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算是在中国“黑红”了一把。

走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后,BBC又彻底放飞自我,开始大搞反智报道。2月18日,其报道声称,“中国当局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天气操纵项目……中国人工降雨雪展示了控制天气的雄心,引起了邻国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2月9日,广西梧州市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将发展目标定为:到2025年,形成组织完善、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人工增雨(雪)作业影响面积达到550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达到58万平方公里以上。到2035年,推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科技、服务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的人工降雨(雪)目标把BBC吓坏了。该媒体操心地声称,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达到550万平方公里,意味着覆盖中国近60%的面积,“在地区紧张局势的背景下,印度等邻国必定战战兢兢”。

明明许多国家都在利用人工降雨(雪)技术,为什么中国使用却会威胁印度?BBC的脑回路可谓“清奇”——

它先是带着大家回顾了一遍九年义务教育,试图科普人工降雨原理。比如告诉大家,中国使用一种被称为“播云”的方法,包括将碘化银等物质散播到云层中,使它们产生降水,并强调称,“这是一种改变天气的技术”。

接着,BBC又称,中国的人工降雨技术不仅“影响印度夏季季风”,还“偷窃邻国降水”。

国务院的《意见》中称,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将服务农业生产、支持防灾减灾救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重大活动。在提升作业能力方面,探索大型无人机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方式、新手段。据新华社报道,在《意见》的指导下,1月6日,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架“甘霖-Ⅰ”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在甘肃金昌成功首飞。

BBC特意提到这条动态,并声称,中国大量投资该技术,在地缘政治争端日益加剧之际,加剧了邻国的担忧。“人们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这项技术是否会对印度的夏季季风产生影响。”

气象专家张明英告诉长安街知事,季风是大气环流的结果,是大气环流中的一部分,受到太阳辐射、纬度、地球自转和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仅靠目前人工所掌握的力量试图改变整个大气环流,从而影响季风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谓“邻国偷窃降雨”更是杞人忧天。

张明英表示,人工降雨(雪)统称为人工影响天气,目前该技术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并不具备控制天气的能力。从专业角度来看,称其为人工增雨更为准确。人工增雨的前提是该地区具备了自然降雨条件,如果一个地区本就无雨,我们也没有“无中生雨”的水平。

在BBC的推特评论区,网友们显然也无法理解这种反智逻辑,有人戏称,“人工降雨叫天气操纵,那发射火箭就是操纵宇宙了”。

还有网友表示,“我真担心BBC编辑的智商”“按照这个逻辑,贵国提倡的群体免疫,就是一起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长安街知事(ID:capitalnews) 文/刘晓琰

相关推荐:

实锤了!BBC对中国用卑鄙手段 "阴间滤镜"证据来了

一直以来,不少中国网民都怀疑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关于咱们中国的事情时,除了会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外,还会给他们在中国拍摄到的景象额外打上一层灰暗色调的滤镜,以进一步在视觉观感上丑化我们。

这是因为,不少中国网民对BBC节目中出现的那些昏暗的街景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些街景本来都是颇为明亮的。

于是,中国网民便把BBC这种套路调侃成是“阴间滤镜”。

当然,BBC一直拒绝承认他们使用了这种下作的套路,并不断强调他们是“公正客观”的媒体。

可近日,有中国网民却在BBC的官网上,找到了其在报道中国时确实会使用“阴间滤镜”的实锤证据!

原来,有中国网民近日在境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观看BBC于去年12月推出的一期名为“一年后,新冠疫情如何改变了武汉”视频报道时发现,尽管这家英国媒体在其英文版和中文版的账号上,都使用了一模一样的节目内容,可这两个不同语言版本的视频中竟然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色彩效果!

从下面这几组来自节目中的对比图中,耿直哥相信大家应该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在BBC中文版播放的这期节目中,武汉街头的色彩是更符合当地实际色彩的明亮颜色,可到了英文版的节目中,相同的场景却变得极为苍白灰暗,很明显是被人刻意打上了一层“阴间滤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节目中涉及武汉夜晚的镜头中,BBC中英版的节目的色彩也同样存在明显的差距。如下面这四组对比图所示,在BBC给西方人观看的英文版的节目中,武汉夜晚的街头被明显地打上了一层灰暗并带有一种病态般的黄色滤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对比视频,可以让大家更为直观地感受到BBC是如何在其特供给英语世界观众的节目中,使用的这一“阴间滤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BBC对中国的卑鄙手段,实锤了!

