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曹操麾下的猛将,除了夏侯惇等人以外,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于禁。于禁在曹营的地位极高,是最有权力的几个武将之一。襄樊之战没开始之前,他官至左将军,整个曹营都只有夏侯惇能够压过他一头。不过,对于禁来说,最追悔莫及的莫过于襄樊之战了,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投降了。

一开始,他还想着投降关羽,可是人家关羽忠义之士,哪里看得上这种墙头草。等到关羽被孙权杀了以后,于禁又转头投奔孙权。投降东吴以后,于禁想着再不济也能安稳过下半辈子,没曾想刘备大举进攻东吴,孙权为了获得助力,把于禁交给了曹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曹魏之后,于禁自然不复风光。不仅如此,曹丕还极尽羞辱他,毕竟是逃兵,还投降了,这在任何时候都是让人不齿的,没杀他就算不错了。假如,襄樊之战于禁没有输,或者没有投降,那么他在曹营的地位几乎是无人可以比拟的,张辽都没法跟他比。不过,既然襄樊之战输得彻底,那为什么曹操会直接钦定他去而不是让其他人去呢?

曹仁

其实,有个很现实的原因,那就是当时已经没人有能力去营救曹仁了。当时的局势是,曹操麾下猛将多,但是他地盘大,防线也长,很多地区都要派人镇守的,有刘备孙权虎视眈眈,他不敢轻易放松局部地区的防守。而且,曹操的地盘大都在北方,除了南边的东吴蜀汉,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找机会入侵中原地区,曹操自然不可能放他们过来。因此,曹操的防守压力是要比其他两方势力大很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襄樊之战前后,张辽的主要任务就是防着孙权从合肥方面突袭。其次,张郃也要看好汉中,毕竟曹操刚在汉中吃了亏,徐晃刚经历了汉中之战,需要休息,因此曹操并没有调动他。镇守江夏的文聘也不能随便离开岗位,夏侯惇在曹营的地位犹如定海神针,加上受了伤,曹操轻易不能让他出征。最后的结果就是,只能派于禁去救援曹仁。

而且,曹操本人不怎么信任手下,他几乎都把兵权把握在自己手里。除了他,可能就只有曹姓宗室的寥寥数人有能力调动军队。当时,曹操派出了超过三万兵力的援军,因为襄樊两城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这样庞大的兵力除了曹操手下直系军队以外,也抽取了其他人的军队。

这时候,领兵之人必须选择一个可以服众的,打仗的时候才不会出差错。曹操思来想去,除了家族之人,就只有左将军于禁有这个实力和威望掌管这支军队。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于禁手上有着假节钺,这也是他的权力证明,综上所述,其实没人比于禁更合适,曹操派他出征的时候也没想到襄樊之战会输。

于禁兵败以后投降了孙权,孙权慑于曹丕的声势,将他交给了曹丕。回到曹魏以后,曹丕虽然不待见他,但是还给了他一个普通将军的职位。不过,曹丕还有坏心眼,让于禁去曹操的墓里参拜。去了曹操墓里以后,于禁看到了一副描述了曹操生平事迹的壁画,恰巧,这幅壁画上就有着襄樊之战,这对于禁来说是巨大的讽刺。壁画上描绘了于禁兵败以后,跪在地上求饶,而庞德却宁死不屈,也正是看了这幅壁画没多久,于禁就因为羞愧成疾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