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非朱非墨

楔子:还原这段历史之前,我想先给大家粗略的讲一下《狸猫换太子》那出折子戏,《狸猫换太子》讲的是宋真宗两位妃子后宫争斗的故事,刘妃势力强大,李妃毫无背景,却不巧有了皇子,刘妃为了巩固自己地位,于是与太监郭槐勾结,买通接生婆,把李妃生下的孩子,换成血淋淋的剥了皮的狸猫,真正的皇子被有心人搭救,多年后成人继承皇族大统,为母报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狸猫换太子》最早出自元杂剧,后被写进明代小说《包公案》卷七的《桑林镇》,清朝时又被《三侠五义》再次沿用,由于《包公案》和《三侠五义》均写的是宋朝之事,因此这个屎盆子,最终被口口相传的扣在了宋朝刘娥太后的头上。

1、仁宗为“母”,开棺验尸。

还原历史前,先给大家找近期的影视剧脑补一下,如果各位看官曾看过《清平乐》的话,应该对宋仁宗“开棺验尸”那一集有点印象吧。宋仁宗在朝上向群臣宣布了自己的身世,仁宗因受八大王唆使,认定是抚养他的刘太后毒杀了自己的母妃李宸妃,为了弄清真相,他决定带着八大王和亲生舅舅进入洪福院开棺验尸。

他们带着一位御医进去了不久,很快就出来了。出来后宋仁宗的神情更为漠然,他让身边李宸妃的弟弟,自己的亲舅舅亲口说出棺内母妃实情。

其弟诚惶诚恐、感激涕零的说,姐姐面目栩栩如生,身着皇太后服饰,且尸身以水银浸泡,毫发无损,丝毫没有中毒迹象。

从这集剧情中来看,宋仁宗当时是相信了八大王的话,因为他在开棺验尸之前,命人包围了刘太后的娘家,准备随时对她家满门抄斩。此时刘太后已经过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当他终于打开李宸妃的梓棺后,终于如梦初醒,明白自己是冤枉了刘太后,他立即下令撤兵并嘉奖了刘太后的亲眷,八大王受到惩罚,而仁宗也亲自到刘太后灵前谢罪,焚香哭泣,说:"从今之后,再也没人会冤屈大娘娘了。

那么这段剧情是否符合史实呢?我为此查阅了宋朝相关正史史料,包公是刘太后去世4年之后才出仕为官,因此不存在狸猫换太子的传闻,而刘太后传奇的一生也随之浮出水面,刘太后是如何从一个孤女逆袭成为一朝皇后的呢?下面由我为您还原那段历史细节。

2、丑小鸭变白天鹅,孤女刘娥因家贫两次被卖,竟与太子结成露水姻缘。

刘娥画像

刘娥原不是一位孤女,她是宋朝太原人,其父曾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随宋太祖征伐太原时死于途中。关于她自己的这段出生史,有人说是她成为皇后以后,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往权贵上靠。而真实的身份实际就是蜀地一地位卑微的卖艺女子。

这倒让我想起最近广西灵山成立了一个钦州研究组,这个组研究的课题叫:《武则天他妈在钦州》,这个“他妈”的标题实在太过不雅,被网民热议,并被要求严肃整顿。

不管他妈还是他爸,到底是哪里人,我这笔下的美娇娥刘德妃,的确才貌双全,要不怎么能被宋真宗一眼相中,还不顾父王反对,最终终成眷属呢。

刘德妃在十三四岁时,便出落得亭亭玉立,虽然未受过正规教育,但性情温良聪慧,对书画文字、丝弦弹唱样样精通,悟性极深。

她最擅长的是鼗鼓,这是一种古乐,久已失传。鼗本寻常小鼓,并没有什么特色,刘娥当初被母亲的娘家卖给银匠龚美为妻时,就是说鼓词替夫招揽生意的。

不过难得的是,刘娥天资聪明,能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击奏中去,使人听了她的鼗鼓,越发感受到她的多情娇艳、灵动异常。

我们今天流传下来的打花鼓,就是当年刘德妃的鼗鼓传下来的。但是她却幼年命运多舛,嫁给龚美原以为不过是寻个一生的依靠,却不料被龚美的妻子所不容,龚美只得带着她来到了河南开封。

