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虽然面积也不大,但是却有三块飞地,这种情况也是极少见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肃南县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区,比如乌孙和大月氏都曾在此游牧,后来被匈奴占领。公元前133年,雄才伟略的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又击败了匈奴,公元前111年设置张掖郡,河西走廊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因此肃南县开始归汉朝统治。

后来河西回鹘族人占据张掖,扩展到河西走廊西部大片地区,还在此建立过国家,扼制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道达数百年之久。宋朝1073年,河西回鹘遣使朝贡,称回鹘已有30万人口。而这支河西回鹘就是裕固族的祖先,元朝时被蒙古人直接统治,逐渐与蒙古族、汉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互相融合,形成裕固族。现在裕固族只有1.5万人,在56个民族中排名倒数第九,因此很容易被忽视,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民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有三块飞地,都是跟裕固族有关。

第一块是北方20多公里的明花乡,面积1700平方公里,但大都是荒漠地区,所以人口不多,只有3500人,但是是裕固族的聚居点,裕固族人占一半以上,因此划给肃南县,方便统一管理,也就成了飞地。这里有汉朝时期建造的,废弃于唐朝的明海古城遗址。

第二块是东南方60多公里的皇城镇,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别看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子,也是大有来头。蒙古帝国时,窝阔台的孙子被封为永昌王,驻守永昌。因皇城镇水草肥美,气候凉爽,并在此修筑了避暑行宫,现存两座古皇城遗址,默默伫立在大草原上。皇城镇本来归属于青海省门源县管辖,跟门源县只有一山之隔。但是因这里也是裕固族的聚居点,后来就划给肃南县管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块是东南方的大泉沟,面积只有497平方公里,是三块飞地中面积最小的一块,也是距离最近的一块。归西边的马蹄藏族乡管辖,但是中间隔着一条宽7公里的山谷,神奇的是这条山谷还分属于不同的乡管辖,东边属顺化乡,西边属丰乐乡,像两根手指一样把大泉沟分开。大泉沟也是裕固族的聚居点,因此划给肃南县管辖。

所以肃南县的三块飞地都因为是裕固族的聚居点,为了方便管理才划给肃南县的。但实际上这三块飞地的百姓去肃南县城会比去周边的城市更加遥远,如果不是为了办事,也不会跑去肃南县城。所以你说这样的区划到底是方便了还是不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