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剧的至高境界在于“中和”。对演员来说,“中”是修炼,“和”是探索,“致中和”就是创造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享有代表剧目,得到公众的认可。看京剧看角,唱京剧唱情,研究京剧也得是活生生的爱剧迷。京剧真是一门绝妙的“人的艺术”。

01

朱文相出身于世家,从小有看戏和接近京剧名家的优越条件。

他爱戏,私下也跟名家学戏。耳濡目染,对京剧看得多,知道的多,既有广博的感性认识,又积存下许多名家演出经典名剧的独家记忆。难得的是,他并没有停留在“玩票”的雅兴上,而是定下心来,透过舞台纷繁的表演,去探寻京剧魅力的所在,追其源、查其流,提升到理论层面,理清戏曲艺术发展的脉络,从中觅见规律。

▲ 作者杨澄先生录制《打开文化之门》节目

02

这并非是件人人都做得来的易事。他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讲述京剧流派,脉络清晰,提炼到位,讲评公允,显示了他多年厚积薄发的积累与思考。

京剧是舞台艺术,两百年舞台上走马灯似地不断涌现出一拨拨好角儿,留传下一出出久演不衰、创作空间广阔的骨子老戏,标示出京剧发展每一个时期的高峰。

往往台上一位好角儿成功地征服了热情的观众,就会独树一帜,引来台下无数的拥护者,跟着,仿效者有如雨后春笋般地随处萌生。

一时间,谭门精艺传七代,“十净九裘”,昔日的洪钟大吕归入今日的刚柔兼及,声情并茂;“南麒北马关外唐”,更是地不分南北,扬长避短,不拘一格地展示出千秋别样……

这是京剧的宽容与计较。

03

角儿这么唱,琢磨着花样儿翻新;观众这么听,欣赏着推陈出新。两下里只要心碰心,意相随,就能绽放出一朵奇花,引领一时之尚。可又有谁肯花心思,去猜度花红背后的来龙去脉,条分缕析地把京剧说得头头是道,令后学者心明眼亮地步入京剧圣殿的堂奥呢?

文相做到了。

他有深厚的文史功底和多年浸染京剧的经验,能从文学经典中探幽发微,刻意发掘京剧表演美学的根茎脉络。

比如,他以《易经》的太极之象,说舞台上的变化与均衡;从儒家的伦理教化,说戏曲的寓教于乐;以老庄的超脱飘逸,说表演的穿越与虚拟;以禅宗的顿悟之妙,说演员与观众的“意通神和”。

他分析《诗经》中怨妇诗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引申讲京剧舞台上不温不火、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以及京剧讲究以理节情、以情喻理的导向,令人思之信然,茅塞顿开。

04

细观梅兰芳、程砚秋、杨小楼、余叔岩、马连良、裘盛戎等名家的演唱,不难发现,他们运用程式既能驾轻就熟,挥洒自如,又能不着痕迹,不落窠臼。他们的演唱看似简易平淡,却把声情控制得恰到好处,散板中见韵味,慢板中见气度,快板中见功力,摇板中见潇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四大名旦合影,前排中为程砚秋,后排左起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

无论是演还是唱,名家们绝不哗众取宠,赚取廉价的掌声,而是守住过犹不及的“中和”风格,心中有人物,表演循剧情,疏密有度,收放有节。

我常想,京剧真是门绝妙的“人的艺术”。台上诸人各有各面,因扮演的角色、占位和比重不同,结构生发出诸多矛盾。

只以行当来说,就有生与旦,生旦与净丑,主角与配角,唱与念,唱念与做打,演员与乐队,文场与武场的诸般交集。一旦大幕拉开,诸角色就以各自行当的不同特色,融入戏中,依次演进故事矛盾的生发、撞击和结局。

舞台时空,寻求叙述的简洁、完整。其实,“戏”的本义就是嬉斗。一台戏,种种因素相辅相成共融一体,相得益彰,融入一个包容(合成)种种不同的“和”字当中。

这个“和”必须是由演员与观众共同(合作)完成的。看戏的熟客,尽管对剧本、剧情、唱词、程式烂熟于心,还是攒着劲儿,等着那个精彩的“节骨眼儿”,要下“肯节儿”的那个“好”来。这使我常常想起京剧名家李万春对我说的:“离开观众,我们什么都不是!”

05

翻开《礼记》,它给“中和”下的定义,仿佛说的是戏,是台上的表演: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在剧情演进中,演员扮演的角色既要控制住剧中人喜怒哀乐的情绪,又要在节骨眼儿上,恰当而艺术地把剧中人的感情展现出来,这叫“中和”。这种“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表演方法,既区别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身心投入的“体验说”,又区别于布莱希特纯表演的“间隔说”。

《礼记》说的“发而皆中节”可以是演员的功力、造诣在舞台上恰如其分的发挥,它与现场观众期盼的艺术享受应该呼应为一。京剧名家裘盛戎先生对我说:“其实一段唱,哪点能要下‘好’来,我清楚,观众也清楚,就看你能不能拢住劲儿,把握住分寸,两好砸一好。”

我想这就是“发而皆中节”。

《礼记》进而归纳提出“致中和”的更高境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对演员来说,“中”是修炼,“和”是探索,“致中和”就是创造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享有代表剧目,得到公众的认可。

文相孜孜不倦地研究,为京剧的表导演理论以及戏曲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本文节选自杨澄:《找寻大栅栏》,有修改)

找寻大栅栏

杨澄 著

董郑芳 责编

ISBN 978-7-301-3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