责自己父母的人。

哪怕像张韶涵、蔡少芬、毛晓彤等这样深受父母“荼毒”的人,也只是选择默默坚强,不会在人前过多谈论家庭。

可是,当我们选择性遗忘,就真的忘掉了那些伤痛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我们成年后,看起来有多么的成功,多么的幸福,那都只是“看起来”而已。

在夜深人静的时刻,那些灰暗的、不被人理解的伤痛,会如潮涌般而来,淹没你所有的理智与坚强。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从始至终,我们从未接纳过内心那个脆弱的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内很多心理学书籍里,引导子女去理解父母、接纳父母的内容,比比皆是。

却鲜少有人会诚实地告诉你:你的父母,他们确实不够爱你。

事实上,压抑与否认,以及给父母的所作所为做合理性的解释,都不能真正消除那些伤痛。

唯有真正直面,才是彻底从过往中解脱的契机。

这是《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的主旨,也是我今天要写这篇书评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很久之前,当我还未接触到心理学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对周围人的情绪捕捉,异常敏感。

往往别人一个眼神,我就瞬间感受到他(她)此时此刻的情绪如何;别人一个动作,我就知道他(她)对我是排斥还是接纳……

我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与周围人友好的关系,内心极度渴望有个真正的、不离不弃的知心好友,为此,甚至刻意隐藏起自己的情绪,去讨好迎合别人。

可是我依旧是孤独的。

这种孤独深入骨髓,常常如狂风骤雨般猝不及防地袭来,打落我所有的乐观与希望,整个人坠入情绪的深渊。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孤独。

后来开始接触心理学后,我慢慢才知道,原来我所有的不安全感,都来自于原生家庭的暴力与贫穷。

虽然以我现在的心智客观回望,我的父母年轻时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力水平内的最好,但是他们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三天两头打架的家庭氛围,以及常常为生计苦恼的经济条件,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的性格。

尽管我不愿意承认,可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武志红在本书推荐序里写道的:

“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来难以被别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纳、似乎根本无处安放的感受,其实就是来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来自你与父母的关系。”

因此,《原生家庭》这本书的作者苏珊·福沃德,将深受童年阴影困扰的子女称为“中毒的孩子”,对应的,那些不够成熟的父母则被称为“有毒的父母”。

“有毒”在这里并不是一个侮辱性词汇,而是为了更形象地形容这种家庭对子女带来的影响。

她告诉我们: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最最重要的是:你的父母应该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苏珊·福沃德将“有毒”的家庭,分为这样几大类:不称职父母、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

结合我们的社会环境与传统文化,我们主要来说说操控型、酗酒型、言语虐待型这三类。

第一种:操控型父母

“你必须听我的,不然你就是不孝!”

“你如果不听我的话,以后就别认我这个爸(妈)!”

“你这么不听话,是想气死我吗?”

在操控型的家庭关系里,这类直接威胁子女的话,几乎是父母口中的“金科玉律”。

这类父母把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大到人生大事,小到吃喝拉撒,要求子女必须无条件听从自己的安排。

而这种家庭下长大的孩子,结婚生子后往往更容易感受到紧张的家庭关系。

因为操控型父母把子女的配偶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并与之发生激烈的冲突,子女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何来幸福可言?

关于这一点,在很多婆媳关系中已经得到验证,越是强势的婆婆,越是无法与儿媳处好关系。她们妄图像儿子小时候那样,控制儿子的家庭,失去了基本的界限感,让整个家庭氛围都是剑拔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比起这种“直接操控”型父母,更让子女痛苦的,是 “隐形操控”型父母。

这类父母往往不是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但是他们极其擅长示弱,来让孩子产生负罪感,以此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在操控型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呈现两个极端:投降,或者叛逆。前者无条件顺从父母,后者则拼尽全力反抗父母。

无论是哪种,其内心的压抑痛苦,都远比我们了解的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酗酒型父母

从古至今,我们的酒桌文化渊源流深。

逢年过节,喝几杯;亲朋聚会,喝几杯;人逢喜事,喝几杯;郁郁难解,喝几杯……

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有足够的自制力不让自己沉溺于酒精的麻痹。但是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把酒当成了自己逃避现实的途径。

他们既无法应对现实的压力,又不想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便酗酒成瘾,在酒中得到片刻的安宁。

当他们单身的时候,酗酒与否尚且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大的影响,可是当他们结婚生子后,这种行为给子女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想象得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

“在酗酒家庭中,酗酒的父母通过他们惹人怜悯、窘困潦倒而又不理性的行为主动抢占了孩子的橘色。他们自己就是难以管教的孩子,如何容得下家里再有其他孩子?”

