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朋友把我拉进了一个戒吼妈妈微信群,鬼使神差,我还真进去了。

首先,我是爸爸,因为素来性情温和,平时也不怎么对孩子吼来吼去,即使偶尔对孩子大声呵斥,事后也会自我反省。

孩子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或许是我们并没有及时培养孩子在处理某些事情的能力与习惯。

其次,群里妈妈居多,聊起孩子的话题,那叫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似乎平时带孩子的时候,只要遇到孩子“不按我的来”的行为,就会对孩子一顿吼叫,吓得孩子直哆嗦,所以妈妈们也是想找个机会,加入一个共同体,互相帮扶着,调整带娃时的自我情绪。

舒明月写过一本《大师们的写作课》,在序言里,她提到自己以前便有很严重的拖延症。

为了治愈拖延症,她加入了一个反拖延症的豆瓣小组,在一群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历经痛苦的折磨与反人性的抗争,她打败了拖延症这个可怕的对手,开始变得积极主动起来,自己的写作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我想,戒吼妈妈群似乎与反拖延症小组便有些类似。

因为,人是群体性动物,成功者都是极具团队精神的一群人组成的共同体,当团队成功时,个人也能够取得不小的成就。


一群人聚焦在一起抵抗拖延,或者和一群妈妈一起戒吼,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有日常的计划,有相互的监督,持续朝着目标往前走,一定能成功。

刚加入这个群,就听到有一位妈妈说,他儿子6岁了,就是不听话,你越是让他做什么,他却偏偏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做。

这位妈妈简直伤透脑筋,没有办法,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无论如何都克制不了自己想海扁儿子一通的情绪,每次都以对孩子吼骂平息下来。

特别是遇到安全问题时,孩子仍然一味的唱反调,冒着身体损伤的危险,作为对抗妈妈的筹码,把妈妈逼向崩溃的边缘,让妈妈忍无可忍。

妈妈说,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玩,孩子和朋友家的猫咪玩起来,妈妈因为担心儿子被咬,多次劝诫孩子“别惹猫咪”,可孩子就是不听。

孩子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儿子在家里从来没怎么接触过猫咪,更别说和猫咪亲密接触了。

第一次看见新奇的动物,便忍不住想和她们做起朋友来,妈妈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心急的指导孩子,“你不要去动它啊,小心它等一下咬你!”

不指导还好,一指导更加激发了孩子的猎奇心。“妈妈越是不让我摸,那我偏要上前去摸一摸”,孩子心里这样想。

就在妈妈刚强调完第三遍,孩子就把手凑到猫咪身上去了,小猫算是跳开了,可孩子反而越发好奇,追着猫咪出去了,并一把抓住猫咪的尾巴,顺势抱到自己胸前,小猫挣扎中用它锋利的爪子划破了孩子的小手,妈妈心疼至极。

情急之下,妈妈仿佛早已忘记自己应该从心理和情感上给孩子安抚,平复孩子的心情。

愤怒之下,对着儿子就是一顿痛骂。“说了叫你别去碰,非要抓,把手抓破了吧!看你下次还听不听话!”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起来。

事后,妈妈很后悔凶了孩子,想到自己最初加入戒吼妈妈群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一起做一个零吼叫妈妈,可这一次她没有做得太好。

经历一晚上的反思自我,妈妈第二天一醒来就跟孩子道了歉。

后来,妈妈说出自己为什么总是忍不住的原因。原来是儿子总是这样与她唱反调,让她变得极度忧虑,又因时常想起“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怒火便一触即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自由。大绘本《大卫,不可以》中,每当看到大卫,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

孩子的天性使然。

很多孩子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叛逆敏感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总喜欢在墙上乱写乱画、吃饭的时候也会把食物拿着玩、会玩得一身脏兮兮的回家把地板弄脏、也会自己搬着凳子去拿高处的东西……越是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偏要去接触接触。

遇到这样的情况,妈妈们总是做出和大卫的妈妈同样的行为,不停的劝诫孩子,并努力制止孩子,对着大卫大吼大叫:“大卫,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问题是,妈妈的“不可以”并没有阻止大卫,大卫仍然做了那些孩子都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每一个孩子看到这个故事都会哈哈大笑,原来大卫和我一样啊!

其实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他们正常的心理表现,孩子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我们越不让孩子做什么,越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他们也就越想试一试,以此挑战父母的底线。

这也与父母平时总把孩子捧在手心,生怕受到伤害,不敢放手让孩子尝试有关。

如果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可能做好,怕孩子犯错,怕孩子因失败而自卑,就不让孩子去尝试,凡事都横加阻拦。

如果孩子不能亲自体验,就无法从获得第一手经验,孩子对事情的理解自然不高。

比如,如果让孩子去尝试,哪怕失败,父母引导得当,多次经历这样的挫折教育后,孩子今后的抗挫力越强。

但是,如果事件的结果,能够对孩子产生警示作用,孩子不能体验到,仅从父母口中得出结论,就好比纸上得来终觉浅,孩子对事情的感知便不会长久,即便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孩子照样不知道如何处理。

与其阻止,不如引导。只有让孩子不断地试错,他才能从中得到最直观的感知与最真实的成长。

就像那个摸小猫咪的孩子,她一直强调摸小猫咪会造成的不良后果,妈妈对此心怀恐惧,生怕小猫咪伤害到孩子。

孩子从妈妈的情绪中,接收到的也是有关恐惧的心理暗示,他的所思所想也更倾向于对小猫咪产生恐惧的认知,从而不去想如何做,才能避免受到伤害,才能规避风险。

在心里恐惧的情况下,孩子极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如果妈妈及时告诉孩子,如何正确的与小猫咪相处,如何让小猫咪感受到他的友好,以此消除小猫咪对人类的防范心理,是不是可以避免孩子免遭被抓伤的伤害呢?

在可能会产生危险的这些事件面前,我们与其通过阻止孩子的行为来拒绝这种冒险,还不如为孩子多提供几种可以避开危险的方案,让孩子自己学会选择。

孩子只有在亲自尝试之后,才会明白,哪些行为有可能会导致自己受伤,应该如何去预设风险、提前防范,这样才会加深孩子对事物的认知与辨识能力。

- END -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个人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