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据说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建城160周年——至少俄罗斯使馆的微博是这么得意洋洋地说的。

我小时候上地理课,符拉迪沃斯托克旁边会有个小括号,“(海参崴)”。

为什么一个地方要有两个名字呢?那时地理老师没讲,我也没明白。

到明白过来,是很后面的事了。

按《辞海》海参崴在辽朝时属率宾府,金朝时属恤品路,明朝时属木阳河卫,清朝时归宁古塔副都统。

1860年,才归了俄罗斯,改了符拉迪沃斯托克,Владивосток。

俄语一般弗拉基、弗拉迪什么什么的,都带占有、统治的意思。

沃斯托克的意思是东方。

俄罗斯很在意出海口。西边,彼得一世跟瑞典打了那么些年,抢到了波罗的海出海口,有了圣彼得堡。远东,他们一直在努力地搞。

我们国家测绘局2003年发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有规定:汉语版地图中“符拉迪沃斯托克”之后必须括注中国名称“海参崴”。

大概,是希望我们记住

符拉迪沃斯托克,不总是叫俄语名字的。

众所周知,上世纪中叶,两个大国撕了起来。我们夹在了中间。1950年代,背靠着当时的老大哥,扛住了另一边。

但过了些年,情况又变了。

到1970年代到来前一年,跟老大哥闹僵了。

当时的情况,一度僵到:为了防止钢铁突袭,爱吃辣的领导去了中部,怕风的领导去了江南,打补丁的领导坐守。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1970年代头两年,会忽然跟当年血海深仇的北美,坐下来谈好了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会跟曾经同阵营的越南打上一打。

就像曾经孙刘联合赤壁抗曹,后来还是会发生白衣渡江、夷陵之战这些事。

不,我没想煽动仇恨,只是就事论事,聊点基本事实。

我小时候,中日友好得很,电视台不停播各种日剧,播各种日本电器广告。大家喜欢日本影星和歌星。

后来就……嗯。

我再长大几岁后,中美也还不错,所以各种杂志报纸说到美国,也是一片说好的。

后来就……嗯。

是人在左右潮流,还是潮流在左右人?

我也不知道。

1950-2000,我们在当时两个大国之间夹着,其实两边都受了不少气,也得了两边各自一些好处。

论恩,说仇,都有。

该论恩还是谈仇,其实是看情况的。

就像我们周边那些地方,好的时候,一衣带水的邻邦;不好的时候,火药味十足。

其实到处都一样。

英法打了千年的仗,甚至英国还和普鲁士并肩在滑铁卢打拿破仑;可到20世纪时,英法还是肩并肩扛德国。

孙刘先有共扛赤壁之情,再有关羽之仇白帝之恨,但阿斗登基后,诸葛亮还是去跟孙权和盟了。

国与国之间,也就是这么回事。

时间长了,总是恩怨纠连。恩仇是一直在的。

只是大概好的时候,就多谈过往友谊;不好的时候,就带起了过往仇怨。

19世纪英国有位首相叫迪斯雷利,说过句特别老实的话,足以概括外交的真相:

大英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道理非只大英在用,许多地方都在用,只是不一定宣之于口罢了。

将国家大事拟人化甚至二次元化,当然便于理解,也能带动大家的朴素感情。

但我建议:

别真的用真情实感的人际情感逻辑,去琢磨国与国的关系。

再怎么友谊深挚的老大哥或血海深仇的敌人,都是可以变的,看当时的主要矛盾。

毕竟如上所述,恩怨永远是在的,只是需要好的时候,多提恩;不那么好的时候,带起怨。

情随事迁,如果对敌友太投入真情实感,下次转变态度时,可能适应不过来。

所以早些年那个说法,其实特别适用:各方人民的友谊始终是在的。这样哪怕成了对手,针对的也是领头的那批,不用扩大化。

这才是国与国之间,交友与斗争的智慧。

至于历史上的恩怨,我们作为普通人,多了解,多记住。

不要因为现在是敌人就忘了曾经的友谊,也不要因为现在是朋友就忘了曾经的仇怨。

别用拟人化或二次元思维去看天下,恩怨与历史都记住: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看明白当下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