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的时候,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出“官宣”,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出现了持续数月的“蓝带”现象,这也预示着拉尼娜的形成,并且NOAA还预计拉尼娜将会大概率贯穿今年整个冬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时候起,有关“今年或将遭遇60年一遇的冷冬”和“08年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可能再现”等消息就在各大网络平台广为流传,甚至一个版本比一个版本还要“冷”,对此很多网友非常关心。

尽管掺杂了一些谣言,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的确是一种“冷事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对于“今年我国将会遭遇60年以来最冷寒冬”的说法深信不疑。而且随着我国北方各地相继已全面入冬,拉尼娜这个解锁冬季气候绕不开的现象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判断冬天冷不冷有利于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尤其是当前新冠病毒还在继续传播,而冬季又是呼吸道等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防范。

既然拉尼娜是太平洋赤道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那么它的现状是怎样的,能持续多久以及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拉尼娜”的现状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自今年10月份开始,太平洋热带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仍在异常持续加强,尤其10月份的最后3候(每个候是五天)至11月的1候,Nino3.4指数均低于负1℃,而按照定义该海域海温连续6个月低于常年0.5℃以上则表示拉尼娜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从太平洋中东部热带洋面海温发展的空间形态来分析,目前这一海域较大范围海温距平(是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有分正距平和负距平之分)低于负0.5度,属于负距平了,并且负距平中心大致上处在太平洋中东部热带洋面大约西经120度至西经150度这个区间(西经120度线与东经60度线形成一个大圆,该条经线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及内华达州的部分边界非常接近,基本上处在太平洋东岸附近)

根据预测预计未来几个月这一海域仍将维持这种“冷”的状态,也就是说“蓝带”的“蓝色”还将可能加深一些,并且在今年隆冬的时候达到峰值,从而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针对今年冬季可能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在一场发布会上谈到,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拉尼娜”的到来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今年冬季会是冷冬。

不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虽然拉尼娜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前者的发生频率要比后者低,并且其强度和影响程度都没有厄尔尼诺强。通常在拉尼娜所出现的年份,欧亚大陆中高纬大气环流经向度可能会加大,导致影响我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冷空气活动比往年更加活跃,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值偏低的概率大增。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既定事实下,影响我国及周边地区冬季气候的因素就显得更加复杂多变,毕竟拉尼娜所带来的“冷”不足以抵消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的破坏导致的全球变暖。除此之外,随着北极海冰的融化、北极圈内僵尸火(泥炭层燃烧)的出现以及高山积雪和冻土层的融化等也会影响到东亚冬季风的环流。

“拉尼娜”的影响

拉尼娜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现象大致相反,故而称其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从全球范围来看,拉尼娜事件的形成时,一些地区往往是台风(飓风)、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频发,导致极端气候的出现,出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或太平洋东岸更干旱西岸更潮湿湿。例如印尼、澳洲东部降水增多,巴西、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则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而美国东南部、非洲中部等地则容易发生干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最新数据显示,由于拉尼娜的出现,中亚、南亚、东南亚及太平洋、非洲、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非洲东北部(非洲之角)出现干旱和沙漠蝗灾,而非洲南部降雨增多;中亚、南亚(尤其是印度)降雨偏少,而东南亚以及南美北部的巴西等国雨量明显较常年值偏多;冬季的日本、美国以及加拿大等国暴风雪更加频繁。

结合统计数据,从1950年起算至今已有70年了,但全球一共只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并且仅仅只有1988年5月至次年5月这一次强拉尼娜事件出现,其余均为中到弱强度,可见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的确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而照今年拉尼娜的发展进度,种种迹象表明其特征与2007/2008年冬季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较为相似,当时我国多个省区市遭遇了低温冰冻雨雪灾害,给人民的出行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影响。

如何应对“拉尼娜”?

拉尼娜的形成是热带海洋与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蒂瑞·塔拉斯的说法:

“拉尼娜通常会对全球温度产生冷却作用,但这种作用也可能被温室气体在我们大气中捕获的热量所抵消。”

尽管拉尼娜与厄尔尼诺“一正一反”均不构成影响全球或区域气候格局的唯一因素,但是二者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尤其是它们所带来的洪涝和干旱等灾害,会给各国的粮食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做好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将其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总结

俗话说晴带雨伞保带干粮,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天气状况也是变幻莫测,因此我们要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及时了解最新的天气信息,以便合理规划行程。

同时,我们还要学习一些简单的逃生或自救方法,以便真的遇到暴雨、暴雪、冰雹等恶劣天气的时候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将灾害降至最低。

科学视野,不同见解;关注点赞,腰缠万贯,欢迎点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