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width:884px;font-family: 微软雅黑;text-align: justify;">
本报记者 沈明
2020年12月24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承办的“2020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金融文化交流中心隆重举行。论坛围绕新型金融业务发展、科技赋能传统金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新型金融风险以及金融产业园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性参考和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李扬以“‘双循环’下的金融科技问题”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首先指出,2021年我国将面临五大国内外风险,包括疫情控制不力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债务及资产市场泡沫高企,“常规”货币、财政政策副作用渐显,以及中美摩擦在知识产权、国企补贴、人权、市场开放、环境保护等领域持续深化。面对这种情况,李扬认为中国已明确提出了解决对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他进一步阐述了四个要点以及2021年的八项重点任务。最后,李扬讲解了科技改造金融的过程,他认为金融科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数字化,解构、重组新的产业。
魏迎宁以“保险科技:创新与普惠”为主题进行发言。他首先谈到,从保险业在疫情中的发展来看,疫情增加了公众的风险意识,激发了对保险的需求,尤其是健康保险的需求,因而在疫情中保险业受到的影响较小。他提到,2020年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发展的措施,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魏迎宁认为扩面提质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其次是要靠市场机制,最后就是要运用科技,他重点从保险的销售渠道变化介绍了保险科技的新进展。最后,魏迎宁以“惠民保”的发展介绍了保险科技与普惠的关系,运用保险科技可以实现保险的普惠。针对未来保险科技的发展,他认为要深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而且要线上线下结合,加大网销比例,提升风险识别与风险监测能力。
李礼辉认为循环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循环的效率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运行的成本、生产要素的产出、人民收入的结构、支付的能力和消费的品质。他分别从数据要素、数字信任、数字货币和数字技术竞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强调维护数据隐私安全、实现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实现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李礼辉指出通过数字信任机制加持商业信用,解决“我是谁、你是谁、所有权属于谁、指挥权和控制权归属于谁”的问题。他提出应当抓紧研发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李礼辉表示数字技术的平等是数字经济平等竞争的基石,须加快实现核心硬件和核心软件技术自主自立。
黄益平以“数字金融创新支持经济发展新格局”为题发表演讲。他首先指出我国未来将面临低成本优势丧失、人口老龄化以及逆全球化政策三项重大挑战。他表示,我国在提振内需的同时也要加强供求两方面的循环,即通过创新提升技术含量,以促进产业升级,进而从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接下来,黄益平进一步介绍了金融科技如何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中存在的获客难和风控难等问题,举例可以通过大科技信贷、数字供应链金融等方式进行改善。黄益平表示,中国的数字金融已经走在国际的前列,还需要机构和监管共同努力,保持数字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进而确保中国数字金融能持续领先世界。
巴曙松就“数字经济时代中国银行业转型的趋势”进行视频演讲。巴曙松认为在全球化分化的时代,数字经济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上升,增速加快。从金融机构来看,线上化和智能化促进了金融机构的转型,银行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活跃主体,不断地在电商平台、直销银行和开放银行等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然而中国银行数字化面临渠道单一,缺乏场景化等方面的制约。在此背景下,银行数字化可以从实现场景拓展的连接、开放平台新连接、数据经营资产新连接、联邦学习技术新连接、推动监管数字化等方面进行突破。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