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刚刚胜利不久,陈赓就带着党的重托,前往越南协助组织指挥北部边界的抗法战役。1950年7月7日,陈赓率领1个10余人组成的工作组和1个警卫连从昆明秘密出发。他穿着越南人民军的军装,拖着伤残的双腿,冒着倾盆大雨,经过整整20天的艰苦跋涉,到达越南共产党中央机关和越南政府所在地——河内以北离太原市不远的一条峡谷中,受到了胡志明主席等越南领导人的热情欢迎。

当时法国军队出于“建立越中边境防御体系,阻止共产主义势力南下”的战略意图,在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下,依仗先进的武器,对越南北部地区和越共中央所在地区实行了残酷的“扫荡”,这是给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造成极大的困难和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到来后,越共领导人希望能在他的帮助下尽快打个大胜仗解决高平,拔掉法国军队在北部边界上这个最大的据点。但陈赓却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眼下作战的指导思想应着眼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先打些小仗削弱敌人,锻炼部队,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然后再打大仗。这听起来好像有些令人费解,其实是有根据的。原来,陈赓从中国到越南一路上都在分析研究越军的情况材料,并一路坚持搞调查研究,期间与越南人民军的各级干部有过大量接触。

他看到,越南军队建立的时间不长,其主力部队虽然受到过中国的整训和配备了大量中国援助的装备,但基本上还只能适应游击战法,缺乏打大规模战役和攻坚战的经验,另外,在越南军队中对法国军队特别是对法国空军存在较普遍的畏惧心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攻打高平把握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由于这一计划所体现出来的战术思想与越军干部的想法相去甚远,因而他们纷纷提出质疑,要求具体说明。一位越军指挥员还劈头问陈赓:我们没有多少兵力,如果先打东溪,大量消耗兵力,最后拿什么去打高平。不夺取高平,法军的边界封锁线就打不开,这次战役岂不失去了意义?

陈赓为此不得不对越军指战员谈抗法战场形势,谈解放军打胜战的原因,谈越军存在的问题,他一口气解释4个小时才统一了越南军队的思想。

但即使这样,战斗中,越南军队长期进行游击战缺攻坚战斗经验的毛病还是暴露出来,技战术水平不足和缺乏严密组织让他们是初战失利,为此陈赓亲自调整部署并发起了第二次攻击。在强大的压力下,法军是顾此失彼,终于再也顶不住了;战斗仅一小时,越军突破了法军阵地,到上午1 0时,越军攻克东溪。随后,虽然越南军队多次犯下各种错误,甚至有干部叫苦想把部队撤下来休整。但在陈赓的坚持下并为此还大发雷霆过,最终此役是歼敌5000多人,不仅拿下了最初的战役目标高平,还夺取了其他5座城市,13个市镇,从而根本上改变了越北根据地被封锁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