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明星亲子类节目层出不穷,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明星家庭的育儿方式。这些“星二代”不仅颜值超高,而且乖巧可爱,俘获了一众妈妈粉的心。经常听到有一些宝妈发出这样的感叹:“明星们有钱有资源,养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怎么人家的孩子,就那么聪明和懂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观点让我忍不住思考,只要钱到位,养娃真的不用花费吹灰之力么?

就我们自己身边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同样是养娃,有的人全职在家,还忙得脚不沾地;有的人却能一边工作,一边带出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同样是孩子,有的坐拥一屋子书,报了各种补习班,就是不喜欢学;而有的孩子哪怕不上补习班,也会自己找书看、找题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物理学有句名言叫:“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陪伴的时间、不是金钱的投入,而是他有没有自我成长的动力。

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聪明的父母能找到撬动孩子自我成长的支点,四两拨千斤,让他自动、自觉地爱上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天天等着父母的管教和催促。

如何找到孩子自我成长的支点?成妈找了一些书,应该能给我们答案和启发。

抓住症结,对症下药

戒掉孩子的拖延症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陪孩子写作业”,成为亲子关系中的“第一大杀手”。最让父母崩溃的,就是孩子的磨蹭。明明一个小时可以写完的作业,总要拖到两个小时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家长发现,生活和学习的节奏越来越快,但拖延症却在孩子们中间日趋蔓延。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父母不管不问,儿时的拖延症甚至会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有时候,面对孩子身上的这些“毛病”,你是否着急生气,却除了催促也拿不出其他好办法解决?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喜欢磨蹭拖延?

《戒掉孩子的拖延症》一书认为,孩子的拖延症是由他内心的恐惧、焦虑与追求完美导致的。这本书从拖延症的诱因出发,将孩子的拖延症分为三种类型,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有效利用时间,告别拖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专注力低的孩子,如何通过营造适当的学习氛围来提升专注力?

对于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如何提升他们的时间知觉和敏感度?

对于过度在意细节而一再拖延的孩子,如何改变他们对完美主义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也有拖延的习惯,如何改变自己,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正面管教,对孩子也要“好好说话”

如何管教孩子,一直都是为人父母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追求个性和自我的他们似乎对老一套的“棍棒教育”更是嗤之以鼻,他们要么针锋相对,要么无动于衷,以至于很多父母面对孩子早已无计可施:“打不得,也骂不得,这可怎么办?”

而另一边,“隔辈亲”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面对孙儿辈们则是忍不住一股脑地尽情挥洒着赤裸裸的宠爱,“孩子是用来爱的,你们老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都管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有了“后台”撑腰的孩子,面对父母的管教变得更加熟视无睹。久而久之,在“管教”这场拉锯战中,最终父母和孩子都两败俱伤,筋疲力尽。

简·尼尔森是7个孩子的母亲,18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曾经担任过10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正面管教》被全世界无数父母奉为“育儿必读”,它在书里告诉父母49种正面管教工具,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同时教给孩子为人生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重要人生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样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父母如何与老师打好配合,给孩子最大的支持?

父母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避免缺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正面管教》倡导的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作者简·尼尔森凭借着丰富的育儿经验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行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是的,天凉了让加衣服就是不加,地板凉可就是要打光脚,就是不要刷牙,就是要把饭弄得满桌子都是,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到吃饭的点了可就是还要看电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等等,全是怎么说都不听。

无数家长为此烦恼,家里充满呵斥和吵嚷声,可是没用,火药味越发浓烈,问题却解决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

围绕“如何说”、“怎么听”,这本书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包括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代替惩罚的方法、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等等。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理解和认可,这些沟通技巧不仅仅适用于与孩子沟通,以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对方的情绪和需求的说话方式,适用于你所有的人际关系。

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势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父母们可以得到铺天盖地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信息,各种各样的理论冲击者我们。我们关注于让孩子赢在超跑线上,我们希望孩子拥有更多的机会,我们盼望着孩子的天花板可以更高一些。但是我们却常常忘记了将孩子看成一个生命,忘记了他带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色彩。

在我的孩子出生之前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当他出生之后我希望他能聪明,当他上学之后我希望他认真,刻苦,活泼,乐于助人等等等,但是我的孩子从来不按我的意愿发展,我曾经愤怒过,抱怨过,焦虑过,这一切都没有把帮助到我和孩子,我开始思考我的孩子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优势教养》一书,就扭转了我们消极的思维模式。从发现优势、培养优势两大主题出发,运动心理学知识、真实案例应用场景,帮助家长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读这本书,你会得到:3个发现孩子优势的方法、4 种常见的消极机制、8种孩子身上的核心优势、4种关键的优势教养策略、7种培养孩子优势的核心方法……

优势教养的根本作用在于,让孩子从心底接受这个事实:他们是有优势的,他们的优势就是让他们充满激情的东西,让他们变得乐观、坚韧的力量,鼓舞他们追求梦想的内在源泉。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时,常常闲逛到太阳落山,自己决定找哪个朋友玩,没有人会检查我们的家庭作业。当我们成为父母后,却为孩子报音乐课和体育课,督促他们做家庭作业……是什么导致了如此迥异的情况?

我们小时候,高学历和低学历的父母在照顾孩子上花的时间大致相同,如今,高学历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超过每周3小时,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差距?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认为,是经济决定了我们如何抚养孩子。《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育儿方式背后的经济因素,研究经济如何影响了不同国家的育儿习俗,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教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在《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一书中,发现不同教养方式的背后,是育儿驱动力的不同:一个是利他主义,一个是父爱主义。

秉持利他主义的父母,育儿的基本出发点是孩子,认可孩子的偏好,擅长和孩子共情,全力支持孩子的决定。而出于父爱主义动机的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养育孩子,认为自己比孩子更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时刻准备着做出牺牲孩子当前幸福感、却对孩子长期发展有益的举措。驱动力不同,差异化的教养方式就出现了。

真正的教育,是一颗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育儿不只是一项人生计划、一个责任,更是一场自我修行。父母只有不断汲取经验智慧、提升自己,让自己自知、自觉,才能培养出自信、快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