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 年 10 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里提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学校是教育体系的微观基础,促进学习是其重要使命。如果一个在学校里度过十几年的学生,整天处于被动应付和机械训练之中,很难想象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样的教育也很难说是高质量的教育。如何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习创新,是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的重要议题。

1

学习方式的历史变迁

谈到学习,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在教室上课、听老师讲解、写课后作业等,这些都与学校密切相关。那么,在学校出现之前,人类是如何学习的?

在原始社会,学习往往被视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生物性的模仿本能与教育活动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原始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简单、无意识的模仿。模仿学习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就如同鹦鹉学舌一样,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就会本能地作出反应。人类在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模仿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松散而低效的,往往停留于低水平重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长时间停滞不前。

在农业社会,学习往往被视为阅读和背诵。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知识传播范围得到了极大拓展,先进经验可以通过书本进行广泛共享,有力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使教育脱离了低水平的重复。与此同时,学习方式也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从无意识模仿进入到注重阅读和背诵的新阶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生动写照。

19 世纪中后期,人类开启了宏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现代学校以其特有的集约优势和专业高效的运行模式登上历史舞台。所有学生按年龄分班、使用统一教材、采用规范的教学流程、定期开展考试,达到标准后升入更高年级,并以此往复、循环不止。在学校教育的有力塑造下,学习逐渐变成了一种流水线式的“生产流程”,在注重记忆和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了标准化改造,“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成为学习的重要特征。这种学习方式为工业时代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人才,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但是,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题海战术、强化训练、死记硬背等现象开始不断蔓延。

2

学习需要一场结构性变革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现代学校的组织优势和集约效应正在不断退化。特别是把不一样的学生拉向统一标准的学习流程中加以培养,把不同的人变成同样的人,是学校教育饱受质疑又无法破解的难题。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标准驱动的工业时代,大部分社会价值都是由创新和联结带来的,简单重复的生产方式正在加速衰落。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学习方式在“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存在非常尖锐的矛盾,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对学习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

第一,从“学以致用”到“用以致学”。传统学习一直存在重书本轻实践的倾向,那些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书本知识才是“真理”,学生只要学会这些“永恒的知识”便能应对万事万物,动手实践往往被视为一种低效的学习。这在知识更新相对缓慢的时代是完全适用的,强调通过学习前人经验来应对挑战也是明智的做法。于是,“学以致用”成为教育常态,先在学校集中听讲学习知识,然后进入社会再应用知识开展实践。但在互联网时代,社会知识总量爆炸式增长,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大教学论”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学再多的知识都不如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今天的学习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实践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特征。所以,高质量教育时代要转变学习理念,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从“学以致用”走向“用以致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亲身参与和独特体验,鼓励他们在做事中学会做事,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成为适应未来的新型人才。

第二,从“虚假成功”到“有效失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没有问题的课堂”视为一流的课堂,比如在一些公开课上,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对答如流,甚至连每个教学环节的用时都与教案上写的分秒不差。原本充满活力和可能的教学,最终变成一场写好剧本的表演。这种学习看似取得了预期效果,却是一种“虚假的成功”,久而久之还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实地听课中就发现,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避免失败”的倾向,学生刻意迎合教师的提问,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也要得出一个标准答案。瑞士学者 Manu Kapur认为,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经历失败,对高质量学习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了“有效失败”(Productive Failure)这一概念。教学实验表明,在全程提供脚手架支持的项目式学习中,学习者的短期学习表现不错,但长期学习表现不佳,在知识迁移性、适应性、创造性运用等方面存在欠缺,甚至与传统教学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际上,学习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学习者通常要经历“冲突—解构—重新建构”的认知过程才能真正学会。“一帆风顺”的学习背后,很可能会缺失必要的知识建构过程,由于新概念没有真正融入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往往会导致学习的长效表现不佳。

第三,从“有用之学”到“无用之学”。传统学习通过标准化的教学流程和精准的教学控制,追求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存在不小的隐患。当我们把学习划分成“有用”和“无用”两个方面,并理所当然地认为 :上补习班是有用的,出去玩是没用的 ;做数学题是有用的,踢足球是没用的。一旦学习过于强调短期的实用价值,就会使创新精神、健康体质、完备人格等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素养受到忽视,最终导致学习走向低效甚至无效。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实用为导向的“有用之学”遭遇严峻挑战。那些原本看似无用的“软素养”,反倒可能成为人类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关键。2016 年 3 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研究报告,倡导把人的社会性和情感教育置于应对新工业革命的高度,包括批判性思维 / 问题解决、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四种胜任力,以及好奇心、首创精神、坚毅、适应力、领导力、社会文化意识等六种个性品质。所以,我们要超越“实用”的局限,更加重视“无用之学”,把情感道德、创新思维、良好习惯等纳入学习的重要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迈向高质量的学习方式

