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习记者 林坚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陈锋 北京报道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被认为是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之一。目前,上市公司三季度财报披露已近尾声,第三代半导体个股大军里,有“疯狂的石头”,有“变脸的大王”,有“露齿而笑的美人”,也有“被看好的良驹”……它们齐聚一堂,惹得投资者们悲喜交加。

这不是一出话剧,而是真实的资本故事。站在风口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有着戏剧化的业绩起伏,也有着国产替代的决心与疑惑。

业绩表现与前期股价走势是否吻合,可能成为投资者研判一家公司是炒作更多,还是有实质发展潜力的指标。为此,《华夏时报》记者统计了相关公司前三季度以及第三季度的股价涨幅排名。

戏剧化的业绩起伏

截至11月5日晚,根据已披露的三季报数据,第三代半导体个股的整体业绩符合预期。作为半导体老牌个股,第三代半导体概念龙头之一的聚灿光电(300708.SZ)今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为10.06亿元,同比增长2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6.43万元,同比增长15.73%。日前,该公司还宣布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就建立“新型氮化物智慧光电联合实验室”达成合作协议。双方联合研究面向光通信领域的氮化物光电及集成技术,开发高性能高光功率氮化物发光及探测器件。

快速启动并实施定增项目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的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龙头捷捷微电(300623.SZ),其在今年三季度营收超6.9亿元,利润超1.9亿元,实现超40%的双增长;今年9月28日才上市的新洁能(605111.SH)三季度表现更为优异,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22.8%,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61.2%。公开资料显示,新洁能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已获得6项专利授权,一项国际发明专利正在受理中;涉足充电桩、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板块的易事特(300376.SZ),是广东省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的发起公司之一,尽管业绩略有下滑,但今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还是实现超36亿元,利润超3.2亿元的成绩;已自主研发出快充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充电器产品的奥海科技(002993.SZ)今年三季度成绩也十分亮眼,营业收入达20.64亿元,同比增长28.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52.28%。

募投项目涉及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研发的派瑞股份(300831.SZ)交出的三季度成绩单并没有给投资者惊喜,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8亿元,同比减少29.3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9万元,同比减少1.31%。此外,与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深度合作的乾照光电(300102.SZ)尽管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22.73%,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出现了2.41亿元的亏损,同比扩大383.87%。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中,第三季度涨跌幅前十的个股包括ST金刚(300064.SZ)、奥海科技(002993.SZ)、华灿光电(300323.SZ)、乾照光电、聚灿光电、易事特、甘化科工(000576.SZ)、露笑科技(002617.SZ)、亚光科技(300123.SZ),其中ST金刚涨跌幅达165.6%(前复权)。

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今年前三季度、第三季度股价涨幅排名情况

而前三季度涨跌幅前十的概念股分别为派瑞股份、扬杰科技(300373.SZ)、奥海科技、捷捷微电、聚灿光电、亚光科技、易事特、晶盛机电(300316.SZ)、乾照光电,其中,派瑞股份涨跌幅为251.6%(前复权)。相较前三季度表现,ST金刚、华灿光电、甘化科工、露笑科技等概念股在单季度表现突出。

ST金刚“表现突出”或是讽刺。ST金刚就是因被深交所催交回函而一度登上热搜的“妖股”豫金刚石,11月4日起,该公司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豫金刚石”变更为“ST金刚”。在过去的3个月里,ST金刚被称为“疯狂的石头”,股价从2.5元左右飙升最高至8.6元,区间累计涨幅达290.83%,但该公司前三季度却亏损了4.81亿元,第三季度亏损了1.24亿元,归母净资产也较上年度末减少27.96%,仅剩12.4亿元。资料显示,金刚石则是第三代半导体的主要原料,而ST金刚主要产品为人造金刚石单晶(普通单晶)和大单晶金刚石,具有人造金刚石合成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以人造金刚石产能计算,ST金刚位列全国第三。

同样发生改名的还有甘化科东,但与ST金刚有着截然相反的命运。甘化科东原名为山东甘化,前三季度净利润约7.44亿元,同比增加772.37%,其收购的苏州锴威特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已成功实现产业化。

前有“疯狂的石头”,后有被“看好的良驹”。华润微、三安光电等概念个股被券商机构长期看好。国内功率 IDM 龙头、功率器件市占第一,晶圆制造位列第三的华润微建立了国内首条6英寸商用碳化硅晶圆产线并已经实现量产,日前正式向市场投入1200V和650V工业级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功率器件产品系列;三安光电公司设立了子公司三安集成,定位于化合物半导体研发制造公司,先后推出了氮化镓及碳化硅的晶圆代工服务。

