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庚子灾难成国殇

1900年,是一个令全体中华儿女黯然神伤的年份。

那一年,两千多名八国联军士兵轻松攻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留下一大批惊慌失措的王公官僚,以及少数誓死抵抗的军人。

世界各地都满怀激情地迎接新一个世纪,中国却在新纪元的门槛上留下了“首都被攻占”的耻辱记忆。

经过一番充斥着哂笑与奚落的掠夺后,侵略者们和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1898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被押解到菜市口斩首。

看着路边百姓麻木而又酸楚的眼神,谭嗣同仿佛忘记了身上的枷锁,仰天长啸,直抒胸臆: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本以为他的鲜血与呐喊会惊醒更多的国人,会让满目疮痍的清政府产生疗愈自我的愿望。

可惜事与愿违,更大的灾难在两年后猝然降临。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残存的一丝尊严也被列强无情撕裂。

这个从长白山发轫的古老帝国,俨然走到了自己命运的最后拐点。再不变通,清政府断无任何延续的可能。

于是,以张之洞、袁世凯等官员为代表的开明派纷纷上奏,建议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顺应时势,作出必要的改革决策,有的官员甚至这样倡导:

“愿自至以往,维新者当实事求是,守旧者毋至死不变,同心以谋富强。”

作为清政府的实际掌控者,以往的慈禧太后,对所谓的变革与变法不屑一顾。

毕竟,朝中还有翁同龢等一大批保守派官僚来捍卫大清皇族利益。毕竟,百姓的愤懑还不足以动摇清朝的统治根基。

但这一次,她也敏锐地察觉到情况的不同。

在庚子赔款、李鸿章等人谢幕的背景下,汉族开明派官僚的实力又扶摇直上,所以他们的政治诉求绝对不可忽视。

1901年,慈禧以光绪帝的名义,宣布实施新政。这个决定,究竟能给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嗣同被斩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光返照促新政

说到新政的改革内容,涉及领域主要在政治体制、工商实业、军队体系和文化教育以及民事法律五个方面。

政治体制角度,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体制,设置国会,并规定君主权力范围和臣民的权利义务。

概括而言,就是君主适度让出权力,百姓适度获取权利。

工商实业角度,颁布各类商业性质的法律章程,鼓励民间发展实业和成立商会团体,让中国经济全面向西方资本主义靠拢。

军队体系角度,全面淘汰旧式军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36镇新军,并废除唐朝以来的武举制度,建立武备学堂。

文化教育角度,废除隋文帝以来的科举制,设立新式学堂学校,并对外输送留学生。

民事法律角度,仿效西方各国,推出各项近代化的法律章程,对国民权利和义务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与保证。

看完这五大领域的改革后,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清政府而言,最难以迈出的步伐,就是在这政治体制上面。

当时的西方各国,主流政治制度无非两种: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民主共和制,二就是以英国和日本为首的君主立宪制。

从慈禧的角度讲,她必然不会倾向于美式民主共和,因为那样就等于葬送了大清王朝的江山。

所以,她在1905年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探究邻居日本在君主立宪制建设上的心得。

作为五大臣之首,镇国公载泽一度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虚心请教:

“敝国考察各国政治,锐意图强,当以何者为纲领?”

对此,伊藤回答:

“贵国欲变法自强,必以立宪为先务。”

