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商纣王在历史上就是残暴的君主,评价十分不好

为什么负面评价还会改变,先总结一下:

我们具体来比较一下纣王两周时期的罪名与战国后的罪名

一、两周时期纣王的罪名

战国之前的两周时期,顾颉刚先生的 《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中说道,在《尚书》有关纣王的描写中,纣王的恶行主要集中在,酗酒、对祭祀不上心、迷信天命、不用旧臣贵族、宠信小人和妇人。

比如《尚书牧誓》中武王伐纣,对军士以及盟友宣告的纣王恶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武王伐纣的宣言肯定是要当时大家都觉得“大恶”的形容词来形容纣王,而这些,在周朝大恶的言行就是听信妇人、疏于祭祀、不用宗族旧臣

在西周召穆公讽刺周厉王时,把纣王拉出来做例子,其中对纣王的描写也是

“天不湎尔以酒..."、“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也是说的纣王无休止饮酒、不用旧人、不遵守成规、以致天命倾斜

总之,西周时期,对纣王 “恶”的形容是:

①生活上——酗酒;

②治国态度上——不留心祭祀与不敬天命;

③用人上——任人不善 ( 听信妇言与疏远旧臣宗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国后纣王的罪名

三、两个时期的罪名对比说明了什么——时代观念的变化

1.在神道时代,饮酒与不祭祀是大恶,杀人很正常

为什么周武王在讨伐纣王时,要说纣王酗酒、不敬祭祀呢?要知道,在那个动员军士与盟友的时候,必须说的都是大恶之罪。

武王伐纣

因为在商周时期,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保持敬畏之心,用心去做,以酒祭神是非常重要的宗教内容,但是受生产力的约束,酒很重要,不是能让人随便喝的饮料。

《诗经·周颂·丰年》里第一句就说了丰收的年份首先就要酿酒以祭祀先祖,

“丰年多黍多稌...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

所以,针对纣王竟然酗酒的恶行,周代立国之初就用纣王酗酒来警示后人,并作《酒诰》为禁酒令。

也就是说,在神道观念浓厚的商周,祭祀与用来祭祀的酒都是头等重要,因此,周对纣王的恶行总结就有后世认为小题大做的这两个罪行。

2.在人治时代,践踏生命是最大的恶行,酗酒却只是私欲重的象征

而对于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的战国以后,酿酒与饮酒走向了日常人的生活,比如《楚辞·招魂》中就有描绘贵族饮酒的诗句: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所以,春秋之后,人们对酒的态度远不及以前那么神圣,也就并不觉得纣王恶行中的喝酒是恶,因此,在塑造纣王恶行时,纣王酗酒只是被归为爱物质享受这一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战国诸子而言,纣王有罪,罪在对人生命的蔑视、践踏,罪在重私欲而不管子民死活,但西周统治者却并没有在杀人问题上抹黑纣王,这是因为在西周时期,人道主义思想还没有彻底觉醒,在他们看来,杀人不算“黑”。

在武王伐纣时期,杀人是“正常”行为,虽然商末周初有了国家,但是却并不成熟,仍有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残余。这时期杀戮俘虏、用活人祭祀、各种残忍刑罚施与被判罪的人是正常现象。

“商代的人祭把人牲做成菹醢脯腊炙等种种加工品,各种牺牲之用法几乎都用于人牲还十分明显地反映了古代曾经盛行的食人之风。这正是保存在宗教活动中的野蛮古俗。”

商代的人祭之风盛行,分解尸体、剁成肉酱、活埋、炙烤、炮烙,都是人牲之法,而这些人牲之法,并不是商纣发明的,而是商人或者说以前原始部落一贯的做法。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对商纣王 “抑沈”比干、“翼侯炙”、杀梅伯、把人剖心和剁成肉酱等残暴的行为在商纣甚至周人看来都没什么可黑的。

但战国时期不接受啊,这时的人道意识已经觉醒,在周人不在意的行为,在战国诸子看来这就是很大的罪行,于是,被挖掘出来大加批判。

所以,纣王的罪名被累积,也可以说是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善恶的评价标准、尺度发生了变化。

3.另一点反映人治思想觉醒的就是对纣王疏远宗族的评价

结语

所以说为什么纣王的罪行越来越多——时代观念的根本变化。“野蛮”的西周到“文明”的战国,纣王的形象被重塑,被塑造成典型的礼仪文明时期“暴君”的形象,这个形象与西周人对纣王的认识相距甚远,反倒像当时晋灵公等人的形象。

纣王处在这个由神道向人治观念转变的时代之前,真的吃了大亏,因为这个时代需要一个人来成为典型,成为恶的标准,因为他们需要一个这样的背锅侠来成为推翻那些贵族引经据典的例子

纣王很多具体的恶行都有张冠李戴的嫌疑,比如大兴土木、不讲信用、杀做不熟熊掌的厨子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将当时诸侯大夫的丑态附会到纣王这个有名的恶君之上,用来宣传自己的学说,比如人治、仁治。

这就是人治时代的到来,而纣王恰恰就在这个时期之前,满足了历史书写者的意愿,那就是塑造周武王的圣明与暴虐的纣王,这两个树立起来的典型,或者说镜子,可以供后世对照他们,反省自己。

而纣王这面镜子确实是被后人经常使用,擦得光亮,照的鲜明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武王参考资料:《尚书牧誓》、《尚书泰誓》、《周礼》、《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尚书今古文注疏》

在这浩瀚宇宙,有幸与您相识,

以上为悠悠个人观点,欢迎批评、讨论,喜欢悠悠的麻烦点个关注哦~明朝万历皇帝26年不上朝,不是沉迷酒色,你不了解的万历另一面

秦始皇兵马俑的考古发现,推翻了哪些以往的历史研究?

号称匈奴后裔的蒙古国,是怎么在历史教科书上介绍古代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