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一定要有什么意义么?摄影一定要表现什么么?摄影一定会预定一个问题么?这几个疑问在很多同学的想象中,或许就根本不存在。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摄影当然需要一个主题,当然要有表现的内容,摄影必须承担一个价值和意义。

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然,在大部分的摄影中,有主题,有意义,有价值,有内涵,这个是摄影这种媒介的担当,是基因中就携带的。不过,摄影在今天的媒介环境和艺术语境中,也有自然而然,或者说摄影本身表现特征的单纯呈现的区域。

这个话好像有点绕,说白了,就是一定是有的照片,拍出来就“什么都不为”,就是这些照片本身只有摄影的本体价值,就是观看摄影照片本身,仅有视觉感受,不附带主题,价值,意义,责任等等附加含义的摄影。

我们今天通过分析法国摄影师Fred Lahache的摄影创作,感受一下所谓“什么也不为”的照片该如何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red Lahache的照片主要拍摄于欧洲,法国意大利等地,也有拍摄的中东和地中海国家。主要拍摄对象就是在这些地方游走的时候,可以观察到的各种细节。比如草坪野餐的食物和器皿,路边的车轮,水塘,贝壳,都市中的光怪陆离。所有这些照片的特点,我们看过之后会有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零碎和不知所云。

这种破碎感往往是我们头脑中摄影价值意义的正相反的概念。我们可能会问,这些照片有什么意义?想表达什么?我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恰恰不是追问意义,而是需要在承认自己不知道意义的状态,然后试着只是观看这些照片,你会感觉到,一切都简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个简单的解释背景出发,我们或许会感觉到很多平时在解读摄影的时候被我们忽视的内容。比如,这些零碎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事物本身,我们或许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观察过,这些拍摄的照片把这些生活细节拍摄下来,有些某种陌生感和独特的感受,这个感受,就是所谓的“审美”,审美本身,就是“感觉”,当我们承认了这种平静的感受,单纯的摄影感受趣味也就生成了,在看Fred Lahache的作品的时候,或许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观看本身,体验摄影师的这种“生活方式”摄影。

如果再深入一点来解释,我们也可以从摄影技术的角度切入,分析在技术层面,介入摄影表达,会给Fred Lahache作品解读带来哪些意义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Fred Lahache的作品拍摄大量使用了闪光灯,大量的在白天拍摄,这个闪光灯在强烈日光下给拍摄对象带来的结果就是极高的锐度,强烈的对比度和饱和的色彩。这种视觉感受在商业摄影中是经常出现的,因为光线的质量越高,拍摄对象的材质表现越好,会提升产品的质感。

Fred Lahache的照片,因为这个技术因素的介入,展示了强烈的商业趣味,和品质质感。即便是野餐后的残羹冷炙,看起来也像是一副精致的商业广告。Fred Lahache的照片体现了后消费时代的商业消费价值观,当然,这个理解只代表我自己的观察观点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如果回到艺术创作的层面讨论,摄影师创作的思考同样受到社会文化的发展阶段和流行的文化价值观影响。法国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达,社会变化的缓慢,Fred Lahache这样的摄影师在摄影表达上,没有追求强烈的意义观念驱使,而是平静表达日常生活的单纯观看,这与个人经验和生命体验相关,也与摄影师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关。

试想一下,如果Fred Lahache生活在今天的叙利亚,或许拍摄出这样闲散轻松的画面来。

断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Fred Lahache的照片观看过之后,我们或许依然不能理解,或者不喜欢,这个很正常,但是,它给了我们重新认识摄影的一个入口,摄影是技术,是艺术,是意义,能够传达价值,承载文化,甚至拯救苦难。但是,摄影也可以只做摄影自己,不负担意义,没有核心主题。单纯的观看与描述,或许也是一种含义。这个也是当代艺术的核心问题,就是如果摄影作为当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你可以解读它,可以无视它,当然也可以通过自己参与它的意义解释,总而言之,是开放的,摄影是开放灵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