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很多金庸迷,都想亲自去活死人墓一探究竟。陕西户县,离祖庵镇不远。来到此地,我决定去重阳宫和活死人墓走一趟。还记得小时候,我也是个金庸迷。记忆中,从《雪山飞狐》,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笑傲江湖》……

每天晚上守在电视机前等着,连广告都不愿意换台,那会儿还是黑白电视机。记得有几次家里电视机坏了,跑到隔壁邻居家去看电视,每次我妈一叫我回去了,我就答应说,回来了。结果在电视机前半天不动。最后晚上十点多才回去,差点没挨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是一个人自驾游第8天,户县的朋友给我当导游,她就是本地土著。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这话一点不假!我们先开车去美陂湖,结果在施工,进不去。然后我们又开车去祖庵镇的重阳宫,重阳宫门票25元,游客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相信,金庸迷都知道王重阳和全真教。祖庵地区,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王重阳的传说,而祖庵镇这个名字,则正是因为王重阳曾在此清修并搭建茅庵,故而得名。道教全真派的祖庭重阳宫,这里是王重阳最初的修道之地,也是他长眠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如今的重阳宫,显得有些落寞。在宫内,稀稀拉拉看到几个游人,我相信,大家都是因为痴迷金庸老先生的武侠情节,来到此地。内部的灵官殿,也因年久失已成危房,未向游客开放。但在重阳宝殿前,我却意外遇到了两位全真教道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长身着深蓝色长袍,白色裤子,胡须斑白,气定神闲。如果没有那标志性的长长胡须,倘若他们换上普通人的装扮,我可能真认不出来他们是全真教道长。我好奇询问他们,现在是否还练功?“每天都练,早上七点多,练半个小时左右。”其中一位道长回答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重阳宫最大的看点是什么?那一定是宫内的祖庵碑林。祖庵碑林,现存石刻文物80余件,其中碑石55通,绝大多数为元碑。大多数为螭首龟跌或方趺。碑石中以31通巨型元碑最为著名,记载道教全真派的历史、教义和修炼要旨等。行走其间,恍若穿梭至金庸的武侠世界。亦正亦邪,刀光剑影,仿若自己就是一个侠客,行走江湖,行侠仗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宫内有一座墓冢,冢下的地宫内安放着王重阳的灵骨。然而,在2009年重阳祖师灵骨安放进地宫之前,曾经历了许多坎坷,他的灵骨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则多亏了一位被称为“王重阳灵骨保护人”的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宫内还有真人石函和祖师爷脚印,可供游客参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坦白说,重阳宫对于我来说,是没有满足我的好奇心。真正想看的是活死人墓,毕竟光听这名字就足够吸引人。

活死人墓,在离重阳宫两公里左右的重阳成道宫内,这是一处四合院,砖红色铁门上贴着红色对联,上面还挂着一对已经褪色的红灯笼。院子四周都是村民的庄稼田地。说来有些遗憾,院子大门紧闭,门口贴着告示:“由于疫情,暂未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把车停在路边休息,想着等等看,会不会有人来开门。前面有辆河南车牌的越野车,比我们来得更早。司机是个中年大哥,他在车内休息,没多久又按耐不住去敲门,还是没人应。跟他聊天,得知都来好久了,一直没见人进出,去敲门也没人应。直到我们离开,大哥还在那里等,或许遇见熟人约好了来开门,他可以顺便进去看看。

因为后来在西安净业寺,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寺院方说因为疫情,不开放。但我恰好遇到几位游客,说是寺院内有熟人,约好了,就开门放他们进去了。对于这种行为,其实很不公平,但我又能奈何呢?这就是现实社会,有熟人,啥都好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亲眼看到活死人墓,终究是遗憾的。后来我自己在网上看了别人拍的视频,墓地在四合院内,墓碑上写着“活死人墓”几个大字,但墓地口已经被封了,不能下去,看起来和普通的墓没有什么区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找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其所述,今天去的重阳宫和活死人墓,都是因为痴迷于金庸老先生的武侠世界。很多游客不远千里万里来到此地,只为满足那份情节。我想,金庸老先生在当时创作的时候,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武侠世界,会给世人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庸老先生虽已不再人世,但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旷世杰作。用一句武侠世界的话来说:“虽然哥已不再江湖,但江湖上仍有哥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