视频制作:环球时报“三缺二”视频组

目前,BBC尚未就其同一个节目为何会在中文版和英文版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调,以及为何会在英文版的节目中使用这种色彩极为灰暗苍白和病态的“阴间滤镜”,给出任何解释。

BBC的几位驻华记者也仍然在他们于境外社交平台上开设的个人账号中继续装傻,宣称他们是公正的媒体,并为他们的报道和记者感到“骄傲”。

(图为BBC驻北京的新闻制片人Kathy Long宣称BBC的报道不是假新闻,为他们的记者感到“骄傲”)

推荐阅读:

BBC纪录片抹黑中国:武汉的天空 为何总灰的脸?

BBC想去湖北找“鬼城”,武汉市民一句话要让他们彻底失望了

一栋建筑至少有22个角度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感觉来,其中必然有一个角度可以让它看起来摇摇欲坠

最近,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重返湖北》在中国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

网友质疑BBC纪录片里的武汉郊区,天空总是“雾霾灰”:

而刀哥朋友随手拍的武汉天空是这样的:

BBC在纪录片中使用了各种移花接木、闪转腾挪的拍摄和剪辑手法,比如一段“警方用网蒙头拘捕民众”的画面,实际上剪自去年疫情期间的一次高速反恐演习。

有一些自媒体就此总结了BBC拍摄记录片的手法,比如“阴间滤镜”,故意把明暗对比调的跟“阴间”一样:

或是故意使用不正常的拍摄角度造成“偷拍”效果:

或是有意引导问题和剪辑,当采访素材不满意的时候,就加画外音:

或是故意选取一些场景:

BBC记者武汉街头“挖坑埋雷” 叼烟大姐一句话怼得他“原地爆炸”

应该说,这些自媒体的视频都拍得不错,也获得了相当数量的关注。

不过,刀哥还想给他们“挑个刺”,他们造成了一个“错误”印象:BBC的纪录片=“阴间滤镜”+“移花接木”,只要会PS,就能拍好BBC纪录片。

1

BBC拍不好纪录片吗?

到明年,BBC就将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由国家成立的广播机构,第一家电视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媒体,除新闻报道外,纪录片也是其王牌产品。

BBC的纪录片题材广泛、制作精良,上至浩瀚宇宙,下至深海地心,很多画面定格后也是非常漂亮的摄影佳作。豆瓣评分排名前15位的纪录片,除了演唱会外,大多数是BBC拍摄的。

那么,BBC纪录片是只能拍动物星球,拍不好人文社会题材吗?

这个答案首先就被我们自己人给否了,有“国内资深纪录片从业者”直言:BBC纪录片通过个体命运描述宏大题材,“国内纪录片是幼儿园级别的”,是国内教育多年灌输“中心思想”的结果,不像国外父母都是睡前给孩子讲故事。

那么实际情况呢?

BBC曾拍摄过一部经典纪录片《英国铁路纪行》系列,由前英国国防大臣迈克尔·波蒂略所主持,坐着各式各样的火车,游览英伦群岛。片中的英格兰城市乡间风景秀丽、生机盎然,一点也不“阴间”。

尽管英国的天气出了名的阴雨绵绵,但BBC里的英国永远是晴天。

即便是这样明显的阴天,画面的对比度也非常高,看起来一点也没有灰蒙蒙的感觉。

资本主义的建筑工地美美的。

社会主义的建筑工地大家自己品。

后来,BBC摄制组还远渡重洋踏上盟友土地拍摄《美国铁路纪行》,同样风景如画,随便截一张图都可以做桌面。

所以,刀哥在此要给BBC“辟谣”“正名”:

BBC纪录片并不是只有“阴间滤镜”+“移花接木”,BBC并不总是歪着脖子斜着眼扛摄像机,并不是拍不了“正常”纪录片,你们不要再“抹黑”它!

2

有网友用一张图说明神奇的BBC“滤镜”是怎么用一个镜头表现五大洲四大洋的:

事实上,通过影像来进行情感操纵,甚至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在影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同一个场景,采取不同的角度拍摄,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果)

一个画面在拍摄时的时间会影响其光照和对比度;使用的镜头焦段会对观众造成不同观察视角的心理暗示;而后期处理可以在色温、色相、饱和度、伽玛曲线等参数上做手脚,使画面展示出不同的风格;甚至可以通过剪辑加入一些无法单独从画面中获取的信息,即蒙太奇欺诈。这些都是影视专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基本知识。

