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读

ID:Rail-Urban

最新!深圳、郑州、湖北、广西、四川轨道交通规划明确出炉……

摘要:

深圳市发改委回应热点问题:5年内深圳将增6条地铁线

高速700公里、城轨640公里、铁路220公里!深圳"十四五"交通建设目标出炉

2025年,郑州全面建成城郊线二期、轨道交通三期规划项目

湖北继续推进"4+2"铁路,横向通道投资巨大,纵向需优中选优

出行利好!今年广西计划新开建33条高速,开工6个铁路项目......

四川“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推进这些铁路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正文:

深圳市发改委回应热点问题:5年内深圳将增6条地铁线

1月29日,深圳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郭子平参加“民心桥”访谈节目时,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针对市民较为关注的道路交通、地铁规划建设,郭子平表示,2020年深圳地铁已经完成了411公里的通车里程。到“十四五”末,深圳地铁通车里程将达到650公里,还会再新增6条地铁线,地铁线网密度将处于前列水平。与此同时,将开工建设深惠城际前海保税区至坪地段、穗莞深城际前海至皇岗口岸段、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至大亚湾城际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至坪山段、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等城际轨道。据介绍,深圳市正在编制第五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今年春节菜价会不会平稳?如何高标准做好粮食能源安全保障?郭子平回应称,经过去年的疫情应对,深圳市委市政府在物资保障、救济保障上已提前制定总体方案,以应对极端情况的出现。

郭子平指出,在民生建设中,教育和医疗是关注度较高的幸福标杆。在“十四五”期间,高中城的建设将是深圳教育的一个建设重点,幼儿园、早期教育也会进行引导发展。

此外,深圳“十三五”期间的医疗投入达到了1400亿元,“十四五”期间会进一步加大医疗供给,使得三甲医院数量实现倍增。

高速700公里、城轨640公里、铁路220公里!深圳"十四五"交通建设目标出炉

近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举行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回顾总结2020年及“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上,科学谋划“十四五”深圳交通运输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确立了四个方面先行示范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未来五年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十大主要发展战略,并部署安排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按照计划,到2025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300万标准箱,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000万人次,机场国际通航城市达100个,深圳国家铁路通车里程达220公里,城际铁路通车里程达19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640公里,高快速路通车里程达700公里以上,无人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超过150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超过3500公里,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81%,中心城区工作日晚高峰平均车速提升至25公里/小时,道路交通死亡率下降至0.75人/万车。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五年全市交通运输将实施十大主要发展战略。

交通“十四五”规划要点

1、拓展深圳港组合港体系,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 推动内陆组合港通关模式,力争今年在东莞虎门启动试点。

2、2021年,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和B2货站将投入使用;深圳还将全力推进机场三跑道和T4航站楼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进航空资源结构化改革试点,提升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

3、赣深铁路、深茂铁路、深汕铁路通车运营,开展广深第二高铁和广深磁悬浮等战略通道研究,建成高品质国家铁路枢纽。

携手周边城市推动区域城际铁路建设,建成深惠、深大、龙大、穗莞深城际,推动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统一运营,初步建成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网络。

西丽、机场东、坪山、光明城枢纽开工建设,打造示范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2021年,赣深铁路建成通车,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高铁大通道。

4、深圳将加快深中通道、外环高速公路二期、沿江高速二期等在建项目, 推进深汕第二高速、外环高速三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深圳将争创高快速路立体复合建设全国范例,研究以机荷高速为代表的立体复合改扩建关键技术,探索在稀缺交通走廊上构建复合通道,打造桥、隧、路为一体的高快速路网复合布局。

深圳还在研究广深高速改扩建、伶仃洋通道等重大战略通道,滨江大道北延、南光高速北延、龙观快速北延等也在规划研究。

5、推进龙坪盐通道北段交通设计,开展布心路-罗沙路交通改造等规划研究;持续推进春风隧道、妈湾跨海通道、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等在建交通项目;加快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望海路快速化改造、五和大道南坪快速连接线、彩梅立交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21年开工建设。增加100万个以上的机动车泊位,试点推出 商务型、高端型巡游出租车等。

6、深圳还将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推动 无人小巴、无人出租车等落地运行。

“十四五”发展目标

一、四个方面先行示范

勇当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先行示范,构建海陆空铁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对外联系通道;

勇当一体化区域交通互联互通的先行示范,织绘湾区轨道交通、高快速通道、水上交通、通用航空四张网;

