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1500km

○ 公元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27岁的吴兆骞参加了江南闱乡试,并高中举人。接下来吴兆骞可能会像自己家族里的长辈一样,准备前往京城参加会试。

非常不巧的是,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有人告发江南闱乡试存在严重的集体舞弊,这便是著名的丁酉科考案。愤怒的顺治皇帝一面诛杀这次科考的相关主考官,一面命人将这回考中的所有举人押至北京,参加来年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这年中举的吴兆骞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几个士兵押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shutterstock

为了防止这些人作弊,顺治皇帝下令,每个应试的举人由两个满洲兵全程带刀监视。从小锦衣玉食的吴兆骞哪里见过这阵仗,加上考试时间是北京的初春,天气严寒,吴兆骞一个字都没写出来,交了白卷。

顺治皇帝一看吴兆骞交了白卷,认为他徒有虚名,于是将他和其他没有通过考试的举人一起定了罪:杖责四十大板,罚没家产,全家发配宁古塔。因为友人的帮助,吴兆骞的家人得以幸免,只是他一人发配宁古塔。

紫禁城阴云密布,像极了此时的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吴兆骞连同一起被流放宁古塔的举人及其家属上百人,在北京城列好队,在官差的带领下,开始了宁古塔之旅。

出北京后没多久便来到高大的山海关。在明朝,山海关是防御满洲人入侵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还未入关的时候,满清曾多次进攻山海关,但均以失败告终。

走近山海关,它的雄伟仍然震撼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山海关休整时,吴兆骞一行人聊起了清军进入山海关的事情。吴兆骞的朋友吴伟业告诉他,当年闯王李自成逼近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下令驻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率领关宁军进京勤王。但没等吴三桂赶到京城,崇祯皇帝就在煤山上自缢了。

原本吴三桂打算投靠李自成,谁知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才让吴三桂一怒之下调转方向,放清军进入山海关。最终吴三桂和清军一起,在山海关附近与李自成的主力大战,击败了李自成,这才有了大清的天下。说到这,吴兆骞还背起了友人吴伟业的《圆圆曲》。

在简单的休整之后,吴兆骞一行人出了山海关,向东北进发。接着到了盛京总管的辖区。吴兆骞他们首先经过的便是狭长的辽西走廊。辽西走廊是当时中原通往东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道路,西南起山海关,一直往东北方向延伸至锦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辽西走廊,来自shutterstock

明末清初,明清两方曾在辽西走廊爆发过多次大战。明朝为了防御满清南下,在辽西走廊构筑了著名的关宁防线。吴兆骞走辽西走廊的时候,满清已经统治了整个中原,原先的关宁防线基本废弃,但还不时能看到当年关宁防线留下的碉堡,以及明清双方大战过的痕迹。

眼前的宁远卫城已废弃多年,一片残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锦州,就意味着吴兆骞等人成功通过了辽西走廊,可以在像样的大城稍微休息一下。锦州是当时盛京总管统治下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在明朝时期,锦州城是当时关宁锦防线最外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锦州古城墙,来自shutterstock

因为和吴兆骞一起被流放的大多都是读书人,于是他们在闲暇之余,聊起了当年明朝与清朝在锦州附近爆发的松锦大战。这场仗使得崇祯皇帝好不容易拼凑出的一支精锐被彻底消灭,明朝重要的将领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这一仗标志着大明再也无力在关外发动对清朝的反攻,耗费重金构筑的关宁锦防线基本崩溃。

站在杏山烽火台下,远望松山隐隐可见,

遥想当年,狼烟升起,“松锦大战”就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详述松锦大战的“御制述事碑”仍然伫立,来自shutterstock

在锦州休整完后,吴兆骞等人接下来就要前往盛京总管的驻地——盛京城。在明朝,盛京城被称作“沈阳”。满清占领沈阳后,将其改名为“盛京”,并将其作为自己国家的都城。后来满清迁都北京,盛京被满清方面当作陪都,并且还保留有部分中央政府才有的行政机构。可见当时的满清统治者对于是否能够长期统治中原汉地,并没有多少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阳故宫,来自shutterstock

按照大清的规定,吴兆骞他们不能在盛京过久停留。但碰巧的是,吴兆骞一行人当中有人与当时盛京的官员搭上了关系。于是盛京方面破例,让他们在盛京多呆一些日子,为后面的行程做更多准备。

当时盛京的居民以旗人为主,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汉人。清政府对盛京地区采取一地两制的管理方式,盛京总管负责管理旗人,另外设置奉天府负责管理汉人。

虽然吴兆骞一行在盛京受到了一定的照顾,但仍然有人依旧受不了流刑的苦。和吴兆骞一同被流放的另外一个举人吴兰友,就在他们离开盛京的前一天因劳累去世。在匆匆掩埋了吴兰友后,吴兆骞一行怀着悲伤的心情前往下一站。

离开盛京后,吴兆骞一行人来到了抚顺城。今天的抚顺是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基地,因为当地有大量的煤矿,又有“煤都”之称。抚顺城始建于明朝初年。当年努尔哈赤起兵的赫图阿拉就离抚顺城不远。因此抚顺是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后所攻陷的第一座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抚顺,来自shutterstock

在抚顺进行简单的补给休整后,吴兆骞一行沿着清政府设置的驿路,来到了鹦哥关。鹦哥关的核心建筑是英额门,是清朝修建的柳条边墙的十六道边门之一。

在努尔哈赤还没崛起的时候,明朝政府便在东北修建了辽东边墙,将由大明直接管辖的地区和女真人活跃的地区隔开。满清建立后,为了保护东北的资源,防止朝鲜人和汉人进入,清朝的统治者在原明朝辽东边墙的基础上修建了柳条边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跨过柳条边墙,必须从这十六道边门出入。而英额门是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因为它恰好在盛京至宁古塔的驿站通道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英额门镇,来自shutterstock