为了写出一份让慈禧满意的可行性报告,载泽等人甚至登门拜访了当时流亡日本的梁启超。

最后,五大臣在报告中提及了君主立宪的三大优势。

第一是固皇权,可以让大清皇室万世永系,固若金汤。

第二是弥内乱,可以让对政府给予厚望的开明派官僚,以及以孙文为首的革命派放下执念,拥抱现实。

第三是阻外患,可以让抨击清政府专制独裁的西方列强看到实质性的改变,从而减轻对中国的压榨。

看完报告,慈禧满心欢喜,决意推行君主立宪体制,并加快其他四大领域的改革进程。

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慈禧本以为帮清政府找到了一剂救命良方。

可谁能想到,这一系列举措却让清政府就此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积重难返不归路

之所以说清政府走入了深渊,原因在于它深深侵犯了这几大群体的利益。

第一,是老百姓的利益。

像设立报馆邮局,建设铁路电路,兴办工厂等等举措,没有一个不需要资金投入。

既然涉及到资金投入,那么清政府唯一的策略就是增加税收,因此老百姓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对于老百姓而言,什么报馆邮局铁路电路,统统都是洋人的事物,对他们“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经济生活没有任何价值。

而且,无论《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赔款,还是各项新政的财政支出,最终都需要由老百姓来承担,所以他们根本不会支持这些对自己没有帮助的措施。

第二,是读书人的利益。

回顾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士大夫与皇权达成了一种潜在的默契,然后由两者来共治天下。

科举制度又在最大程度上维持了这种政治默契,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士大夫。

无数寒门子弟也通过十年苦读来跻身士大夫阶层,从而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

可新政一经宣布,就把延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完全废除,顿时让无数寒窗十年的读书人拍案而起。

读书人阶层,就等同于笔杆子和话语权。清政府得罪了他们,就等于让他们站起来戳脊梁骨。

任凭你修建多少新式学校,派遣多少留学生,也难以抵消这股庞大的传统知识分子势力。

第三,是开明官僚的利益。

清政府虽然口口声声要实行君主立宪,但满清贵族们也要求设置一个预备立宪期。

通过十年二十年的准备,让中国实行平稳过渡,慢慢建立君主立宪体制。

这一来,以袁世凯等开明官僚为首的改革派就开始不满。

他们并不是不接受预备立宪期,而是不接受满清贵族的有意延迟和执行不力。

慈禧去世后,满清贵族们的执行力就大幅下滑,让袁世凯等人看不到积极行动的迹象。

由于袁世凯手里掌握了新军,满清贵族们还是有所忌惮,于是干脆仓促设立一个临时国会。

当袁世凯满怀希望地打开临时国会成员名单时,却发现清一色都是满清贵族,没有自己和任何汉族官员的身影。

如此一来,袁世凯彻底心灰意冷。加上军事决策层的排挤,袁世凯心中最后一丝忠臣的火焰已然熄灭。

民心向背,文武阶层,统统在历史洪流中站到了清政府的对立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世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是无晴却有晴

1911年,武昌新军的一声炮响,彻底敲响了清政府的丧钟。

一时间,各省纷纷宣布独立。看似幅员辽阔的大清帝国,瞬间变成了失道寡助,各路声讨的末路王朝。

值此危难时刻,清政府向军队寡头袁世凯抛出橄榄枝,收到的却是不屑一顾的哂笑。

袁世凯逼宫,段祺瑞劝降,孙中山起事,内忧外患同时爆发。

眼望华夏大地上汹涌澎拜的革命洪流,隆裕太后和载泽等人如梦初醒:王朝崩溃,已经是无法逆转的定局。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七年的清王朝宣告寿终正寝。

回首晚清新政,看似各项内容充实而又美好,但一切都来得太晚太迟。

如果在戊戌变法时期,甚至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就果断顺应时势,积极推出各项改革,或许一切可以卷土重来。

可惜的是,历史不存在任何假设,理想非常丰满,现实尤为骨感。

更重要的是,作为新政改革的核心,清朝皇室始终不愿意彻底割舍专制特权,不断幻想通过宪政的形式来为专制帝国披上合法合理的外衣。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径,最终也被广大人民看透并唾弃。

既然君主立宪救不了中国,那么只有让星星之火彻底燎原,为古老大地注入全新的气象。

清朝覆灭后,尽管革命者们历经挫折,却始终朝着心目中的宏伟目标前仆后继地奋斗着。

1921年,一帮热忱的理想主义者泛舟嘉兴南湖,静静开启了另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