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扼咽喉,扼守湾区财富大门在东莞

伍岳峰老师

东莞位于罗浮山断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之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为虎形回龙顾祖风水局。

以东莞作名,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而闻名中外的虎门之名,更是珠江出海的最大关口,扼守大湾区财富之门。

东莞境内河流交错,水织如网。风水经典常说,若得乱流如织锦,不关元运也亨通。盖水来自四面八方,总有生旺之方来水,故经济财运亨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虎门港湾是良好深水港。从虎门望出去的那一片海,曾经叫做伶仃洋,文天祥那闻名的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就是叙说这里往事;古代这里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现象。

东莞虎门之要,正是扼守门户之意。在珠江与南沙相对河道中间,那真还有一个叫大虎岛的地方,风水喝形取象,以形似为要。

据清代周天成等著的《东莞县志》记载:海市多见靖康场,当晦夜海光忽生,水面尽赤。有无数灯火往来,螺女鲛人之属,喧喧笑语。闻卖珠鬻锦、数钱量米之声,至晓方止。

古人无法解释海市蜃楼的成因,便附之以鬼神之说。靖康海市又有珊瑚夜市、沉州夜市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这里曾经发生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而震惊中外;还诞生了像袁崇焕、张家玉、蒋光鼐、王志东等古代、近代著名的历史人物。

看城市风水格局,必定少不了看府衙。

东莞市政府大局来龙止于黄旗峰灯笼山,在起耸一方之少祖山,地势开阔,左右堂局对称;少祖耸立,发脉必有结作,府衙大局、气势非凡。

从黄旗峰灯笼山看府衙周围大局, 左边青龙方高大四方形的建筑是市政府大楼,前面广场明堂开阔,中间黄旗峰灯笼山为靠山,黄旗峰灯笼山前面东江、珠江和东莞运城河三条水龙玉带环抱,为四象合局的州府风水宝地。

东莞境内历史风水建筑众多,除了有名的可园之外,苏氏宗祠及黎氏宗祠远近闻名。

苏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南城区胜和蚝岗大围。该祠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至今460多年历史。是一所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家族祠堂建筑;苏氏宗祠坐西向东,是东莞市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祠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风水之妙,在于其河道之流向及河流的污染;河水污染,可以改变城市地脉风水;所谓水污,则缺乏灵气。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走廊的重要通道,东莞扼守大湾区的风水财富之门,未来产业转型十分重要。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东莞着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高新技术企业总量预计达到5798家,在广东仅次于深圳和广州,位居第三,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也名列前茅。东莞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等五大领域,其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品较为突出,占了各类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半壁江山。

未来,东莞将借广深科技走廊的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将为东莞未来的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将大大加快东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步伐。为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东莞在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以精准招商带动高端产业链条在东莞聚集。东莞正不断凝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擦亮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名片,加速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中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一个全新的东莞,以科技创新叩响未来财富之门。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摘抄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风水格局》/伍岳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