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信息化时代,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随着网上银行、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平台成为主流支付方式,手机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但与此同时,手机中也隐藏着我们的隐私信息,如身份信息、社交账号、电话号码、文件记录等,一旦使用不当或被不法分子窃取,就会造成隐私泄露。

例如近年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很多用户一只新手机用不了多久就会换新款。而因为手机没有损坏,很多人会选择送给家人朋友继续使用,或是通过二手回收的方式卖掉补贴换新,而无论哪种情况,在手机转手之前,人们都会提前将手机格式化清除数据,以防止个人隐私信息泄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你确定——手机里的数据真的被彻底清除了吗?格式化删除到底靠不靠谱?

手机格式化真能彻底删除数据吗?

2020年3月初,程小姐因更换新手机,决定将旧手机转卖给某手机回收平台。在转卖之前,程小姐仔细地删除了手机里所有的通讯录、社交账号、照片等个人隐私,并将手机格式化恢复成出厂设置。

然而,就在程小姐转卖出去后不久,身边朋友却陆续收到了以程小姐名义发出的借款短信。称程小姐自己遇上了一些麻烦,急需借钱周转,就连称呼方式也和程小姐旧手机里的通讯录备注一模一样,某个关系不错的朋友甚至差点相信短信内容,差一点就打款了。

在多位朋友的询问和提醒下,程小姐方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手机中的隐私信息被泄露了。在提醒亲朋好友切勿相信短信内容的同时,程小姐也感到十分疑惑,自己明明已经仔细检查过手机,也将手机格式化并恢复了出厂设置,隐私信息又是如何被泄露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直接格式化并不能将手机中的数据完全清除,手机存储空间和电脑硬盘构造基本相同,格式化恢复出厂设置,意味着手机存储空间仅仅做了“可以覆盖存入文件”的标记,但在文件没有重复覆盖读写之前,并不意味着手机存储中的数据会被完全抹掉。

为什么手机格式化后仍可以恢复数据?

简单点来说,将手机格式化恢复出厂设置,主要是恢复到出厂时的默认状态,一般包括开机界面、待机方式、操作快捷键、定时提醒等功能,此前设置的参数也会被删除。但在这一过程中,不一定会覆盖到手机存储空间,部分数据仍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恢复。

关于手机数据恢复的原理,有技术专家指出,为了提升手机相应速度、避免反复清除数据给存储芯片带来大的损耗,手机操作系统中的删除和格式化命令并非真正的“完全清除”,而只是将它们标记为“已删除”,且这部分数据所占的位置还被标记为“可占用”,也就是说数据仍然存在。这就意味着,当手机被写入新的数据时,会随机覆盖在这部分做过标记的位置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些数据恢复技术,就可以通过读取硬盘或者芯片中的原始数据,根据数据重组分析等技术,把丢失的目录和文件在内存中重建出原来的分区和目录结构,从而实现数据的恢复。这就是为什么手机格式化之后仍然可以恢复数据的原因。

如何恢复被删除或格式化的手机数据?

除去一些必须要删除的数据内容的情况外,其实很多时候手机数据恢复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不小心误删重要聊天记录、视频、照片、文件的情况,又比如将旧手机中的美好回忆记录备份转移到新手机中,等等。那么,如何恢复删除或被格式化的手机数据呢?

1、手机自带备份恢复数据。很多手机都自带数据备份功能,若想要恢复被删除或格式化的数据,可以点开手机自带备份功能,按照页面指示进行备份操作。

2、借助iTunes备份恢复数据。如果你的手机恰好是苹果手机,那么恭喜你,你可以通过iTunes来恢复手机数据!只要下载最新版本iTunes到电脑上并打开运行,借助数据线连接手机和电脑,点击“备份恢复”,就可以一键搞定了。

3、借助专业的第三方数据恢复软件。以上两种数据恢复方式随机性较大,恢复率并不是很高,如果想要更好地恢复数据,建议借助专业的第三方数据恢复软件,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还能节省时间,省去一些因为操作失误造成的不必要影响。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隐私安全很重要,数据安全也很重要,平时一定要养成重要数据和文件随时备份的好习惯,以免遇到数据丢失找不回的情况,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