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共上海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率先提出要做强做优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流量型经济的“五型经济”,明确了多型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为打造上海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了路径。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纵深发展,新冠疫情持续冲击的形势下,上海如何通过大力发展“五型经济”,更好地服务新发展格局?

今天(1月25日)9时,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做优做强‘五型经济’,打造‘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专题会议,来听听委员们怎么说。

“对标世界顶级城市,打造‘中心节点’和‘战略链接’,让更多资金流、信息流在上海集聚。从这一点来说,绿色金融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市政协委员黄罗维说,“截至2020年6月,中国绿色信贷余额已过11亿万元人民币,目前有些省市相继推出了绿色改革金融创新试验区等举措,上海在绿色金融领域可以发挥与其地位相匹配的领先作用,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黄罗维表示,此前,临港新片区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发布了全面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临港新片区打造统筹发展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必须大胆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比如大力发展临港新片区的离岸绿色金融产业,建设上海自贸区临港绿色金融新片区。”为此,他提出四点具体建议:

■离岸绿色金融集聚地

目前,世界主流机构大都设立了绿色金融部门,并且在全球设立分支机构,获取有效的投资信息。临港绿色金融集聚区可以以此为契机,实现差异化发展,既在定位上明确以绿色金融为核心,又在政策上用足离岸概念,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各种规模金融机构在临港设立专门投资机构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绿色技术创新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支持和培育专注投资和绿色技术的私募股权和创投机构,鼓励保险机构开发支持绿色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保险产品。

■离岸绿色金融信息中心

伴随绿色金融机构和绿色项目而来的是全球绿色领域的最新咨询,通过领导和培育利用自贸区信息化无障碍流通优势,集聚全球绿色金融服务机构,形成中国在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话语体系。

■离岸绿色金融研究承载地

通过建设上海自贸区临港绿色金融研究机构,吸引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领域的顶级人才,形成上海自贸区临港绿色金融智库。

■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

依托上海临港自贸区,定期在临港举办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形成临港一张面向全球的绿色金融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