随着学习理念的转型,在游戏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学习不再是写好剧本的按图索骥,而是历经百转千回的豁然开朗。结合相关学校实践,未来学习方式可包括以下几种 :

第一,面向真实的体验式学习。传统学习的低效往往是从不真实情境开始的。我曾经听过一节语文公开课《山雨》,当教师带着学生分析课文时,我随意看了一眼窗外,发现教室外面就是一座山,那天又恰好下着小雨,窗外的景象与课文描述的几乎一模一样。但这些鲜活的知识一旦进入课堂,听讲便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来源。如果从课堂讲授中挤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旁边山林中亲身体验一下,其收获不见得比听讲来得少。这种脱离真实情境的学习,经常是呆滞、死板的,容易形成孤立、过于简单的理解。正如卢梭所说 :“你以为你在教他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不过只是在学习地图。”知识从哪儿来,学习的起点就应该从哪里开始。体验式学习要把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社区服务等结合起来,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比如,成都市实验小学把课堂搬到了湖中的小岛上,学习内容包括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主题,授课教师既有校内的学科教师,也有校外的建筑师、设计师等,双方合作开展教学。建筑师从小岛周边的建筑讲起,引导学生完成桥梁设计任务 ;科学教师带着学生寻找湖水中的生物,学习水净化的分层、吸附等作用 ;学生还在老师的引导下来到大自然中写生、开展小岛故事会,用戏剧的方式创编故事等。

第二,强调融通的跨学科学习。人类的智慧来源于知识观的完整,它不是零敲碎打的,而是与整体特征密切相关。现行的分科教学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习得,但不利于完整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兴起的 STEM 教育和创客教育,都把跨学科学习作为重点,强调通过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跨学科学习倡导根据生活中的问题设置主题,将不同学科围绕同一个主题联系起来,构建相互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比如,北京中学开设了每周两课时的 STEM 必修课程,其中一门课程是“新的长城”,内容包括雁门关地理位置、建造长城时的数学应用、登长城的摩擦力、利用新材料搭建长城实景、山海关典故情景剧表演、长城的对外交流介绍等,内容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更加综合的学习。

第三,注重思维的深度学习。从书本上找答案、听老师正确解析、看视频直观感受都是获取信息的学习,而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好课,应该是生成新信息、形成新思路、触动心灵的学习。学习绝不能停留于知识的表面理解和重复记忆,学生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新知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获取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并有效迁移到其他问题情境。在深度学习的视角下,教育不是要培养一知半解的“知道分子”,而是要培养有独到见解、能触类旁通的“智识分子”,尤其是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手”。比如,北京八一学校开展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从学科本质和学科素养入手,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开展主题式教学设计。初中语文组针对说明文的学习,设置了一个挑战性问题 :怎样介绍一个建筑?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既要运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还要思考建筑的外形特点和内在灵魂。学生在任务活动中形成了扎实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思维品质。高中数学组打破教材顺序,开展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单元教学,通过主题学习提升了学生的知识系统性和空间想象力。

第四,基于数据的精准学习。在传统课堂条件下,教师很难获取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只能凭经验开展教学。今天,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等新技术,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估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优势潜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经验的讲授教学”将会转向“基于数据的精准学习”。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中,新技术帮助他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相互匹配的导师,推送适配的学习资源,提供精准的学习支持,从而开展积极主动的个性化学习。比如,美国的 Altschool 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度参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画像”,全方位把握他们的学习进展、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无论学生处于何种状态,都会制定一个最适合他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所以,年龄不是分层的关键,全部采用混龄教学,模拟真实的社会生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融入社会。

第五,创设联结的无边界学习。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生活。未来的学习绝不止于教室或校园,要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结,更加关注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无边界学习将会打破学校的围墙,推动学校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社区、家庭开展跨界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比如,美国的环球学校(THINKGlobal School)是一所全球性的“移动高中”,学生在每个学期都将前往全球不同的城市进行学习——既可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研究一艘沉船的物理科学,也可以在北京的马连道茶城练习普通话,还可以在悉尼与澳大利亚作家讨论当代文学……由此,学生得以亲身体验世界的奇妙,接触不同的文化、信仰、语言和历史,帮助学生获得国际理解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4

以学习方式创新撬动未来学校变革

在新型学习方式的促动下,学校形态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随着课程主题的不同,学习既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博物馆、科技馆、农场、工厂和社区,甚至可以去不同城市游学,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 ;二是学习组织富有弹性,学生按照能力而非年龄进行分班,开展混龄、混班、弹性学期等探索,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领航员、学生学习的评估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发展的交流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者 ;三是学习评价更加立体,关注点从标准答案转向学习体验,更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积极性以及突破原有框架的创造力,评价方式不再拘泥于纸笔测试,利用学习分析、课堂观察等大数据技术,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最终,未来学校将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私人定制”模式, 学生可以用他们最喜欢、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学习服务。

来源|《人民教育》2020年第23期

作者|曹培杰(中国教科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