勇当品质化城市交通运行服务的先行示范,做强做优轨道、公交、慢行城市交通网络;

勇当现代化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先行示范,打造国际一流智慧交通,让城市交通运转更聪明、更智慧、更可靠、更安全。

二、12项具体指标目标

到2025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3300万标准箱,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000万人次,机场国际通航城市达100个,深圳国家铁路通车里程达220公里,城际铁路通车里程达19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640公里,高快速路通车里程达700公里以上,无人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超过150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超过3500公里,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达81%,中心城区工作日晚高峰平均车速提升至25公里/小时,道路交通死亡率下降至0.75人/万车。

三、十大主要发展战略

一是高标准打造全球贸易枢纽港。

二是高标准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示范。

三是高标准打造全球物流枢纽城市。

四是高标准打造大湾区轨道交通网核心。

五是高标准打造全生命周期交通设施“资产”。

六是高标准打造人民满意城市交通典范。

七是高标准打造全行业全要素交通智慧体。

八是高标准打造全国交通系统行业监管创新先锋。

九是高标准打造各具特色辖区交通民生服务样板。

十是高标准打造走在全市前列交通特色党建。

四、交通民生服务样板

福田打造功能复合、品质卓越、智慧引领的世界一流人文交通典范;

罗湖打造城市交通空间重塑先锋示范区;

盐田打造绿色高品质出行示范区;

南山打造与超高密度城市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港城融合智慧交通发展范例;

宝安打造枢纽强区高质量发展典范;

龙岗打造高融合慢行交通系统典范;

龙华打造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站城一体”示范区;

坪山打造智能驾驶全域开放测试应用示范区;

光明打造区域通达、绿色先行、品质领先的城区交通典范;

大鹏打造多元旅游交通先行示范区;深汕打造交通引领城市发展(TOD)新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交通“十四五”细节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最强,以“先行示范”的标准,大力提升交通运输综合竞争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高品质高效能高融合城市交通运行体系,打造创新迸发、科技驱动、方式变革、客货畅享的“未来交通”发展典范,铸造交通强国城市范例,助力深圳建设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海港空港对接全球 畅通国际国内客货双循环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勇当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先行示范,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全面构建海、陆、空、铁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对外联系通道,共建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支撑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联通世界、对接全球,不断增强深圳全球门户枢纽功能。

未来五年,深圳将高标准打造全球贸易枢纽港,建设全球中转和集拼中心,实现全球揽货、中转分拨、进出口集拼一站式服务;以“湾区号”深圳中欧班列为支点,打通湾区与东盟、中亚以及欧洲的国际新通道; 拓展深圳港组合港体系,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推动内陆组合港通关模式,力争今年在东莞虎门启动试点。

未来五年,深圳将坚持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建设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形成多航站楼体系,创新机场优质服务模式,引领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发展。2021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和B2货站将投入使用;深圳还将全力推进机场三跑道和T4航站楼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进航空资源结构化改革试点,提升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

城际铁路高速公路联通湾区 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勇当一体化区域交通互联互通的先行示范,面向都市圈、联通大湾区、辐射全中国,织绘湾区轨道交通、高快速通道、水上交通、通用航空四张网,全面构建一体化湾区交通互联互通网络,努力实现交通出行“内湾半小时、湾区一小时”,强化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探索走出一条经济中心城市引领区域交通协同发展的示范新路。

未来五年,深圳将高标准打造大湾区轨道交通网核心城市。 赣深铁路、深茂铁路、深汕铁路通车运营,开展广深第二高铁和广深磁悬浮等战略通道研究,建成高品质国家铁路枢纽。携手周边城市推动区域城际铁路建设,建成深惠、深大、龙大、穗莞深城际,推动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统一运营,初步建成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网络。西丽、机场东、坪山、光明城枢纽开工建设,打造示范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2021年,赣深铁路建成通车,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高铁大通道。

未来五年,深圳还将加快高快速路网规划建设,搭建深圳与周边城市的高快速通道。 深圳将加快深中通道、外环高速公路二期、沿江高速二期等在建项目,推进深汕第二高速、外环高速三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值得一提的是, 深圳将争创高快速路立体复合建设全国范例,研究以机荷高速为代表的立体复合改扩建关键技术,探索在稀缺交通走廊上构建复合通道,打造桥、隧、路为一体的高快速路网复合布局。深圳还在研究广深高速改扩建、伶仃洋通道等重大战略通道,滨江大道北延、南光高速北延、龙观快速北延等也在规划研究。

