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东边的城门——朝阳门,是北京热闹繁华的时尚之地。追根溯源,它的历史一直能延伸到元大都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元大都,如果要提到一个外国人,估计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马可·波罗(意大利的旅行家),他在《马可·波罗游记》里描绘了元大都的繁华景象。但是对于这个人史学界也有一些争议,有的专家认为他来过元大都,有人说马可·波罗根本就没来过中国,他写的东西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但是认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的还是多数,所以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700多年前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进过北京,他最先看到北京城的建筑是哪一座呢?基本上可以确定的就是朝阳门。

因为当时京杭大运河是一个主要的交通要道,马可·波罗沿着京杭大运河来到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城,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必经之地就是元大都东城墙的大门,当时还不叫朝阳门,而是叫齐化门。

当时齐化门的建筑是什么样子呢?

据《顺天府志》记载,元至元4年(公元1267年),忽必烈就下令“筑新城,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门,东之右曰齐化,东之左曰光熙……”说的是元大都的东边城墙,南边的叫齐化门,北边的叫光熙门。

当时马可·波罗来到北京之后,他见到的齐化门跟老北京黑白照片的城门不可同日而语,因为那个时候元大都的城墙都不是砖墙,而是一个土夯的城墙。马可·波罗在游记中也记载了:“(大都城)环以土墙,域根厚十步,然愈高愈削,城头仅厚三步”,可见当时的城墙是一个很稳定的梯形土墙。

齐化门后来怎么又改叫朝阳门了呢?

这就得说到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至正天子,在至正19年(公元1359年),“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顺天府志》)。包括齐化门在内的11个门,开始由单体建筑变成了建筑群,除了城门楼的之外,又有了一圈瓮城。

后来明朝是取代了元朝,齐化门这个名字一直保留下来。在明朝经过几次修建,最大规模的一次是明朝的正统年间,工程非常浩大,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正月开工,一直到正统4年4月竣工,整个内城9门都修建了城楼、箭楼、瓮城。工程结束之后,齐化门从正统年间才改称朝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繁荣之地

从元大都到清朝,朝阳门一直都是繁华之地,这跟它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朝阳门的热闹主要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早在隋朝就已经开通的这条大运河,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依然是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是连接北京和南方各省的一条重要的交通命脉。

当时的朝阳门是离通州码头最近的一个城门,那时从北京离开的客商、官员,从南方来北京做生意的商人,进北京朝见皇帝的官员,都得在朝阳门经停,所以当时的朝阳门外川流不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商机无限,很多有商业头脑的人都争相在这开设店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这里是当年漕运船只的必经之门,经过大运河,南方的粮食运到北京,在东便门或者通州装车,由朝阳门进城,储存在城内的各大粮仓中。现在朝阳门地区还有很多的街巷名字都带“仓”,如海运仓、禄米仓、南新仓,这都是历史的见证。

漕运的粮食在哪儿检验呢?

通州的大光楼,明朝嘉靖年间修建的,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路过通州把它烧毁了,现在看到的是近代复建出来的。

为了保持公平公正,验粮采用的是抽签的方式。验粮的人叫军粮经纪,他不是官员,是政府指派的特殊人群。粮食运来之后,比如来了10条船,两人各抽5条船去检验。

验粮主要验什么呢?

第一验成色,看粮食有没有发霉;

第二验新粮还是陈年的旧粮;

第三验粮食质量和品种;

第四验粮食有没有掺杂一些别的,像沙子、石头、麸皮之类东西。

当时军粮经纪非常有经验,他不用每一船都仔细检验,只要把手连带小臂插到粮食堆里,根据摩擦力和皮肤的感受,就能够检验出粮食到底合格不合格。

对于检验合格过关的漕粮要及时核查数量,也叫“起米过斛”。“ 斛”是古代的一个计量器,把散装的粮食通过这个计量器装进一个麻布口袋,再由验粮的经纪用上好的木炭,也叫“福炭”,在装好漕粮的布口袋外面画上自家专用的密符,称作“戳袋”,这表明装袋之米已由某家经纪验讫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秘符,也就是军粮经纪密符扇,现藏于通州区博物馆。此扇扇面为宣纸,扇面正反,每面分别各绘有50个密符,两面加起来共计100个密符。上部分绘的是符号的形状(简称“符形”),下部分用楷书著明符号的名称(简称“符名”)。

通俗解释,上部分的“符形”就相当于现在的二维码,下部分的“符名”相当于网名,但是后台的实名认证,军粮经纪的主管都知道,所以看到包装上的图案,就知道这些粮食是谁家的了。一来是方便自己查对,二是防止别人伪造。

当时军粮经纪按照朝廷的规定,清朝是10年一换,可是这些人都是世代相传,正所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这里边实在是有油水可捞。

消失

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朝阳门也遭到炮轰,但是当时只是破坏了一些外立面的建筑。后来主动拆除是在1915年,当时为了建环城铁路,整个内城的9个城门都有一些损坏。影响是最大的是朝阳门和东直门,因为铁路是从瓮城中间穿过去的,所以基本上把瓮城全部拆除了。

瑞典学者喜仁龙,20世纪20年代来到北京,那个时候环城铁路都已经修完了,他也见证了当时的情况。

后来再拆除就是20世纪的50年代,1956年10月16号,《北京日报》上对于朝阳门的拆除,还有一段文字记载:“由于年久失修,发现墙身多处下沉、裂缝,部分柱子向外歪斜,飞檐和柱子接榫处很多糟朽,南面楼门劈裂下来。如果不拆除,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1956年10月9号,朝阳门城楼拆除完毕,1958年箭楼也拆除完毕,整个朝阳门基本上荡然无存。直到1978年,在消失的朝阳门原址上建了立交桥。

北京城的9个城门都各有特色,各走各的车。朝阳门走的是粮车,因为主要运的是从漕运过来的粮食,所以当时有一个说法叫“朝阳谷穗儿”,说是朝阳门的城门洞里有一块砖,砖上刻的是一个谷穗儿的形状,告诉大家这个门当年的功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早已把朝阳谷穗儿破坏了。

朝阳门也不只是运粮食的门,当时记载建北京城的时候,都说“漂来的北京城”,因为很多建筑材料都是由外省通过大运河运到北京的,当时山东负责给北京的建筑烧砖,而且还有一个规定,只要是漕运的船只经过山东往北京走,每个船都硬性规定,必须得帮着往北京城运40块砖,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