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晚上六点,杭州下雨,老人打着一把伞,跟往常拾荒者打扮一样,一根竹竿挑着两个口袋,但就在过斑马线时,被一辆出租车撞上,当场昏迷,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老人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了二十多天,一直处于深度昏迷。25天后,老人多个器官衰竭,仍然没能挽回生命。在整理老人遗物时,他的三个女儿发现老人隐瞒了二十多年的秘密……
老人叫韦思浩,是一位退休老师,每个月有5600多元的退休金,本可安心养老,但他却选择拾荒“补贴”日子,并且在拾荒了这段时间内选择和女儿们分居 ,遭遇了许多的不理解和埋怨,但是他始终都不说出原因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老人过世,他遗物里的一个小小的不太起眼的铁盒子向所有人说明了一切,里面整整齐齐的收纳了许多的票据和凭证,像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浙江省希望工程结对救助报名卡、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等,署名都是魏丁兆,二十多年来他一直默默无闻匿名捐款教育事业,从开始的几百到后来的几千 ,后来工资都捐了还觉得不够,去拾荒补贴,他自己却过着最简单的生活。
甚至老人生前还签署了一份遗体自愿捐献书,死后捐献遗体,骨灰撒江河。教育者本身就是可敬,老人的作为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这是大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这样一个现实世界的内心温暖。我们向他致敬!

——2014年,“拾荒者”韦思浩看书前洗手感动了无数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楼含松评价,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传统读书人都讲究“爱惜字纸”,可在这个时代,这种精神似乎已慢慢褪去,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读书人“爱书”、“惜书”的精神。
——2015年,“教育者”韦思浩“拾荒”的背后更令人落泪。“他也是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他心存大爱,用拾荒的方式来捐资助学,而且以匿名的方式,默默地做着他的善事。”楼含松说,“韦思浩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不应就此逝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该忘记,有一名退休教师韦思浩,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拾荒者”,却成了我们精神世界的“拾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