对于第三代半导体上市公司的业绩起落与二级市场的涨跌,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对于关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应该要采取长期主义投资精神,虽然三代半导体产业趋势已经很明确,但是风险点也是存在的,需要考量具体企业的技术储备和实力,毕竟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不确定性很大的领域,不同企业的成功概率也大不相同。”

国产替代的决心与疑惑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被认为是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而在第三代半导体概念股中,“根正苗红”的第三代半导体公司十分鲜见,多数是跨界公司,譬如英唐智控,露笑科技等。《华夏时报》记者梳理这类公司的各项财务报表发现,其均表示由于“看重第三代半导体广阔的市场前景”,所以进行战略转型或业务范围的拓宽。

从事漆包线生意的露笑科技被形容为“露齿而笑的美人”,因为“另类跨界”第三代半导体在第三季度备受关注。今年9月份,露笑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合肥市政府签署了《长丰县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共同投资建设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据资料显示,露笑科技的收入主要依靠漆包线、光伏发电、机电设备、长晶设备汽车配件等业务构成。此前,《华夏时报》记者对该公司进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是否具有可行性与战略科学性做了相关报道,但截至目前并未得到公司回应。

近日,针对露笑科技这笔投资案,安徽当地一位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研究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笔)投资案在业内不算轰动,我没怎么听过。况且第三代半导体整个蛋糕可能都没有100亿元。归根到底,第三代半导体热度起来了,许多企业都想要分一杯羹。”

从事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的英唐智控也正式收购了半导体日企先锋微技术100%股权,切入第三代半导体市场,并称将通过参股半导体企业上海芯石,建立起围绕硅基、碳化硅为基础的模拟电路、大功率器件等半导体芯片设计及生产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但目前来看,英唐智控也并未胸有成竹。英唐智控2020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为-23,942.51万元,同比下降282.98%。面对监管部门的质疑,英唐智控成了“变脸王”,从“信誓旦旦”到有些底气不足:“公司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据悉,第三代半导体主要是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可应用于光电、电力电子和微波射频等领域,其中,碳化硅目前主要是用在650V以上的高压功率器件领域,而氮化镓主要是用在650V以下的中低压功率器件领域及微波射频和光电领域。知名市场研究公司Omdia预计,2020年底,全球碳化硅和氮化镓功率半导体的销售收入将达到8.54亿美元,到2029年将超过50亿美元。其中,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有望以18%的速度稳步成长。

多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们对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现状是喜忧参半的心情。其中,有业内人士称,第三代半导体主要应用在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5G基站与终端等领域,是多个“新基建”领域的重要材料,“三代半将是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符合国产替代的逻辑。在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上,我国起步时间远逊于其他国家,导致处处受制于人,但是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我国厂商起步与国外厂商相差不多,所以实现国产替代最为可能。现在正处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初期,吸引了众多参与方,资本有力推动了产业发展”。

根据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统计,2019年,针对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投资金额共计265.8亿元,整体相比2018年投资金额上升54.53%,其中碳化硅为220.8亿元,氮化镓为45亿元。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第三代半导体的野蛮生长应当得到重视,否则武汉虹芯的案例或成前车之鉴。财富书坊创始人周锡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很多企业响应中国政府的政策性号召,纷纷涉足半导体供应链建设,其精神可嘉,但是盲目入局,其祸害无穷的,尤其是目前的半导体建设,或许会引爆半导体的烂尾。

2016年,国务院推出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其中首次提到要加快第三代半导体芯片技术与器件的研发。此前,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的介绍,国家2030计划和“十四五”国家研发计划已明确第三代半导体是重要发展方向。

东方财富证券研报指出,从国内市场来看,第三代半导体主要应用领域为消费电子、工业以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比分别为28%、26%以及11%。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在微波射频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方面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尚未挖掘,未来或迎来两位数以上增长率。“三代半导体在高温高压下性能远优于一代半导体,目前主流新能源车厂商特斯拉等已开始采用碳化硅器件,伴随新能源车销量逐步向好,碳化硅器件将逐渐进入主流视野。同样,氮化镓器件也有望在5G驱动下在基站建设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但陈雳也对《华夏时报》记者提及,经验要求高、人才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阻碍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更好地发展,产业创新道阻且长。周锡冰也持相同建议,他认为在挤出水分和投机外,对于中国第三代半导体的未来来讲,还是比较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