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法固态法

曾几何时,人们每当举起酒杯开怀畅饮时,总要对杯中之物发出些许感慨,或赞美、或感叹,赞美酒的清冽而甘醇,感叹酒的神奇而久远。现如今每当人们欲举杯畅饮时,也总要对杯中之物评论一番,只不过不再是赞美和感叹,而变成怀疑和猜测,怀疑它是真是假,猜测它是纯粮酿造还是食用酒精“勾兑”......

那么,好酒究竟应该如何分辨?白酒勾兑和酒精勾兑又有什么区别?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01、白酒勾兑≠酒精勾兑

勾兑的目的是为了让产品标准化,让风味更出色

勾兑本是一项很无辜的技术,它无非就是将同一类型具有不同香味的酒按特定比例兑在一起,达到对酒体进行补充、平衡和谐调的作用,让产品形成和保持独特风格特征。我们或许都听过“五年陈酿”、“十年陈酿”这类的说法,白酒的酿造周期这么长,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在这么长时间的酿造过程中,酒会受到多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勾兑在白酒生产的过程中是必要的,它可以使出厂的每一批产品都保持固有的风格。

这时候有同学要问了:酿出来的酒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要勾兑?

大家知道,采用纯粮固态发酵工艺酿造的白酒,无论何种香型,从酒甑中蒸馏出的原酒,其酒精含量一般在70度至85度之间。这种高度原酒是无法直接饮用的,必须要经过“加浆降度”。这就形成了“勾兑”存在的第一个必要性。

其二,在蒸馏白酒中,占比2%的微量成分决定了酒的全部风味。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同一酒厂的不同车间、同一车间的不同批次,甚至同一批次的不同出酒时间,其生产的白酒所含的微量成分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口感风味必然参差不齐。只有将以上不同的酒精心混合勾兑,才能让每款产品都保持统一的风格和质量。

其三,白酒本身也是食品的一种,酿酒就如同做美食。当你在炒一道菜时,必定需要加入一些调味品才能达到想要的口感。风味出色的白酒同样需要加入调味酒进行勾兑。

总结来说,勾兑就是要实现白酒酿造过程中的“白酒低度化+产品标准化+风味完美化”,可以说,没有勾兑,就没有风味曼妙适口的好酒,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发出“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兑”的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懂就问,同学们常常疑惑:勾兑无辜,为什么那么多人谈“勾”色变?

事实上,“勾兑”和“非法添加”、“白酒造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目前国家针对白酒的特定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出台,比如《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明确规定了只有完全符合规定的白酒才能贴印“纯粮白酒”标志,《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也明确指出对于“使用非食用酒精等有害人体健康物质兑制的酒类商品”以及“掺假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酒类商品”严禁批发、零售和储运。

在此也特别提醒大家,购买白酒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场所购买正规酒厂的产品,至于是酿造白酒还是新工艺白酒,可以看清标识后,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纯粮酒VS酒精酒

两者的所选用的生产原料、标识、生产工具、生产工艺都不一样

固态法白酒(纯粮酒)多为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等纯粮作物。酒精酒则是食用酒精是粮食和水发酵而成。

食用酒精的原料:从粮食、薯类、糖蜜三类原料来看食用酒精产成品的质量,粮食酒精最优,其次是薯类酒精,最差的是糖蜜酒精。

之所以说酒精酒成本低,是因为很少有企业用粮食来生产食用酒精,而薯类和糖蜜酒精成本就低多了,因为品质也要差一些。

我国白酒执行标准:

GB\T10781-2006是固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是采用纯粹粮食为原料,用酒曲经固态发酵生产的酒,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好酒。GB\T20822-2007是固液结合法白酒的执行标准。即白酒中有一部分是酒精酒,一部分是粮食酒。GB\T20821-2007是纯酒精酒的执行标准。

固态法白酒的生产非常复杂,仅酿造白酒就需要甑锅、锅炉、窖池、摊凉机、粮食粉碎机、大曲粉碎机等多种,更别提接下来的勾调设备、化验设备和罐装设备了。液态法白酒则略去了发酵过程,进入勾调阶段。

固态法白酒生产工艺极度复杂,另附两张图,一目了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固态法白酒生产周期一般较长,仅发酵时间就有很大差别。

固态法,就是传统酿酒工艺,采用窖池或者地缸进行发酵,发酵周期与白酒的香型有关,一般在28天或者60~70天,香型不同、发酵工艺不同,白酒的发酵周期不同。液态法白酒,发酵周期一般在12~14天。

影响固态法白酒产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气候、粮食产量,液态法白酒则可大批量生产,而且成本远低于固态法白酒。

再通过生产工艺的对比,相信大家也很明白了,纯粮酒之所以贵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酒圈儿里常说三斤粮食一斤酒或者五斤粮食一斤酒,再加上存放的时间成本、包装,也就不难理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杯旧同学,正宗纯粮酒,友谊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