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DCE市场:乙二醇充当领头羊,聚酯产品继续高调

节后首日,聚酯链三品种延续火爆多头氛围,三者齐收涨逾2%,且均收于阶段新高。乙二醇报收4503元,大涨4.14%,升至去年2月后最高水平。PTA报收3922元,上涨3.16%,短纤报收6538元,上涨2.73%。

乙二醇在供应端压力相对较小背景下,主力连续四周收红,运行重心抬高600元。一来是国内装置开工明显下降,包括内蒙古荣信、远东联、贵州黔西等多套装置先后停车检修或降负运行。且EG部分新增产能推迟,依旧供应端压力暂时没那么大,包括渭河彬州化130万吨EG装置原计划12月份投产, 目前投产时间推迟至1月底。湖北三宁60万吨乙二醇装置原计划11-12月份投产,目前投产延迟至3月份。

二来则是进口压力不大。到港船货的减少,使得华东港口乙二醇库存持续处于去库状态。12月重心长江口两集装箱货船相撞导致长江口长达一周左右的封航,出现大量船只滞港现象,华东主港库存持续下降。而上周后半段,因天气原因长江口持续封航,实际到港量偏少,港口库存持续去化。现货市场流动性收紧,乙二醇市场重拾涨势。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本周一华东主港地区MEG港口库存总量75.16万吨,较上周一降低3.53万吨,较上周四增加1.77万吨。

而需求方面,近段时间国内多地出台节能减排以及限电措施,另外政府提倡春节错峰放假等等消息,聚酯端开始缓慢降负。不过短纤开工率暂时未出现大幅下滑,因其下游纱线开工率及棉纺织机开工率虽有窄幅下滑,但近期局部订单表现尚可,并且年底前存在一定备货需求,令需求暂不悲观。截止上周四涤纶短纤综合开工率在39.59%;综合产量在14.21万吨,短纤企业开工稳定。宿迁逸达20万吨/年的短纤装置计划1月上旬重启,此外翔鹭18万吨、逸锦20万吨短纤装置计划1月中旬停车检修。

但终端纺织需求前景却因英国疫情加重再度变得悲观。目前多国已经封闭了跟英国的边境往来,海外疫情有进一步蔓延趋势。虽然各国都在推进经济刺激政策,然疫情的不确定性,加重市场的避险情绪。

PTA较前两者涨势明显逊色,不过今日补涨力度较强。近期成本端占据主导因素下, PTA价格运行较为震荡。供应来看,上周四川能投进入检修,而珠海BP于周末恢复重启,供应端窄幅下移,下游聚酯整体负荷相对稳定,仅森指进入检修,其余装置尚未有明显波动,因此供需格局累库幅度有所放缓,但供大于求的矛盾并未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