完善路网畅通城市动脉 提升公交服务市民出行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勇当品质化城市交通运行服务的先行示范,顺应人民群众出行结构、出行需求、出行方式变化,试行多样化城市交通政策,做强做优轨道、公交、慢行城市交通网络,大力提升街道活力,努力构建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便捷、高效、绿色交通出行服务,实现人便其行、人畅其行、人享其行。

未来五年,深圳将完成轨道四期工程,高质量推进五期工程建设,建成世界一流轨道交通网,打造10分钟轨道交通接驳圈,强化轨道作为城市公共交通“骨架”作用;打造全国公交服务最优城市,率先实现主要公交站点和公交线路准点服务全覆盖,强化常规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血脉”作用;打造慢行友好标杆城市,加大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 精细化改造街道空间, 强化慢行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肌肤”作用。

未来五年,深圳还将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 推进龙坪盐通道北段交通设计,开展布心路-罗沙路交通改造等规划研究;持续推进春风隧道、妈湾跨海通道、滨海大道(总部基地段)交通综合改造、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等在建交通项目;加快龙大高速市政化改造、望海路快速化改造、五和大道南坪快速连接线、彩梅立交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21年开工建设。在高标准加快道路建设的同时,深圳还将提升道路管理养护能力,保障交通设施高品质服务市民。

针对市民关心的交通问题, 未来五年深圳还将持续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服务,包括增加100万个以上的机动车泊位,试点推出商务型、高端型巡游出租车等。

打造国际一流智慧交通 引领交通运输行业创新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勇当现代化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先行示范,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树立城市交通全周期管理治理意识,突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打造国际一流智能交通,引领交通业务改革、管理变革,让城市交通运转更聪明、更智慧、更可靠、更安全。

未来五年,深圳将面向行业管理、交通运行和技术创新,打造交通最亮双眼、最强大脑、最快双手,实现运行一张图、出行一张脸、运输一张单。建成世界领先的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平台,创新数据驱动型业务管理模式,围绕审批、监管、信用、执法和规划、设计、建设、养护两条业务主线,构建全链条、全周期行业治理体系,提升海陆空铁多方式联网联控水平。深圳还将探索5G、北斗、人工智能等融合应用,推进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口岸枢纽、港口机场等智慧工程建设,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交通新基建项目。2021年,深圳将完善制定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试点方案,开展自由流收费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开放式无站自由流收费模式,提高高速公路智慧通行效率。

未来五年, 深圳还将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推动无人小巴、无人出租车等落地运行;创新建设智慧出行(MasS)平台,以交通为中心,融合餐饮、旅游、住宿等多领域需求,引导企业创新开发特色交通服务产品。

“十三五”成绩单

“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中成效显著、亮点纷呈的五年,深圳被确立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国首批试点单位,一系列改革性、创新性工作走在全球、全国、全省前列,“深圳交通质量新时代”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深圳港成为全球闻名的一张靓丽名片

深圳港成为华南地区超大型集装箱船泊首选港、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枢纽港,国际班轮航线241条,通达100多个国家地区300多个港口,与热那亚等26个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跃升至国际航空枢纽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每年均新开通10条以上国际航线,航线网络连接世界五大洲。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大关,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20万吨,跻身全球最繁忙大型机场行列。

深圳成为国家铁路公路枢纽

深圳铁路枢纽总图获批,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获批,深汕铁路、广深第二高铁、深肇铁路、深南铁路等纳入国家规划,深惠、深大、穗莞深南延等城际线路纳入近期项目。广深港客运专线全线开通,穗莞深城际机场以北段建成运营,赣深铁路、深茂铁路等加快建设。

全市规划打造1000公里高快速路网体系,外环高速一期通车,深中通道、深汕高速改扩建等项目有序推进。

物流产业支柱地位巩固

深圳先后获批商贸服务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2020年预计实现物流业增加值276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同期GDP比重为11.6%,优于全国3个百分点。物流供应链上市企业市值稳居全国第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道路地铁铺开城市发展新格局

加快构建“十横十三纵”路网体系,全市高快速路总里程突破600公里,南坪快速三期、坂银通道、深华快速、东部过境莲塘口岸至梧桐隧道段等35个重大项目建成,梅观高速快速化改造、皇岗路快速化改造等47个项目开工。

