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将军衙署,解放前叫绥远城将军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至今已有近282年的历史。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之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昭君出塞胡汉和亲之地,也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绥远城将军府

将军衙署位于呼和浩特新城区鼓楼立交桥的西北角,是呼市城区的市中心,交通非常便利,附近公交站点很多,通往四面八方,从火车站坐公交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

鼓楼立交桥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呼市人,小时候天天背着书包从这里经过,只知道呼市最繁华的马路边上,门前两个大石狮子守卫着一座神秘的高墙大院,但并不了解里面是做什么的。

自从2003年对外开放以来,才逐渐对这里有了认识,原来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记载着呼和浩特这座名城的军事文化和战争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军衙署门前

呼和浩特解放前叫绥远城,我们现在看到的将军衙署,也就是过去的绥远城将军府,是绥远省将军驻绥远城的衙署,后改名为将军府。

前内蒙古自治区委主席布赫题匾为“漠南第一府”。这里“漠”指的是蒙古高原的戈壁沙漠。

戈壁沙漠分为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是明朝末年蒙古各部落分裂成三部分之后,出现的地域和部族概念,

漠南第一府

将军衙署是绥远城统领满、蒙、汉八旗驻军,及掌管西北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是镇守边关的军事指挥机关。

始从乾隆二年二月,驻守在山西右卫的建威将军王昌,奉旨改驻绥远城起。到清末宣统末年最后一任将军堃岫,被北洋军人张绍曾所取代为止,将军衙署历时172年。

清朝廷正式授封的绥远将军共有78 人,均在此管理驻扎过。他们镇守着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北部边界,保护一方百姓抵御外来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军衙署守卫绥兵

将军衙署正门入口

将军衙署是按一品封疆大吏规格而建造的,占地面积大约3万平方米,一共有132间房屋,房屋顺序是按照前朝后寝规模建造而成的,前面的大堂和二堂用来办公,后面的三堂和四堂是用来将军休息之处。

正堂又称“大堂”,民国时期称为“议事厅”。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是举行节日庆典、迎接圣旨,举办重要政务活动的场所。另外,新官到任行“望阙叩恩”之礼,也安排在正堂前的月台之上,是将军地位和权威的象征,在将军衙署的建筑中最为重要。

正堂议事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堂

二堂,亦名“退思堂”、“思补堂”,是将军日常办公地点。“退思”出于《左传.宣公十二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有遇事深思熟虑助其不足之意。

二堂檐柱所挂为古篆楹联:“政惟求于民便,事岂可与人言”。意为政事管理只有对老百姓有利,所做的事情才可能公之于众,不怕老百姓谈论。

这些楹联充分体现了清朝时封疆大吏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二堂

二堂

三堂,院属内宅,又称“燕思堂”。有内宅门与二堂相隔,衙署办事人员无故不得入内,为将军燕居生活,读书修身之所。

三堂

三堂

客厅是来访客人等候将军召见的地方,在将军办理公事之余,如有人前来拜访将军,由门卫将帖子传至内宅,并请拜访之人在客厅等候。

客厅

箭厅,箭厅是负责绥远城武备事宜的重要机构,这里的责任官员称为“枪箭营官”,他根据将军的指示安排一年的武备事宜,并具体操办一年两季的阅兵活动。除此之外,将军衙署守卫人员的主要兵器也存放在这里。

箭厅

箭厅

将军府里面的各种建筑,构造,木料片瓦都是和清朝相同的样式,将军府从雍正13年开始修建,在乾隆4年修建完成,很好地体现了清朝时期的建筑风格。

从清朝时期的将军驻扎地,到近代董其武、傅作义、乌兰夫等领导人物的办公之地,这座将军府里的一砖一木、一亭一树,无不见证了呼和浩特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

1949年9月19日,时任绥远省主席的董其武将军在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的帮助影响下,率领全体军政人员六万五千余人,宣告起义,绥远自此和平解放,这就是毛泽东主席所倡导的“绥远方式”。

蒙古包、古代火炮、官府文书、将军大印、猎猎的战旗等等,瞩目这些文物古迹或许能勾勒出一些绥远城的想象。人们可以看到清代内蒙古八旗风貌,还可以领略封建社会边关的军事文化和战争文化。

红衣小炮

院落里还散落着一些清朝时期的老物件,很值得认真了解,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但通过上面的字迹或许能看出些其中的故事。

来到呼和浩特市的人们,将军衙署是值得去看一看的地方。这里最能体现这座城市的历史,也蕴含着内蒙古的风土人情。这座清代建筑风格的城市景观,作为当年绥远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再现了封疆大吏“漠南第一府”的威严。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可谓是对将军衙署的最高评价。随着岁月的流逝,将军与时代都已远去,旧时威严将军府,而今休闲百姓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