龚美在开封时有一门制作银器的好手艺,而当时的银器自然只有官家用的起,因此情商颇高的龚美在开封府结交了一些权贵,其中就有襄王府当差的张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襄王府是谁的呢?就是当初还未被侧定为太子的宋真宗赵恒。当时年方15岁的赵恒听闻蜀女多才貌双全,便命手下去市井偷偷寻觅,这时候恰好是刘娥随夫沿街叫卖之时,本就美丽妖艳的刘娥早已名声在外,赵恒的手下打听到这个消息,就前来探问,龚美心思机警,得知是王府选妃,便动了念头,遂与刘娥兄妹相称,把她又卖进了王府。

可见那时候宋朝对女性贞操观并不是相当苛刻,刘娥二嫁自然不是处女,但赵恒并不在意,宋史称刘娥和赵恒同岁,均是968年生人。从此两个15岁的情窦初开的年轻人就如胶似漆的腻在了一起,两年后赵恒被封为韩王。

赵恒很受宋太宗喜爱,有望被指定太子,于是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越发瞧不起这个乡野来的村姑刘娥了,她强拆无果,就向宋太宗汇报了此事,宋太宗听了大怒,命赵恒将其逐出京城。并一股脑的为赵恒封了韩王,娶了妻。

奈何韩王与刘娥情深义重,他偷偷的把她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便于平日私会。就这样刘娥一等等了15年,赵恒继位成为宋真宗后,才又把36岁的刘娥接回宫中,并从美人一路晋升为一品德妃。

3、三千宠爱集一身,却因无子毁美名。

刘娥就是这样,一路开了挂。当然任何人的成功绝非偶然,在刘娥15年的幽居生涯中,她正好得以在张耆家博览群书,并研习琴棋书画。待她进宫之后,俨然从丑小鸭蜕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由于她天资聪慧,通晓史书,但凡朝廷政事、宫闱之事,她都能引经据典,妥善应答于真宗。其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才干颇受真宗欣赏。

天禧四年春天之时,真宗忽然病重,届时已封为刘皇后的刘娥便替真宗处理朝政。

话说刘娥封后一度遭到众大臣的激烈反对,真宗原配潘氏于他继位前就福薄去世了,即位后又立了郭皇后,郭皇后本生三子,当最后一个皇子9岁时也夭折之后,郭皇后悲痛万分,便也在景德四年病故。

国不能一日无君,后宫也不能一日无后,就这样,宋真宗顶着巨大的压力,终究还是立了刘娥为皇后,此为后话。

真宗一生有5子,无一人活过10岁。但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这可是关乎皇家龙脉的根基,因此刘德妃自然也心下捉急不已。

立后之事暂且按下不表,且说刘德妃其实还真是个宅心仁厚之人,关于狸猫换太子中的恶妃桥段,纯属是往她身上扣屎盆子。刘皇后虽然没有用狸猫换过太子,但这后来的太子宋仁宗却还真真就是李宸妃所生,后被刘皇后抚养长大。

但真实的情况却也并非刘皇后把自己侍女李妃的孩子无端要来了。

其实她和李宸妃之间是有一段渊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善有善报,两全其美。

李宸妃原本并不是宫中之人,她幼年经历和刘皇后的幼年经历,颇为相似。

李妃的父亲是一届无权无势的小官,母亲去世得早,父亲续弦不久后病亡,而后母本就不待见她,也就并未带着她改嫁。一时走投无路的李妃,决定削发为尼。

进入尼姑庵之后的李氏,一个机缘巧合,遇见了前来进香的贵人刘德妃,李氏本就生的容貌秀丽,青衣之下亦难掩其秀美的姿色,刘德妃忍不住问过李氏的经历后,便劝其还俗,并留在了自己身边做了侍女。

我想这时候是不是刘德妃就有了“借腹生子”的想法,她此时正是希望找一个以德报恩之人,为她生下一皇子,便于日后此人不至于反目。

虽然目的不纯,不过却也是一段佳话。李氏就这样被她带进宫中,并在另一个机缘巧合的时机,把她献给了真宗。真宗与李氏一夜缠绵后,李氏还真就怀上了龙种。

李氏思前想后,为了报答刘皇后的知遇之恩,主动把这个孩子送给了刘德妃抚养。有了孩子的刘德妃,终于能堵上众臣悠悠之口了,就这样宋真宗这才得以立46岁的刘娥为后。

刘皇后为了感激李妃,对她也相当厚待,一路从侍女给她升到顺容,在皇宫内也算得以安身立命。而李顺容也是个信守承诺之人,终身未把儿子之事说出来。

因此宋仁宗这段公案,其实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只是并未向他提起过。待到宋仁宗长大成人,欲立储君之后,被宫中看刘皇后不顺眼之人传了笑话,只为离间他们母子。