12条地铁新线(段)开通,运营里程由178公里增至411公里、位居全国前五,地铁四期及四期调整线路全面开工。

交通品质点亮城市新面貌

创建精品示范路28条,刷新桥梁700余座,完成90个片区交通微循环改造,更换新型防沉降井盖31382个,拆除梅林关等15个关口及24个耕作口,道路景观环境焕然一新,交通设施管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龙大、南光、盐坝、盐排、清平二期、东部过境等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打通断头路138条。

公交都市率先建成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近700条,开设预约公交、社区微巴、跨市公交及高峰专线,高峰期公共交通分担率提高至62.6%。

持续提升地铁运营服务效率,压缩行车间隔,实现乘车支付多元化。

推动出租车行业改革,实现“红绿的”一体化,率先投放纯电动无障碍出租车。

绿色交通全球领先

2017年在全球率先实现公交100%纯电动化,2018年底成为全球推广应用纯电动巡游车规模最大的城市,连续5年成为全球新能源电动货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推广纯电动泥头车4200辆、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深圳大交通数据体系基本建成,接入全行业2.2万路视频数据以及1236条车道、135个道路断面监测数据,日均数据量超1亿条。

以路边停车、网约车管理等为突破口,全国首创行政审批“秒批”模式,实现政务服务全天候、全自动、零现场、零费用办理。

法治创新促进行业稳定

强化交通综合执法,紧盯机场、口岸、高铁站等重点区域,突出整治泥头车、道路路政等重点领域,年均查处案件3万多宗、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

2025年,郑州全面建成城郊线二期、轨道交通三期规划项目

1月30日,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纲要(草案)》指出,郑州要转变发展方式,强力推进高品质都市建设。

“十四五”期间,郑州将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引领,秉承“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空间策略,构筑更绿色安全、更高效开放、更健康活力的国土空间格局,全面提升综合承载力和城市竞争力。

《纲要(草案)》提出,郑州要构建“都市区—片区—单元—板块”的城市架构,以国际化、生态化、数字化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核心板块,使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支撑点、开发建设新亮点、网络结构关键点,协同形成城市功能单元发展“极核”体系。

郑州还将打造“轨道上的都市”,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高品质建设,推动都市圈范围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模式多制式的轨道交通体系,快线优先连接城市核心板块,普线加快市域内核心板块全覆盖,努力实现“市区连片成网、都市圈互联互通”。

根据《纲要(草案)》,郑州将提高全市轨道交通可达性、直达性和速达性,持续加密中心城区和周边新城线路,强化到新密、登封、巩义等远郊组团轨交衔接,有序推动向开封、许昌、新乡、焦作、洛阳等周边城市的辐射延伸。到2025年,全面建成城郊线二期、轨道交通三期规划项目,及时启动四期规划项目,规划推进K1、K2等快线项目,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争取达到700公里左右。

湖北继续推进"4+2"铁路,横向通道投资巨大,纵向需优中选优

十三五是湖北高铁建设的低谷期,只开工了郑万、黄黄等少数几条高铁。2020年,也就是十三五最后一年,湖北提出了"4+2"的铁路建设目标。

意思就是,确保开工4条,争取开工2条。如果全部实现,湖北十三五高铁建设将在最后一年完成翻盘逆袭。

实际上,湖北的"4+2"项目大多都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实质性开工的只有荆荆高铁先开段,计划当年全线开工也未能实现。

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只完成了可研批复,举行了开工仪式。初步设计还未批复,施工招标也不能开展。

西十高铁十堰段,先开段的初步设计获批,还未开始施工招标。

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可研报告未批。开工的只是襄阳东站的连接线工程,正线工程开工的流程还有很多没有完成。

争取的2条,武汉枢纽直通线和武汉至合肥高铁就更慢了。

2021年,湖北的铁路建设初步目标已经出炉,就是继续争取"4+2"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沪渝蓉高铁无疑是湖北十四五期间,甚至是很长时间内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目前武汉至合肥段正在推进可研批复、武汉至宜昌段初步设计、宜昌至重庆段勘察设计。全线长度700公里,总投资将超过1000多亿,其中湖北的资本金就高达317亿。

沪渝蓉高铁对于湖北及全国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但是湖北除了横向交通,纵向交通也影响着全国的高铁网。

