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迎来春节寒假,开始放飞自我。但是家长可就头痛了。

有人说,玩就玩嘛,反正放假。殊不知这种游戏情绪影响的不仅仅是寒假,孩子们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打打杀杀,开学后也很难从游戏中摆脱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游戏企业对于孩子们多有管束,但孩子们依然有办法“反监管”。比如,用他们爷爷奶奶的身份信息登录。

不过,青春期的孩子正属于生理和心理激变的时期,强烈追求人格独立。如果家长和孩子意见不合,千万不能和他对着干,硬碰硬会导致心灵上的“两败俱伤”。

春期的孩子更愿意与朋友呆在一起,有自己的朋友小圈子,家长就不要以自己的交友标准对孩子强加干涉,但可以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底线要求;提前培养孩子交友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创造交友的安全环境,鼓励孩子把兴趣、学习和交友这三件事叠加在起来。

用理智和道理,用学习和成绩去和游戏对抗,我们都会输得很惨的。想要把孩子从游戏世界里拉出来,我们一定要考虑用更丰富的兴趣、更具有吸引力的活动来刺激他们的身心,激发出新的动力。

比如,腾讯游戏的防沉迷系统只能让孩子畅玩1.5小时,那么1.5小时以后就是家长发挥的时间,我们不妨试着约孩子们出去踢一场球赛?亦或是参加公园里的皮划艇训练,总之,能让他感觉到比游戏更有趣更快乐的事情,他们自然不会记挂着游戏,也就不会出现前面出现的问题了。

类似于腾讯的防沉迷系统现在并不少见,各家企业都在未成年保护上不断发力。

近日,伽马数据发布了《2020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社会责任指数达到12.9,较之2019年的12.4略有提升。

据伽马游戏对近百款热门游戏未成年人保护状况监测结果,整体保护程度呈两极态势。已实名验证为未成年用户的账号,超9成游戏可以做到时长和充值金额的监管,但强制实名验证的产品比例偏低,进而导致未成年用户可通过关闭实名验证或手机号一键登录的方式跳过充值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0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对游戏中未成年人保护做作出更为严格的规定,作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既需要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完善验证流程,也需要监护人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双方共同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守护青少年成长。

腾讯游戏将保护产品内未成年用户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面之一,并从升级已有系统防护等级、延展接入防沉迷产品范围等方面发力,在业内表现较为突出。目前,腾讯游戏已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强化未成年人识别力度,并将微信小游戏、QQ小游戏等平台部分产品纳入监管范围,全年进行多重举措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升级。

在新年前夕,腾讯成长守护平台功能也更新了,当游戏账号和充值的微信、QQ账号不一致时,在“成长守护平台”——家庭守护中将出现提醒。

具体怎么做呢?看下图:

对于新功能,孩子们表示感谢。

没错,妈妈再也不担心我乱充钱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