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看大图

面对不少“好心人”的捐款建议,张玉环的大儿子张保仁代表全家发声,称不接受任何形式捐款。这意味着张玉环的“冤案余波”正式进入“后舆论阶段”。与此同时,张保仁表示:我们家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捐款,因为我们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对大家没有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所以有最基本的原则,无功不受禄。

不得不说,“冤案余波”发酵至今,媒体舆论在两件事情上,显得有些不够克制。其一:猛推宋小女的“傲骨前妻”人设,但随后又开始肆无忌惮地拆解;其二:以张玉环的悲剧为由头,想用众筹捐款的方式让“张家人”迅速过上好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张玉环大儿子张保仁发声:不接受任何形式捐款

只是,宋小女非但没有享受到“傲骨前妻”的光环红利,反而被舆论持续炙烤,成为“冤案余波”中最大的受害者。对于这样的结局,“张家人”应该感触最深。所以,就张保仁站出来回应“好心人”的捐款建议而言,除却他所表达的内容,可能更为忌惮媒体舆论的“再次反噬”。

毕竟,他的父亲张玉环才刚刚“无罪归来”,这种情况下,作为家人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张玉环尽快的重拾“正常生活”。至于,“好心人”认为的富足生活,并不是“张家人”不愿意过,而是这当中存在是否“名正言顺”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张玉环的悲剧,并不是“贫穷所致”,而是“冤枉所致”。于此,就算“张家人”生活过的不容易,也不能轻易拿捐款去解决。并且,我们也清楚,张玉环“无罪归来”后,将会得到巨额的“国家赔偿”,只不过需要走流程而已。

这种情况下,如果“张家人”接受“好心人”的捐款,无论多少,都将会被媒体舆论持续追问。因为,在媒体舆论的风浪里,变脸比翻书还快。甚至,我们可以较为笃定地说,那些所谓的“好心人”,其实只是想为“下一波话题”找点突破口,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他(她)们的好心总想办坏事。

要知道,“好心人”提捐款建议这种操作,已经成为“热门悲惨事件”中的“必点套餐”。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舆论浪尖上的“好心人”往往有两幅面具。一幅面具负责“搞慈善”,一幅面具负责“搞事情”,总之,看似理所当然之下,往往潜藏着不可阻挡的杀机。

就如宋小女“傲骨前妻”人设工程的建设和拆毁而言,基本上就是这边竣工,那边开凿。无奈之下,宋小女边擦眼泪边降血压,只好祭出定心丸,对着媒体说:“来日张玉环拿到赔偿,我不会要一分钱”。触目的是,即便这样,还有人不满意。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媒体舆论就是“搅屎棍”。虽然,在具体的事情报道过程中,会表现出解决问题的倾向。但是,真要是面对问题时,就总怕事情不够大,不够刺激。于是,添油加醋,怎么刺激怎么来,怎么不可收场怎么来。

另外,也要清楚,对于“张家人”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媒体舆论框死,他(她)们每走一步都必须符合预设的路径,要不然就会被钉在耻辱柱上,被万人唾骂。就如张保仁的发声,其实媒体舆论已经预料到,一切都只是正常发挥而已,并没有出现特别的信息增量。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媒体舆论“最为关注的点”还没有出现,但是,必定会到来。“这个点”就是张玉环得到的“国家赔偿”怎么分配的问题。虽然,宋小女已经发声不要一分钱,但是给不给,给多少,依然会成为媒体舆论追问的“焦点”。

因为,对于张玉环及他的家庭来讲,如果去量化损失,也就只能体现在“国家赔偿”上了。因为,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张玉环既是受害者,也是亏欠妻儿最大的承受者,但是,对于他来讲,想要用余生去补偿已经不太可能。于此,如何分配“国家补偿”就成为最现实的问题。

所以,回到“冤案余波”上,“张家人”要面对的“好心人陷阱”,还有很多。这其实对于不熟悉舆论规则的“张家人”而言,属于最大的负累。于此,如果真想好心办好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面对“张家人”的问题上,要回归基本的常识,不要肆意地去塑造人设,更不要去窥探可能异化的人性幽暗。

说实话,张玉环被冤枉入狱,“张家人”无论出现怎样的异化,都应该被理解才对。而非因为张玉环“无罪归来”,就一定要让“张家人”进入完美人设的框架之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如果只是为感动而去塑造感动人物,那么只能说媒体舆论很无聊。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当我们看到“张家人”不断站出来发声时,总让人觉得有些好心人就是“居心叵测”。因为,“傲骨前妻”宋小女,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反而将会受到更为残酷的媒体舆论炙烤,至于“好心人”说的捐款建议,捐款箱还没有准备好,“张家人”就已经被按倒在地,该感谢的感谢,该拒绝的拒绝,着实够滑稽,也够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