从现状看,湖北的纵向通道依然是一个巨大的短板,已经建成的只有京广高铁。但是京广高铁位于湖北东部,连地级孝感市都直接跨越了,只有武汉、咸宁等少数地市受益。

反观鄂中和鄂西地区,至今依然没有南下的高铁通道。

正因为湖北横向高铁建设资金需求量大,那么在纵向通道的选择上,就应该以节约资金、扩大受益面为主。

湖北规划的纵向通道主要有:襄常高铁、荆岳铁路。

这2个纵向通道中,襄常高铁最纠结。因为各方对于线路走向分歧较大,以至于争论多年依然没有定论。从湖北铁路建设现状来看,选择东线的荆州、澧县至常德方案,既节约了投资、受益面也大,应该是最优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荆荆高铁和襄荆高铁目前都是省级主导,如果并入主干线,国铁集团势必就会回购。这样湖北就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去修建更多的铁路。

荆岳铁路,目前来看并不是湖北的当务之急。因为浩吉铁路已经建成通车,原计划的就有客运业务。目前湖北和湖南沿线各地市,已经在争取开通客运了。

根据之前透露的消息,荆州和岳阳之间可以开行动车组,短期之内是可以满足出行需求的。因此湖北十四五“四纵四横四斜”铁路网中并无荆岳高铁。

有了4+2铁路,再加上渝宜。湖北在十四五期间,新开工的铁路项目就不会太多。能保证一年开工一条,都很难了。

因此,新项目的选择必须优中选优。综合比较,十四五期间尽早开工襄荆荆常铁路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出行利好!今年广西计划新开建33条高速,开工6个铁路项目......

1月30日,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近日召开的2021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视频会议明确,今年广西将全力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铁路方面,力争开工合浦至湛江高铁等6个项目,续建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等9个项目。公路方面,今年计划开工建设33条高速公路,续建41条高速公路,建成6条高速公路。

“十三五”期间,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全区交通运输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基本实现“高铁市市通、高速县县通、民航片片通、内河条条通”;5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6000亿元,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14万公里。

2020年,广西交通强国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5项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任务获交通运输部批复;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780亿元,同比增长34.7%;重大项目建设刷新多项纪录。全年建设高速公路项目54个4765公里,创广西高速公路年度建设里程史上之最;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相继开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玉林福绵机场建成运营,填补桂东南地区民航机场空白;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增长迅猛。2020年共开行班列4607列,超过前三年总和。

2021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大省”起步之年,全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达2200亿元。铁路方面将力争开工合浦至湛江高铁等6个项目,续建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等9个项目。公路方面,开工建设33条2334公里高速公路,续建41条3354公里高速公路,建成6条519公里高速公路,全区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7300公里。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升级,确保到年底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到74%。

水运方面,开工建设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等7个项目,重点推进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等20个项目,力争建成防城港企沙港区潭油作业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等6个项目。民航方面,配合做好防城港机场、贺州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邮政快递方面,开工建设南宁邮件处理中心,力争南宁和柳州顺丰创新产业基地项目等5个项目年内建成使用。轨道交通方面,推动南宁轨道交通5号线建成试运营,力争开工柳州轨道交通1号、2号线。

今年,广西将着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大通道,全力加快与东盟交通互联互通,促进北钦防一体化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强首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推动实现全区高铁干线全面达速运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不断优化出行服务品质;加强国际运输合作,推动恢复中越公路货运直通车、新增3条中越国际道路运输线路等。

力争实现全区1118个乡镇100%通二级或三级公路,计划新建续建农村公路3600公里;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巩固拓展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加强交通科技创新和教育培训工作,推进广西路网视频云联网工程等一批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发展。

四川“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推进这些铁路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1月30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提交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审议。

《规划纲要》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化拓展“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着力建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加快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构建“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积极参与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示意图

《规划纲要》明确,未来四川在铁路方面,建设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重庆至昆明、西宁至成都、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铁路。

规划建设成渝中线高铁、重庆至西安高铁重庆至安康段。

争取将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线(川藏铁路天府至朝阳湖段),争取将大理至攀枝花、宜宾至西昌至攀枝花、泸州至遵义铁路纳入国家规划。

打通川甘青、川藏走廊,加快建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西宁至成都铁路。

机场布局方面,建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阆中机场、达州(迁建)机场。布局建设乐山机场、遂宁机场、广安机场、攀枝花(迁建)机场、会东机场、甘洛机场。规划研究万源机场、内江(自贡)机场、雅安机场和绵阳(迁建)机场。

▲高速公路和水运重点项目示意图

《规划纲要》提出,未来四川将推进宜攀、西香等高速公路建设,形成南向至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云南大通道。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建设成达万高铁,规划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实施广元经达州至万州港铁水联运新通道重点项目,加快开江至梁平、成南扩容、成渝扩容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形成东向至长三角、京津冀大通道。

▲铁路和机场项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