因此,酗酒家庭的孩子从幼年时就被迫承担起了“父母”这一角色。他们遇到困难时,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相反,他们却要收起自己的任性,像个小大人一样去照顾醉酒不能自理的父母。

如果家庭中是父亲酗酒,那么子女就代替父亲成为母亲情感上的依靠。母亲会把自己对未来的期冀全部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承受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压力。

他们或许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足够努力、足够优秀、足够懂事,但是他们却一直活得焦虑且压抑,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最让人痛心的是,酗酒家庭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对亲密关系心怀畏惧。他们无法完全真正去相信一个人,他们渴望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酗酒家庭还有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是,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对父母的酗酒行为讳莫如深。

酗酒者会矢口否认自己酗酒的事实,甚至还会把自己酗酒的行为归因到孩子身上;酗酒者的配偶会找很多理由为酗酒者开脱,比如“他只是喝酒放松一下”;而酗酒家庭的孩子,更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自己可怜的自尊心,不得不隐藏那些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种:言语虐待型父母

言语攻击在中国式家庭里,随处可见。

当然,父母一时生气说话难听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严格上来讲并不能因此判定为“虐待”。可是,如果这种言语攻击成为生活常态,常年盘踞在孩子的生活中,并因此大大影响孩子的性格,这就属于“言语虐待”了。

比如,有的父母动不动就对孩子说:“你是猪吗?”“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废物?”“我就知道,你这个人一辈子也不能成功。”“干啥啥不成,真后悔当初生了你!”

喜欢言语虐待孩子的父母,一类是因为骨子里争强好胜,通过贬损打压孩子来建立自己的优越感,不被孩子超越;还有一类是追求完美,他们不肯接受孩子会犯错,总是期待孩子像大人一样成熟地面对所有困难,因为,当孩子犯错时他们便无法忍受,用激烈的言辞攻击自己的孩子。

深受言语虐待的孩子,成年后往往有“完美主义”“拖延”等行为特征,他们不敢犯错,做事畏首畏尾,常常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陷入心里瘫痪状态。

长此以往,“自我厌弃”将成为他们的心理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说了这么多,如果我们还是局限于“控诉父母”这个层面,那就大大误解了这本书的初衷。

分析问题的最终目的,是面对它,解决它,从此不再受它的影响。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原生家庭有形无形的“控制”呢?

作者用大量的案例故事分析,给出了这样几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首先,卸下伪装,诚实面对父母犯的错。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宽容”比“攻击”更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尤其是面对父母犯的错,旁人一句“父母年纪那么大了,何苦和他们一般见识”?就足以让你咽下所有的痛苦和委屈。

可是,粉饰太平真的就能忘记所有过往吗?

作者在书中写了这么一段话:

“我们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只有将责任归于那些应该负责的人——你的父母之后,真正的解放才能降临。”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原谅父母,但是在原谅之前,诚实面对所有的伤害,接纳自己的伤痛,允许自己发泄愤怒,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步调。

如果刻意弱化或者选择性遗忘父母对我们的伤害,假装一切从未发生过,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真正从伤痛中走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用非辩护性回应代替反应。

作为子女,其实在家庭关系中是处于劣势地位的。

父母可以打骂孩子,但是子女不能;父母可以借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为原因,要求子女听从自己的安排,子女却必须要理解父母的“苦心”。

对“有毒”的家庭来说,不管子女外表如何叛逆或者坚强,在他们内心深处,都极其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拥抱。

很可惜,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很难看到父母的改变。

因为,子女必须要学会转变自己的应对方式——用非辩护性回应代替反应。

比如,当桑迪的母亲指责她:“你自私!你忘恩负义!”