那么这些人又为何看刘皇后不顺眼呢?这自然是因为古代帝王的禁忌:外戚干政。

然而刘皇后是孤女,既谈不上有外戚,更不至于像前朝武后有强大的娘家后援团来干政。因此宋真宗对她的秉性了如指掌,从未顾忌。

不仅如此还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无论在哪方面都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也必有刘皇后侍随在旁。甚至连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

这样的待遇,自然难免遭到保皇派的打压。真宗死后,仁宗继承大统之后,宋仁宗的身世就被越传越烈了。

5、辅佐幼子,刘皇后摄政。

乾兴元年二月,宋真宗病逝,真宗病重时曾下诏:“此后由皇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由此刘娥算是正摄政,成为宋朝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摄政皇后。

史料记载,朝中反对刘皇后的势力,以寇准和李迪两位大臣为首,刘皇后为了巩固地位,不得已也拉拢了自己的势力,其中就有她的前夫原名为龚美的刘美。

话说刘娥入宫后,龚美就一直以表哥的身份效忠于宋真宗。这时的龚美已改名为刘美,小有功绩后自然也被封了官,因此刘皇后就拉拢刘美的大舅子钱惟演,以及钱惟演的儿女亲家丁谓。他们自成一股势力最终打败了寇准。

但丁谓也不是个善茬,他帮助刘娥挤垮寇准势力之后,自己竟然想独揽大权,欺负刘孤儿寡母。终被刘蛾果断的政治手腕所扼制,获罪下狱。

仁宗继位时年仅11岁,因此刘皇后义不容辞的垂帘听政,在刘皇后执掌朝政期间,为人低调,衣着朴素,虽然为了与其后位匹配而升家族势力,却从未纵容姻族插手朝政,且赏罚有度,号令严明。

在刘皇后摄政期间有以下功绩:一是创立了谏院、二是澄清吏治、三重视水利、四发行交子、五完善科举、六兴办州学。刘太后的治绩《宋史》有评:“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刚具举,朝政无大阙失”。

由于刘皇后对国家大事勤勤勉勉,便把幼年的宋仁宗交由杨妃抚养,杨妃为小娘娘,刘皇后为仁宗的大娘娘。

但随着仁宗的长大,刘皇后却不想交出朝政大权,由此引发了前面仁宗疑心刘皇后之事。

讲真,仁宗并非刘皇后亲生,从历朝历代女性把握朝政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权力大于一切时,性别已经不能限制一个人的欲望了,从明道二年,刘皇后着天子衮冕去太庙祭祀之行为来看,她难免有效仿前朝武则天做女皇帝之心。

参知政事薛奎曾问她:“大谒之日,究竟作男儿拜,还是作女儿拜?”她仍旧身着改制后的冠服谒拜了太庙,并命有关部门撰著《谢太庙记》。然此举遭到了抵制,认为皇太后没有这个权利。

后来升为太后的刘娥也曾试探性的问大臣,“唐武后何如主?”

其心腹鲁宗道直言不讳的回答:“唐之罪人,几危社稷。”

此事并不那么容易从心底根除,有溜须拍马之人建议效仿武后立刘氏七庙,她询问宰执,鲁宗道继而反问她准备拿嗣君怎么办?说来刘皇后真的算宅心仁厚,她虽不是仁宗生母,却并未泯灭良知,残害子嗣自立为王。

因此当后来三司史程琳献《武后临朝图》迎合她时,她掷地有声的说:“我不做这种有负祖宗的事!”

写在最后:

一番风云变幻,仁宗长大继承大统,虽也曾有疑于刘皇后,却因得其宅心仁厚的教育,终未与皇太后在野之时,闹的分崩离析,仁宗的顾全大局,刘皇后想必也是看在眼里。这才放心的把政权交于他。

刘皇后的政绩后世评:决不在其夫真宗与其子仁宗之下。在她听政时期,大宋国泰民安,顺势而为,为仁宗的庆历盛世奠定了基础。

明道二年,刘太后去世。这也才有了第一小结:“仁宗为母,开棺验尸”的轶事。

参考书目:《宋史》 《细说宋朝》

参考影视资料:江西卫视《经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