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蚌含珠,硅谷时代,引领未来放异彩

伍岳峰老师

广州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城市。可能好多人不知道,海珠区是广州人口最多的城区之一。所谓山管人丁水管财,人丁旺盛,自然有其风水奥秘。

珠江,一个秀丽而充满珠光宝气的雅号,曾经引起人们许多美好的遐想:是海上明珠还是海蚌含珠?

在古代广州珠江河段中,海珠石居中,海印石在东,浮丘石在西。珠江之石,也就是城市风水大局的镇守辰星是也。

从风水峦头形状看,海珠区外形,就像一个海蚌含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风水格局看,海珠区得广州三大中轴线龙脉气贯大城。

从广州越秀山山顶的中山纪念碑一眼望去,广州的传统中轴线就在眼前。从越秀山脚下由建筑大师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往南开始,沿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大楼、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人民公园、广州城市原点标志、广州解放纪念碑一路前行,龙脉中轴线南抵珠江上的海珠桥,继续南行到珠江外航道的海珠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从燕岭公园发脉的新中轴线,也以海珠为轴心。新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途经火车东站、中信广场、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海心沙、广州塔,一路向南到万亩果园,直到南海心沙岛。

中轴线经珠江新城后的海珠区南段,称得上广州水系最密集、水景资源最丰富的中心区域。该区域南北都滨临珠江航道,而中间则有海珠湖,不少地段都是两面甚至三面环水。

在珠江沿岸的人文景观中,有三座古塔是古人依据堪舆学兴建,却少人知其堂奥。

新滘镇新市头村附近山冈上的赤岗塔、琶洲村的琶洲塔就是广州的文昌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高见南《相宅经纂》卷二《文笔高塔方位》云:“凡都省府州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

这是因为,风水术认为,文峰塔或奎星楼、文昌阁,亦称文笔塔、文成塔、文光塔、文星塔、文风塔、文通塔、振风塔、炜风塔、祟文塔、起元塔、三元塔、聚星塔等。其形似毛笔,直插云霄,有助于接纳天地灵气,使该地文运昌盛、科考夺魁。

宝岛如珠,大放异彩一个南中国硅谷正向我们走来。

早在2015年中山大学校长提出了国际创新谷的概念。海珠区政府围绕东部琶洲岛、西部海珠创新湾、中部中大国际创新谷三个核心区,全力打造创新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腾讯为首的科技公司陆续把总部大楼设在海珠区,势必将引起下一波科技创新浪潮。琶洲西区将依托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数字产业等“互联网+”融合创新产业。中大国际创新谷定位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知识转化枢纽。

海蚌含珠,硅谷时代,文昌得位,科创热炽,弯曲之珠,也许正代表灿烂辉煌的未来。

本文摘抄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风水格局》/伍岳峰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昌塔 | 利于读书、功名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