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思过”中的仝卓又上热搜了。

先是他喊话昔日小伙伴郑云龙,质疑对方用下作手段拉踩自己,直接正面开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仝卓给出的证据是两篇文章,大致内容是“仝卓自毁前程、郑云龙厚积薄发”,基本上都是解析两人的职业现状。

面对仝卓喊话,网友反应很一致:别人发的文章也能怪郑云龙?智商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云龙方反应很无奈:从未合作过(通稿)。

连文章作者都忍不住出面回应:不认识郑云龙。

有趣的是,仝卓这篇喊话博文设置了不允许网友评论,要知道,当初他针对高考违规事件道歉时,都未关过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他也知道自己给出的证据站不住脚?那为何又要哗众取宠呢?

因为喊话内容开撕意味明显,又涉及到了另一位艺人郑云龙,“敏感艺人+线上明星+负面话题”的组合,不得不让他全天侯在热榜循环。

随后,网友又发现了名为“仝卓工作室”的账号,注册时间是2018年,但从粉丝量来看,应该是近期才改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仝卓已经开始计划复出,如此来看,似乎他过于奇怪的言行也能够解释得通了。

频繁发声,为复出做准备?

5月下旬,仝卓“往届改应届”事件舆论爆发,一向重视仝卓的湖南卫视率先做出反应,直接删除了他在《快本》的镜头。

随后,仝卓道歉,表示将“闭门思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件事,官方调查结果也给了明确的责任指向,仝卓高考违规一事板上钉钉,对大部分国人来说,高考违规的严重性甚至重过学术造假。

所以,大家已经默认仝卓所说的“闭门思过”是自动退圈。

此时,虽然大众对仝卓的违规行为非常不满,对他的认错态度却是认可的,但道歉之后,仝卓未如网友想象般“销声匿迹”,而是爱上了公开“发声”。

读余华名作《活着》发个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湖南卫视“分手”发个声(湖南卫视OS:莫CUE老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节日再发个声忏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又发声开撕郑云龙。

可能有人会说,难道犯过错的人就不能发表言论了吗?非也。

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后潜水了一段时间,如今社交平台已经恢复更新,内容多是日常分享,偶尔还安利自己喜欢的电影,大众并没有表示异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仝卓的发声之所以会被关注,一是因为他没有潜水降热度,二则是他发声内容或多或少都有点诉苦、刷存在感的嫌疑,这使他经常登上热搜榜。

明知自己处于话题中心,还发布一些会引起热议的内容,甚至不惜喊话前同事将自己做成“受害者”,直观来看,博话题的成分远远大过了“求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系列举动看下来,即使没有出现“仝卓工作室”这个账号,也能够看出他是真的想复出,甚至,还很着急。

然,对于劣迹艺人来说,认错要诚恳,复出不能急,过于着急发声的仝卓,等于又走错一步棋,反而会把自己的后路堵死。

犯错之后,又错上加错

对于犯错明星,其实大部分观众还是宽容的,虽然会有抵制声,但若明星摆出足够诚恳的认错态度,经过足够时间冷却后,大多数人会选择闭一只眼。

但,一定要记住,大众宽容的前提是足够诚恳的认错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黄海波,近年来呼唤他复出的声音明显高于抵制声,根本原因便在于黄海波犯错后表现出的明显羞愧、后悔,直到当下他都不敢高调回归。

犯错之后态度诚恳,此后积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才能使公众慢慢淡化对艺人的厌恶,在反省期间,冷冻热度、虚心行事才是最佳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仝卓若想慢慢洗脱自己的不良印象,降低自己的公众存在感,踏实做音乐,才能给自己预留复出机会,后续如果能拿出有力度的音乐作品更可以“洗白”自己。

但仝卓却反其道而行之,大众没有看到他在音乐上的积累,反而每当大家想淡忘他的劣行时,人家就要来刷一波存在感,上热搜的频率让人不胜其烦。

道歉的话在精不在于多,诚意更多是需要行为来弥补的,频繁把悔过放在口上,反而给公众一种“不甘心”、“受了委屈”的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曾经觉得他“有点可惜”的网友都易产生“这么多戏”的反应,如果他不克制自己刷存在感的欲望,公众对他的包容度会不断降低。

即使仝卓未来没有复出的计划,如今他的言行也只会让自己成为互联网上的负面网红,这对于有劣迹的艺人来说,是错上加错。

劣迹艺人,不要期待压缩公众惩罚期

仝卓如今频繁发声应该与他的“不甘心”有关,作为《声入人心》走红的艺人,他原本有着最好的发展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快本》到《向往的生活》临时嘉宾,再到《中餐厅》固定嘉宾和《神奇的汉字》主持人,他不仅是芒果青睐的歌手,还明显被当成主持人储备力量在培养。

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仝卓的职业只能用“前途无量”来形容,《声入人心》其他35子都要望尘莫及,然而,一个学生时代的错误让他瞬间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云间到泥土的职业差距,明显对仝卓造成了打击,他如今的每一次发声都有着被众星捧月到万人唾骂的不适应。

然而,再不适应这份落差都不能试图缩短“公众处罚”期,因为艺人与其他工作不同,除了本职工作外,他们还肩负了社会榜样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享受着观众赋予的光环与社会红利,就必然要扛起这份责任,如果每个劣迹艺人道歉后就可以神迅复出,那么明星的榜样责任要如何约束?

若劣迹艺人不用付出足够的职业惩罚,只会让娱乐圈越来越浮躁,让榜样变“坏样”。

其他劣迹艺人在犯错后迅速“冷冻”自己便是常规操作,学术造假的翟天临淡出娱乐圈一年多才低调选择话剧半复出,离正式回归荧屏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存在道德劣迹的前男神级演员吴秀波,如今已经神隐近两年,不仅复出消息为0,连他主演的几部作品都处于积压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艺人未来会不会全面复出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他们在接受公众处罚,当市场认可他们可以结束处罚期时,他们还会有机会回归。

如果在市场认可前着急刷存在感,只能让“公众处罚”期越来越长,复出机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