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中美网友交流各自国家生活的“网上对账”中,一个美国网友有关“美军需要自费住宿和伙食”的说法,让许多中国网民感到诧异。

美国军事新闻网14日报道称,美军每月会以“提供伙食”的名义,强制从军人的工资中扣除“伙食补贴”。这篇报道援引美军官方数据指出,扣除的“伙食补贴”不仅被大量挪用,部分美军基地甚至无法为官兵们提供正常的伙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军事新闻网报道截图

报道称,在军营生活期间,美军官兵需要向基地缴纳伙食费。不论实际就餐次数和质量,官兵们每月缴纳的伙食费为460美元,这笔费用直接从工资中扣除。对于年薪3万美元的新兵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然而美军2024年官方财务报告显示,美国陆军最大的11个基地合计从军人那收取了2.25亿美元的伙食费,但其中超过1.51亿美元被挪作他用。报道称,考虑到部队轮换驻扎等因素,伙食费被挪用的实际金额可能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各基地向官兵收取的伙食费(左列)、实际伙食开支(中列)和挪用比例(右列)

一名知情的美军军官对记者称,这些被挪用的伙食费都“流入了美军的资金池”,但这名军官并未说明这个“资金池”的钱会用在何处。报道此事的军事新闻网称,他们进一步调查资金去向时“遇到了阻力”。

伙食费被挪用的结果是,美军卡瓦佐斯堡基地在2024年夏季几乎无法提供正常伙食,10个餐饮设施中只有2家正常运营;在卡森堡基地,许多士兵的伙食只有半片烤面包和一些青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森堡美军基地提供给官兵的晚餐

对于这些现象,军事新闻网综合各方的信息给出了一个解释:美军基地提供的食物质量不佳,不少士兵曾报告食堂提供食材不新鲜,甚至肉都没有煮熟,导致士兵们宁可靠别的方式就餐也不愿来食堂;而上座率不足,则导致美军基地只会准备很少的食物,这进一步加剧食物供应不足。

延伸阅读:

媒体:中美网友在小红书"对了一夜的账" 滤镜碎了一地

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启了一场跨越太平洋的“对账”。

“洋抖”禁令即将实行,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意外给中美两国的民众之间创造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在没有了外媒“中间商”式的宣传后,中美网友从最开始的“交猫税”破冰阶段,飞快进入了“聊家常”模式,开启了一场“大对账”。对账内容不出意外非常朴实:你赚多少?花多少?日子过得怎么样?

要知道,在众多国外媒体,尤其是美国媒体的渲染下,美国人心中,中国人可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主打一个“或许美国人民的日子过得不咋地,但是中国人过得比我们更差!”而在国内,大量所谓公知和中介也在鼓吹“外国月亮更圆”。而在这次对账中,这些厚厚的滤镜碎了一地。

先来说说讨论最多的收入,“富裕的美国梦”并没有那么普遍,至少没有普及到美国基层民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网友在小红书的评论

简单来说,就是日子过得一般般,甚至不少人都是“月光族”。

医疗方面更是“破壁”重灾区。美国长期以来宣扬的“免费医疗”实际上远没有听上去那么实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疗方面更是“破壁”重灾区

物价方面,中国廉价的商品也让美国人大开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商品价格让美国网友大开眼界

而在工作方面,美国所谓“躺平也能吃饱喝好”的论调也不攻自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躺平也能吃饱喝好”论调不攻自破

教育方面也是讨论的重点,对比最为强烈的大学学费成为热门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学费成热门话题

中国大学的学费之实惠让美国人惊掉了下巴,毕竟美国大学高昂的学费和高压的学贷是美国中产大学生挥之不去的噩梦,甚至一度成为拜登和特朗普竞选总统时互掐的把柄。

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中美大“对账”还延伸到了社会安全、汽车价格、价值取向等众多方面。在没有任何阻挠、扭曲的情况下,两国人民互相得到了最真实直接的反馈。

一名美国网民在X平台犀利发文,获得极高的转发和点赞——“笑死我了,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为对抗政府而下载小红书,结果发现自己与数百万中国人进行了愉快的互动,无意间让美国数十年对华不友好的宣传破功。”

观察者网援引美国知名科技媒体《InsideEVs》当地时间1月14日报道指出,这两天“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的新闻引人关注,尽管美方动辄炒作所谓“国家安全担忧”,但在TikTok面临封禁之际,这不足以动摇美国普通网民对于另一款中国应用程序的热情。如果说他们离开的TikTok是一个所谓“半封闭花园”(母公司虽为字节跳动,但在美国独立运营),而如今一头扎进的则是一个完全“以中国化为导向”的软件——小红书。

许多美国网友来到小红书前,还担心自己会遭受不友好的对待,甚至发视频呼吁“尊重中文社群”,或以“很抱歉……”作为交流贴的开头,但两国网友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交流,总体来看显得平和而充满生命力,没有发生骂成一团或者互相嘲笑的局面,而是抛开了所有滤镜,普通地分享着各自的生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曾指出,中美建交40多年来,民间交往始终是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次意料之外的交流将会持续多久尚不可知,但从现在的情况看,美国人开始真的有机会了解到世界的另一端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可能错过了什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