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末岁初,又到了全国各地纷纷公布经济发展情况的时刻。上海浦东的一项数据出人意料地让人瞩目,根据浦东科经委的统计,到2020年底,浦东人工智能企业已达600家,涵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及应用层,相关产业规模预计910亿元。浦东方面评价道,“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变革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上海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颇为领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提前布局。早在两年前,上海市就积极和各大科技公司合作,连续就人工智能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比如,百度就在上海建立了百度(上海)创新中心,设立了百度物联网总部,助力上海打造国家人工智能的战略高地。去年7月举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推进全国首个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在浦东新区的落地,加速城市新一代智能管理。

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 政策资金加码行业起飞在即

浦东的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只是山之一隅。事实上,自去年开始,全国许多省市都公布了自己的人工智能规划目标,并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列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要超过1500亿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各省市的规划目标比全国的目标更高。仅以上海为例,其规划到2025年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就要超过25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000家。

我们统计了一下各省出台的规划目标,可谓非常乐观。比如湖北提出未来1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00亿元;山东提出到2025年以济南、青岛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逐步建成,先导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深圳要求到2023年建成10个人工智能重点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南京发布《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5000亿元....像上述这般公布了规划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的省市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看得出来,目前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十分重视,相当热情的,尤其是地方,动力更强劲。浦东在上海的规划公布不到一年即宣布亮眼的成绩单,侧面说明,规划的目标是完全可以达到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有坚定的现实基础的。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绝不是喊口号,笔者观察了一下各地的政策支持,发现,支持的内容非常详细,很好落地。除了在关键技术源头创新,引导产业发展和取得突破的项目上面提供资金支持之外,有的地方还拨出专款用于人工智能场景的落地,有的地方还大力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及战略新兴产业等深度融合,给予补贴,有的地方对于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落户,按照实到注册资本奖励,对于聚焦人工智能的基金投资,给予基金投资金额一定比例的落户支持。如此种种正向激励政策不一而足,更不用提当前资本市场已经敞开大门,欢迎各类人工智能企业上市,实现资本化。从行业发展来看,人工智能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创新创业期,政策资金全方面到位,只待腾飞。

百度AI和智能云前瞻布局 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突进

纵观历史,一个行业的发展,一定会是一个或一群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集聚,最终实现遍地开花。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上面,起到这个带头作用的企业有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百度。2020年12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百度以9364件专利申请和2682件专利授权处于第一位,展现出中国AI“头雁”的实力。百度作为中国AI的领军企业,其位置是毋庸置疑的。

百度AI的发展, 是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缩影,也有力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举个例子,在2020年,百度的深度学习开源平台飞桨实现了“动静统一、软硬融合”的更新,对国产硬件的支持超过TensorFlow和PyTorch,对开发者更友好。目前,飞桨可以与华为等硬件进行深度融合,让AI应用收获更强的效果,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普及。

百度不遗余力的发展百度大脑、智能云、芯片、数据中心等AI新型基础设施,为全行业的软硬件开发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加速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数据显示,百度大脑中的飞桨当前支持超过140个产业及开源算法,累计开发者230万,服务企业9万家,基于飞桨开源深度学习平台产生了31万个模型。在城市、工业、电力、通信等很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飞桨都在发挥作用。我们当然不能说百度凭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但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贡献,让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从一开始就与世界领先水平并行,在核心关键的技术上面不受制于人,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疫情后新基建重要性大增 中国人工智能将扮演全球经济发动机

新冠疫情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跨越式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经济组成部分跃居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成为拉动经济成长的重要推手。在抗击疫情中,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科技公司的助力,我们的效率会有多低。有一个说法是东京前段时间统计疫情数据还在用传真机,而中国已经普遍使用健康码了。在一些公共交通上面,基于人工智能的红外测温系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比如,百度在北京清河火车站等多处场所部署的AI测温系统,能够综合图像识别和红外成像技术,对人流区域多人额头温度进行快速筛选及预警。百度对外免费的智能外呼平台,可以提供流动人员排查、本地居民排查/回访、特定人群通知三大场景的外呼服务,协助基层社区进行疫情排查、快速摸清健康情况和流动情况,效率比人工电话提高数百倍。中国的疫情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住,技术的作用不可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疫情之后,各行各业也更加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前瞻性的技术,自然也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机会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企业的机会。比如说百度这样的人工智能领先企业,通过AI+的方式为其他行业赋能,建立起一个普遍使用AI基础设施的经济环境和生态。这是一个共赢的游戏。采用AI的企业实现了效率的提升,百度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助力企业创造了新价值。百度在贵阳、济南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很有典型意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参与,百度积极推动两地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加智能高效,从而大大提升了当地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对于政府来说,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的大数据,能够更好地帮助其掌握经济运行的状态,从而制定更好的顶层设计方案。AI生态的建设长期来看价值巨大,自然也会获得社会巨大的回馈,商业上的前景是必然的。在AI爆发的前期阶段,谁能够更早的用好AI,谁能够提前布局成为龙头,谁就能够在下一阶段的人工智能市场经济竞争中拔得头筹。

第二个层面是产业的机会。人工智能作为一个产业,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讲过,核心产业的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数千亿,拉动相关周边产业规模上万亿。产业的机会就在于此。这个产业是从无到有的,产生如此大规模的产业,自然会让产业链上下游雨露均沾,纷纷受益。人工智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变了国民经济的结构,整个经济生态更加健康智慧,产业集聚后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蓬勃发展。

第三个层面是中国的机会。如果中国能够培育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那么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竞争的话语权就更强。事实上,在全球竞争中,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事,人工智能提升了众多行业的竞争力,使得中国经济往高质量发展更上一个台阶,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就是实现国民经济腾飞、实现成为发达国家一份子,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