如果桑迪第一反应就是否认:“不!我没有!我总是为你着想,我尽我所能地避免伤害到你和父亲。不管多累,我都会带你出去逛街。可是不管我为你做什么,你永远都不满足。”

这样的反应其实还是在向母亲道歉、证明、解释,一直在试图让母亲理解她。

但是如果放弃让从父母那里得到认可的期待后,用非辩护性回应是这样的:“妈妈,你看问题的方式真有意思。”“让你伤心了,我很抱歉。”“哦,我明白了。”“这样啊。”

套用作者的话来说:

“一旦你生气、道歉、解释或是试图说服他们改变主意,就等于是把大部分的主动权交到他们手上。如果你请求对方原谅你或理解你,那么你就给了他拒绝满足你要求的权利。但是,如果你采用非辩护回应的方式,你没有任何要求,而当你没有任何要求的时候,就不会遭到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允许自己愤怒,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在“有毒”家庭里,乱发脾气似乎成了父母的特权,相反,孩子却要小心翼翼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时刻看父母的脸色。

这样家庭的孩子,即使成年后,依然不会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他们将情绪压在心底,通过疾病、对酒精或者毒品成瘾等方式表现出来。

可是,愤怒是一个人正常的情绪之一,当我们习惯了压抑愤怒,就会变得抑郁或者狂暴,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并没有良好的帮助。

因此,我们要允许自己愤怒,学会通过聊天、运动、击打枕头、化愤怒为改变动力等方式去排解愤怒的情绪。

只有学会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愤怒,才能真正释放内心深处那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学会“对峙”。

与父母“对峙”是从旧有关系中跳出的最关键的一步。

“对峙”不是和父母吵架,发泄自己的怒火。而是为了直面他们,彻底克服面对他们时的恐惧,给你们此后的关系定位。

在我们的幻想中,最皆大欢喜的结局莫过于电视剧中常常出现的情节:子女说出自己的困扰,父母表达自己的歉疚,然后相拥而泣,前嫌尽释。

很遗憾,这种情景往往只出现在影视剧中。

现实中的情况是,还没等子女说完自己的困扰,父母已然要么暴跳如雷指责子女不孝,要么泪水涟涟诉说自己的不幸,甚至还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矢口否认,将责任全部推卸到子女身上。

所以,和父母对峙,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并且坚定立场不动摇。

我们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写出自己对过往的记忆和感受,以及自己因此受到的影响,并表达出对父母的期待。

可以预料的是,父母对此事的反应绝对不会心平气和的接受。

但是不管父母反应如何,最重要的是你的回应。“不论对峙期间或者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后记

其实这篇书评已经拖了很久很久了。

之所以迟迟不动笔,其实是因为我害怕直白地面对过去,面对那些灰色的记忆。

曾经,我因为一句评价父亲的话,和叔叔发生了激烈争吵。因为在叔叔的观念里,不管父母做了什么错事,做子女的都不应该有任何怨言。

那一次我真的是崩溃到了极点。

叔叔下车后,我抱着孩子坐在车上哭到不能自已,甚至一度有想跳到河里,把这身体、生命统统还给父母的念头。

这两年多来,我一直走在自我疗愈的路上。

我看过很多书,写过很多文,在内心深处不断与父母和解,但是又因在和他们相处过程中再一次受到打击而心生委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原生家庭》是我看过的所有书里,剖析最不留情面,也是最让人接受现实的一个。

它告诉我:父母爱你,但是也不够爱你,他们确实做错了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不应由我承担。

如今,我愿意面对父母对我的那些伤害,也愿意接纳自己因此产生的愤怒情绪。更重要的是,从今往后,我将彻底放下过去,以更强大的姿态,去面对这个世界的疾风骤雨。

就像书中所写:

“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也为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后的子子孙孙送上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你在塑造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抄袭必究)

作者简介:淡淡翠,山野草木,煮字为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