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预警机在作战中可以担负预警探测、指挥控制、电子侦察和通信中继的任务,是名副其实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信息化空中作战体系大都围绕空中预警指挥而建立,所以预警机就是敌方攻击的重点,是高价值的空中目标。必然的对我方来说空中预警机的空中防卫问题就成为作战筹划中考虑的重点之一。一般来说各国空军都为确保空中预警机的安全,建立有各自空中预警机威胁响应机制和护航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威胁响应机制是空中预警机自身的防护措施,根据来袭威胁距离的远近,采用分级响应的措施,其措施从调整阵位到中止执行任务、实施电子干扰、选择就近基地着陆等方式。

护航措施是在空中预警机活动空域附近分别建立外层和内层掩护空域,配置担负掩护任务的战斗机,发现来袭威胁时,按由外及内的原则依次抗击,确保空中预警机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空中预警机均没有出于自卫原因而装备中距空空导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功能上没有必要,空中预警指挥的主要任务是预警探测和指挥控制,没有对来袭目标进行中距离攻击的任务需求,中距以外的防御任务可由外层防御的护航战斗机担负。二是性能上不具备条件,使用空空导弹进行中距攻击,需要载机提供中制导,对火控雷达和飞机的机动性都有较高的要求,空中预警机作为大型飞机平台,不具备上述条件。三是战术上不太可行,因为空中预警机的雷达信号特征远大于战斗机,要用到空中预警机对来袭目标进行攻击,这种情况说明护航措施可能失效。以预警机那么大的目标,可能还没发射导弹就被敌机锁定击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空中预警机没必要装备中距空空导弹进行自卫,但装备末端对抗系统加强自卫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空中预警机很有可能会装备定向能武器和近程主动防御导弹,自防卫能力定会得到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