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十五世纪中叶,在东南部浙江、福建、江西交界山区爆发了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撼动了明朝统治。虽然起义最后被镇压,不过对明朝统治者产生了震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泰顺县就是起义后的产物。

1.叶宗留、邓茂七的民变

明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对于货币的需求日益增加,为解决货币短缺问题,曾发行纸币“大明宝钞”,并且一度禁止民间的金银交易。但大明宝钞发行没多久,就被朱元璋玩坏了,制造纸币的成本远低于纸币的票面价值,每当政府遇到缺钱危机时,就会毫无限制地乱发纸币,造成纸币的大幅贬值,民间交易仍然偏爱金银等硬通货。由于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白银不敷使用,直接抬高了白银的购买力。随着人口的繁衍以及土地兼并的发展,相当多的农民生活陷入赤贫,涌入山区寻找生路。

明朝是禁止私人采矿的,为生活所迫或者为高额的利益所吸引,总有些人偷偷地潜入山区寻找银矿,“温、处二府严水、青田、瑞安、平阳等县,鲲村、浮云、沐溪、罗洋等处,僻在万山,产有银矿,顽民自置兵器,偷矿争坑”。另一方面,官办银矿的矿工受到极度的剥削,纷纷逃亡,并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和工具偷偷采矿,这样矿工就与流民结合在一起,盗挖银矿,并抗拒官兵的剿捕,小规模的官民冲突时有发生,并最终酿成了叶宗留、邓茂七民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宗留、邓茂七民变

叶宗留是浙江庆元人,他与王能、郑祥四等人聚众千人,在浙闽交界山区偷采银矿,引起了地方官府的关注,派闽浙赣三省兵力进行围剿,直接引燃了这次大规模起义。1444年,福建参议竺渊、兵马指挥佥事刘海率千余官兵进剿,被起义军击退;1445年,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命广信府和铅山县的官兵进剿,再次被粉碎,起义军的力量逐渐增强;1446年,明朝命令御史柳华提督闽浙赣三省兵马合力进行围剿。在这三年间,起义军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几千人,并与福建的邓茂七起义军发生了联系,将起义推向了高潮。

1448年,在矿工起义的推动下,邓茂七领导领导农民在福建沙县起义。沙县佃户遭受剥削尤为严重,邓茂七号召废除冬牲,拒绝送租。沙县县令亲率官兵进行围捕,邓茂七组织佃农武装抵抗,杀了县令和巡检,此后起义军势如破竹,震动八闽。

叶邓合流后,起义军声势浩大,明廷加强了围剿力量。1448年,命宁阳候陈懋为征南将军,率京军两万人、江浙漕运军两万七千人进行围剿,最终将叶宗留、邓茂七起义镇压了下去。

2.泰顺县的设立

叶宗留、邓茂七起义虽然最后被镇压,但极大德震动了明廷,对原来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并在浙闽交界的山区设置了一批新县,以巩固这一地区的统治。县这一层级在古代处于行政管理体系的最底层,中央通过县可以便捷地统治到地方,通过地方统治到村庄,再通过村庄统治到家族及其中的每个人。如果没有县的建立,这种统治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每当某次叛乱被平定后,常常会见到在统治薄弱的地区设立新县的现象。

泰顺县地图

现在的泰顺县在设县以前是瑞安、平阳两县的西部山区,属于边缘地带,离两县县城较远,统治力量相当薄弱。明初以降,现在的泰顺地区因为私盗银矿引发的治安事件时有发生,罗洋由于特殊的交通位置,一直是外来矿工进进出出的门户,地方官员曾在现在的罗洋驻守重兵,仍然无法阻止南下发展的矿盗,叶宗留、邓茂七起义中更以罗洋为重要的据点。

叛乱平定后,在浙南闽北交界的广大山区相继设立泰顺、景宁、云和、寿宁、宣平等县,这五个县,除了宣平县位于丽水县之北,其余四县县域相连。明景泰三年(1452),析瑞安县义翔乡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都和平阳县归仁乡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设置新县,治罗洋,以“国泰民安,人心效顺”之意赐名泰顺。一般说来县城的最理想位置在县境的中心位置左右,使全县到达县城的路程相对平均,而罗洋位于泰顺县西北角,从县城设置上说并非优良选择。泰顺县城在1958年公路修成以前也未承担起覆盖全县大部分地区的商业中心职能。县城之所以选择在罗洋主要基于政治考虑,泰顺县的设立是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后的善后措施,罗洋作为外地矿工进出的重要枢纽,在这里建立县城,对阻断盗矿通道会起到积极作用。

3.蓑翁说

县的设立是加强地方统治力量的标志,发生叛乱后进行武装镇压,武装镇压后,为加强地方地方管理便设立新县,这一过程是古代行政区划设置上常见的现场。泰顺县便是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后的产物。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陈衍德:《明中叶浙闽矿工农民起义与资本主义萌芽》

2.于贵信:《关于叶宗留、邓茂七起义的几个问题》

3.吴松弟:《中国东南山区的地域社会结构:以明清浙江泰顺县为例》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