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严格说起来,按照众多偏激的网友的观点,苹果也是一款“组装机”,除了自研芯片与iOS之外,其它的都是全球采购,然后再找富士康代工,组装起来的。

而在苹果全球采购中,中国供应链(含台湾)占比是全球最高的,前top200的供应链中,中国占了近45%左右,就算不含台湾,仅说中国大陆,中国供应链也占了20%左右,比美国、日本、韩国都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近日,Fomalhaut拆解了iPhone 12,对物料成本进行了预估,最终iPhone12的BOM成本是373美元,大约不到2500元人民币。

而在这373美元的物料成本中,中国配件占比不足5%,而韩国配件则高达26.8%,另外像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区的元件占比成本占比都比中国大陆的高。

这代表什么意思,说句不客气的话,那就是中国大陆供应的都是廉价元件,没有太多的价值附加值。

苹果top200供应商分布

而所谓的中国供应链,说白了,也就是一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溢价力也相对较低的周边配件,也代表着长期以来,国产配件和供应链体系一直充当费力不赚钱的角色。

毕竟元件便宜,产品附加值低,自然利润也不高,同样溢价能力也不不高,就赚点辛苦钱,靠的就是性价比取胜,而不是技术取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在很多领域都存在,哪怕很多国产机都是如此,虽然大家说起来扶持中国供应链,大量采用中国供应链,但其实中国供应链提供的都是一些产品阶加值不高的,真正值钱的都是采用的国外产品。

中国元件,不应该是廉价制造的代名词,我想厂商们接下来必须依靠技术研发突破美日韩技术壁垒,制造出更多有科技含量的东西,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