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小学教师减负,一再被提上日程。
一年前,全国有20多个省份,相继发布消息,要给中小学教师减负。一起来看下面几张图: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这是黑龙江省的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清单。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这是广西的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这是海南省的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
全国20多个省份,所提的教师减负清单,大致内容是一致的:
第一、上级对于中小学的检查评比尽量减少。
第二、其他部门不能随意抽调教师,让教师参与其它工作。
第三、不得给中小学教师摊派网络投票、学习类软件、各类志愿活动等。
那么,一年已经过去了,中小学教师如何评价这次的减负清单呢?
一起来看看吧:
![](https://static.ws.126.net/163/frontend/images/2022/empty.png)
一线教师的心声,就是这样子:上面搞减负清单,似乎是在刷存在感,非教学任务,依旧多如牛毛,甚至恨不能占据一大半,教师们的负担,并没有减轻。
中小学教师减负为何如此难?
非教学任务,确实太多了:各类要填写的表格、许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琐事、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搞出来的一些形式……
就是这些与中小学教学无关的事情,在蚕食着教师们的时间,在吞噬着老师们的精力,在折磨着他们的神经,令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到教育教学上来。
如果想真正贯彻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窃以为,只要真正做到以下四点,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第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专心教学,心无旁骛。
教师们的事情就是教学,学校不要因为各类任务、琐事,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最好能营造一个纯净的教学环境。
第二、学校专门搞一个接待室或行政小组,应对各类检查和繁杂事务。
中小学可以组织一些后勤人员,或行政人员,专门来应对那些占用时间的检查、评比、繁杂事务,不要让这些事情影响到教师。
第三、从上到下,切切实实落实减负相关事宜,不要停留在口头上。
既然提出了给教师减负,就不要搞面子工程,要落实,要让老师们感觉到减负的实效性,而不是光嘴上说却没有行动。
第四、把减负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形成良性循环。
最好能成为一种考核,这样的话,减负才能一直落实下去。如果无人监督,也不听取一线老师的意见,那最终只能流于形式。
同行们,对此,你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