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5日电 (张燕征)“自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外贸形势出现明显好转,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最超预期的一个方面。”12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20第五届新金融论坛”上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 中新经纬 张燕征 摄

于学军表示,近年来,受中国生产制造成本的持续上升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的外贸进出口进入一个相对不稳定的时期。2015年至2019年,外贸进出口分别下降8%、下降6.8%、增长14.1%、增长12.6%、下降1%,明显大起大落。

今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在去年下降1%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8.4%。但自5月以后,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巨大成功,复工复产复商复业等进展迅速,外贸进出口形势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10月份的统计显示,中国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3.71万亿美元,按美元计价只比去年同期减少0.8%,其中出口还增长了0.5%。“大部分机构分析,中国今年外贸进出口有望实现正增长,我认为实现正增长是没有问题的。”于学军说。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其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将萎缩10%以上,世贸组织预计全球货物贸易将萎缩9.2%。那么在全球贸易大幅度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外贸进出口何以出现逆势增长的态势?

在于学军看来,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中国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工业门类齐全,尤其是以电子消费产品为代表的生活类消费品的生产制造,更具有产业链、供应链的明显优势;二是中国最早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并率先恢复生产。而不少东南亚国家因难以扼制疫情的蔓延,以至许多生产无法组织恢复。所以,有不少订单重新转而投向中国,出现所谓的“爆单”现象;

三是与人民币重新面临升值压力有关。

“凡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时候,中国的外贸形势就好,凡是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的时候,中国的外贸形势就不好。同时人民币出现升值压力时,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也开始体现,外资就会加速流入中国。”于学军称。

于学军透露,据最新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利用外资总额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同比明显增加。9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托管面值达到2.6万亿元,比年初增长38.3%。最新的数据是2.76万亿元,已经连续24个月增持。(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编辑:吴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