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姚婷)
作者:四川陈光明
年轻人莫装B,装B挨雷劈。
有网友把这句话拿来评论华为新员工姚婷,遭到群攻。
事情是这样的:
刚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姚婷,最近入选华为“天才少年”人才队伍,获得年薪高达156万元的优厚待遇。
接受媒体采访时,姚婷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156万放在房价都要10万一平的深圳市来说,感觉也很难做些什么。
其实,姚婷只是无奈的感慨一下而已。
说话不经大脑思考的网友说她“装B”,不被围攻才怪。
但是,通过姚婷走红、登上热搜一事,有些问题却不能不引人思考。

不能不鄙视的矫情

年薪156万,这不是一般奋斗者就能获得的收入。
自媒体和传统媒体在聚焦姚婷时,用上了“天才美少女”、“天才少女”的标签,说她用实力阐释了“美貌与智慧并存”。
注意,“天才”二字,不是谁都能匹配这个标签。
曾经看过一本书,说天才诞生的概率为百万分之一。
2020年中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有874万,只能产生约9个天才。
由此来看,要出现天才人物,的确是非常困难的。
实际上,姚婷自成为新闻人物或者自拿到华为offer那一刻起,她就应该感受到自己与常人不同,自己属于厉害角色!
在这种情况下,说出“年薪156万难买房”,这不是一种矫情吗?
关键是,姚婷过滤了许多信息:
其一,姚婷忽略了自己是人才,在深圳是可以享受人才购房补贴的。
其二,即便按姚婷的“10万一平”的择房标准,以156万年薪,在深圳花个5-7年买房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购房可以贷款。
其三,作为女博士,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若和自己爱人一起奋斗,3-5年买套房子实属大概率事件。
其四,姚婷目前只是刚毕业的博士生,就拿到156万元的年薪,通过努力,年薪是不是还可以往上涨呢?
忽略了这么多信息,姚婷感慨“年薪156万难买房”,这不是矫情是什么?
分明就是在寒碜广大收入偏低的毕业生嘛,人家年薪三四十万的乃至几万的,去碰墙算了。


万恶的高房价

当然,姚婷的矫情,来自于社会的普遍性恐慌。
当下,受疫情影响,绝大多数人的工资不涨反降,但以深圳为首的部分城市,今年上半年其房价却在飞涨。
毫无疑问,深圳楼市的急剧升温,让“天才少女”感受到了压力。
而人们谈论房价时,习惯拿深圳这个具有风向性的城市说事,诸如“领涨”之类的词听多了,难免会让姚婷慌神了。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深圳成为全国楼市的焦点,以7.84%的累计涨幅领涨一线城市。
想必这是深圳“7.15楼市新政”将限购政策升级的重要原因。
而中指院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7月份有49个城市新建住房均价超过1万元,百城中房价最高的城市是深圳,新建住宅均价54566元/平方米,房价中位数56000元/平方米。
由此可见,姚婷说的“10万一平”属于深圳较好的房子。
当然,姚婷属于天才级人物,进了连美帝都感到害怕的中国顶尖级高科技企业,年薪百万级,对自己房子的要求高,不足为奇。
但这反过来说明一个问题,以深圳为首的一线城市,其房价实在高得太离谱了。
当百万分之一的天才级人物都在感慨房价太高的时候,想必这个城市的发展已经受到极大瓶颈了。
房价畸高,不但会剥夺普通人(炒房客、土豪族请飘过)的幸福感,还会压得人才喘不过气来。
当作为社会精英的人才都遭房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那逃离这座城市也可能成为他们的常见选项了。
清华大学经济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高房价加剧了城市人才的流失。
在研究涉及的40个城市中,房价每上涨1000元,大学生离开大学所在城市就业的概率增加3.14%。
诚然,这项研究体现的是大学所在城市与人才去向的问题。
其实,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一般城市与人才去向的关系。
2020年7月15日,深圳已经升级“限购政策”,旨在打击炒房行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想必是考量到了房价过高涨速过快为城市发展带来的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瓜群众的焦虑

年薪156万的“天才美少女”登上热搜,除了“天才”、“美少女”标签吸引人外,更多吃瓜群众恐怕还是吃惊于天才少女拿到的156万年薪。
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几乎逼疯了所有负责任的家长(不负责任的家长请飘过)。
笔者生活在成都,今年就接触了不少家长,他们可以不买豪车,可以不穿名牌服装,可以不外出旅游,但是,却可以花两三百万乃至更多钱去买一套学区房。
而在今年的小升初中,有的家长宁可额外掏出17万元,让孩子去就读锦江某私立学校;宁可掏出15万元,让孩子去就读天府新区某私立学校。
要说这些家长钱多到无处用,或者说,他们的钱来得太容易,我看未必。
他们同样是起早贪黑,苦逼做事,一分一厘血汗钱。
他们之所以倾尽所有豁出去,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才。
当然,他们未必个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但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空间,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倒是他们最为真实的想法。
而姚婷进入华为,拿到156万的年薪,这无疑让他们看到了无限希望,但“天才”这个标签、“年薪156万难买房”这个感慨,却又让他们感受到了无限痛苦。
这才是整个新闻的重要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