官差们将吴兆骞一行押送至鹦哥关后,进行简单的交接。交接完毕后,原先的官差对吴兆骞说:“出了这道门,接下来的路就更难走了,你们好自为之。”说完这些官差便去喝酒吃肉了。而即将押送吴兆骞出鹦哥关的官差则一脸愁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了鹦哥关,他们便来到宁古塔昂邦章京的辖区。与盛京地区相比,宁古塔昂邦章京的辖区更加荒凉,走了数十里路都看不到一户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条道路早在明朝时便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但由于战争加上人烟稀少,清政府并不太重视这条道路的管理。加上这条道路所经过地区地形崎岖复杂,好多段都被河水淹没,必须要淌水而行。因此吴兆骞用“无日不行山水间,亦无日不行风雨间”的诗句来描述他们这段行程。

除了自然条件恶劣,更让吴兆骞乃至押送他们的官差难以接受的是这一路上能够提供给他们休整的大驿站非常少。与吴兆骞一起被流放的方拱乾就在《绝域纪略》中提到,从鹦哥关到宁古塔间的路程长达一千八百里,但只有灰扒、多洪和株龙多洪三处能够给官差换马休整。因为提供休整的地方少,有时候吴兆骞等人不得不连夜赶路。这不仅让吴兆骞等流放犯人疲惫不堪,押送他们的官差也跟着一起受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灰扒(今辉发城),来自shutterstock

在经过灰扒之后,一行人便来到了吉林船厂城附近的尼失哈。吉林船厂在明代就初见规模,明成祖曾派太监亦失哈从吉林出发,巡视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明朝衰落后,这个船厂就逐渐废弃。由于清朝前期面临小冰期,满清主要发展方向是相对温暖湿润的南方,对于北方地区不太重视,因此吴兆骞到达吉林附近后,发现这里只有一个破败的小船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吉林,已是百万人口的繁华城市,来自shutterstock

在吉林补给后,吴兆骞等人要翻越高大的老爷岭,接着穿过一片又一片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和沼泽地,还要忍受一路上各种蚊虫猛兽的骚扰。可以说从吉林至宁古塔的这一段也是吴兆骞等人东北之行中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一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过重重困难后,吴兆骞等人终于在当年七月到达了位于松花江边的宁古塔旧城,也就是今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虽然名字里有“塔”,但这里并没有佛塔。宁古塔是满语“六个”的音译。传说满洲人的六个祖先曾在此居住,由此得名。宁古塔是满清位于东北地区的一个军事重镇,宁古塔昂邦章京的驻地就位于宁古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古塔最初只是满清在东北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小的军事基地。顺治十年,满清设置了宁古塔昂邦章京一职,负责管理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库页岛。宁古塔由单一的军事基地,一跃成为满清在柳条边外的第一大政治军事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宁古塔地位举足轻重,但面积非常小。宁古塔城是一座用石头垒起的小城。因为城太小,只有东西两个城门。城内除了驻守在此的八旗兵丁及其家属外,基本没有其他的人居住。宁古塔昂邦章京的衙署就在这个小小的石头城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戴罪之人,吴兆骞一干人自然没有资格住在城内,只能住在城外,吃的和用的都得自己解决。因为宁古塔海拔高,并且此时还处于小冰期,还没到十月,宁古塔地区气温就降到零度以下,开始下雪。吴兆骞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就形容宁古塔地区“宁古寒苦天下所无”。

出身温暖江南,宁古塔的寒冷让人更加寒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气候条件恶劣,加上吴兆骞没有耕种经验,在刚到宁古塔的时候,吴兆骞常常没有东西吃,只能摘地里的稗子煮着吃。

不过吴兆骞的这种苦日子并没过多久。因为吴兆骞学识渊博,受到了宁古塔将军巴海的赏识,于是巴海将吴兆骞聘为自己的家庭教师,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就这样,吴兆骞在宁古塔暂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解决了衣食问题后,吴兆谦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诗文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词,因此吴兆骞被誉为“大清第一位边塞诗人”。

流放中也学有所用,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宁古塔当地官员非常尊敬和照顾吴兆骞,但这里毕竟不是吴兆骞的家乡,生活条件也不能和中原地区相比。因此吴兆骞一直希望能够返回中原。尤其是随着年龄增大,吴兆骞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再回故乡的愿望更加迫切。最终在朋友顾贞观的努力下,清政府赦免了吴兆谦的罪行,允许他返回故乡。

康熙二十年九月,吴兆骞在宁古塔生活了二十三年后,返回了京城,两年后回到了苏州,并在老家搭了三间房子,命名为“归来草堂”,以纪念自己得以从宁古塔返回。○ 时间魔法师撰稿 听风者制图 大尾巴熊配图

参考资料:流放宁古塔.高艳;宁古塔记略.吴振臣;秋茄集.吴兆骞;试述清宁古塔至吉林驿道站的演变.卢永伟;清代黑龙江地区的驿道和驿站.温洪清 李志红;清代东北流人生存状态探析.郝素娟;鞑靼旅行记.南怀仁;清代宁古塔城市功能的转变及动因分析.杜品 刘佳男 杨凯;清代吉林驿站初探.刘岩;试论清朝初期流人记述中宁古塔驿路的设置.王丽娜 刘洪德

自驾沿吴兆骞流放宁古塔路线:从北京出发向东北上京哈高速到沈阳,转沈吉高速到吉林,再上珲乌高速鹤大高速到牡丹江宁古塔。耗时约20h34min。路线数据来自GoogleMap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