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现实出发——读书是为了考个大学

现在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考大学,是在抢资源,与你同龄的所有竞争者一起在抢,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将来会有更好的生活保障。

从这个角度看,读书是一种手段,一种考大学竞争资源的手段,考上好大学,大概率能获得生活的保障。

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一个个读书人,还有每个家庭,还有整个行业、社会。

这个社会对自学成果的认同度不够高,自学的效率也很难得到保证。所以用人的工作单位更倾向于经过义务教育,应试教育,高考,优质高等教育层层筛选培养出来的人。

想要有好工作,高薪资,好的生活保障需要去走这条“读书”的道路。

这也是普通大众的选择,而且仅仅读书是不够的,各方面能力都需要在一众竞争者中尽量靠前。

(二)从内在动机出发——读书可以不是为了考个大学

读书可以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求知欲,可以是为了探索世界,可以是为了了解自己。读书是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和传承前人已经总结出的经验;探索出的知识;代代相传的发明原理,让我们少走弯路,在前人发明创造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过高质量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书,从高大上上说,是明理,是求知,是实现梦想和价值;从接地气上来说,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多赚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