举例来说,降低整个画面的色饱和度,然后让亮度映射整体偏向暗部调整,再将白平衡的标准色温设低一点,你可以让任何画面看起来都像是寒冬中遭纳粹围城的斯大林格勒;而压低红蓝色饱和度、将整个画面的亮度提那么一点点,你就能得到一个核战后植物欣欣向荣、动物苟延残喘的末世。

再有,导演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像《重返武汉》有可能采用的,上午8点至10点是最佳拍摄时间,大家就凌晨5点出工;阳光明媚的日子镜头漂亮,摄制组就坐在宾馆等下雨。

除去BBC这种国有意识形态机构,很多商业公司其实也发现了这种“滤镜”的好处,过去的十年里,几乎所有的网红SNS都掺合过滤镜买卖——让博主出产一批具有自己风格的影像,再帮助博主将这些影像的后期参数打包变现。

在付费知识平台上搜索,也可以发现大把教程来让你通过后期制作实现某种特定的美术风格。但是这方面执牛耳者,还要数好莱坞的影业公司或是BBC这种老牌意识形态战将。

(同一部影片里根据不同部分的需要,在焦段、美术配色、饱和度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可以高效精准灌输意识形态。这玩意可比文字效率高多了)

而BBC在冷战时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使得其制作人员可以在策划阶段,就可以根据每部分素材的情感需要,来挑选拍摄器材和统筹摄制时间。对于想要美化的拍摄对象,自然要运用专业知识来进行调整——如何把画面拍好看,是摄影部门的基本功。

(就算时间不够,紧急情况下拍下来的素材,也要在后期加一吨特效,哪怕画面整体出现了偏色和明显的加工痕迹)

而相应的,有多少种办法把一个画面拍好看,就有多少种办法毁掉一个画面。在BBC针对盟友以外的世界拍摄时,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知识的反向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显然,这些用着“繁体英文”的帝国遗老依然觉得,大众应该按照他们给定的视角来认识这个世界。

3

作为公营机构,BBC在全球媒体行业中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几乎没有商业广告收入,收视费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依据英国法律,未缴纳收视费却收看电视节目将构成刑事犯罪,违法者将被起诉,须出庭受审,并面临最高1000英镑的罚款。因此,收视费也被称为“BBC税”。

我们可以从其特殊制度当中,窥见老牌英帝国遗存的色彩:富人读《泰晤士报》,穷人读《每日邮报》。中世纪留下的“贵族德性”决定了,一些人与另一些人相比有“特殊天赋”,能够准确地看世界,其他人需要通过他们的眼睛才能清晰地认识世界。

这种精英政治思维,混合“西方中心论”+自由主义,构成了BBC等一些西方媒体特殊的意识形态。当它们自身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权力来源,并通过操控信息牟取利益,用艺术化手法牟取特权时,它们既是特定集团利益的喉舌,特定意识形态的喉舌,也是西方自由世界的喉舌。

冷战结束后,与其他知名西方媒体一样,BBC也有了神话。这套神话,建立在西方世界曾经客观上表现出的优势,以及凭借优势掌握的传播学标准上。在这种优势的加持下,欧美媒体实践被正当化,变成了规律,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能挑战。

然而我们发现,依靠滤镜赢得冷战的BBC,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滤镜。中国的天必须是“雾霾灰”,南美的天必须是“沙漠黄”,当现实世界一日千里超出BBC的理解,BBC就要用滤镜把“世界”给调回来,把自己的心理巧饰回来。

所以,刀哥在这里要为BBC“正名”:

它有时是个“骗子”不假,但更多是在自欺欺人,不透过滤镜看到的现实世界,已经没办法为它所接受,它不仅仅停留在诋毁它国,也是在麻醉自己的受众:“你们看,外面的世界还是那个乱糟糟的样”。

所以,BBC的滤镜是一剂“精神鸦片”。

那世界越变越快怎么办?

那滤镜就再调它个两档!

“洋网红”武汉过春节,网友惊呼“吊打BBC”……

“洋网红”武汉过春节,网友惊呼“吊打BBC”……

话说这两天

新华社发了两组

老外在武汉过年的报道

以色列网红博主高佑思

法国医生克莱因

和意大利教授海龙

在武汉走街串巷、深度体验春节

稿件推出后

中国网友表示非常感动

外国网友说他们好想中国!

观众也没想到

老外们过年还搓起了麻将

网友笑称

天下麻友是一家!

而点赞最高的评论是

“新华社暴打BBC”

网友们呼吁

外国观众快来看看!

海外观众们的眼睛

也是雪亮雪亮的

纷纷感谢在中国的老外们

与不实报道作斗争!

BBC们

请停止编造“世纪谎言”

报道中国

理应真实、客观、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