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一个神奇的存在,仿佛从我们年少记事开始起,关于保险,就同时存在着两种声音,第一种是“保险让生活更美好”,另一种是“保险都是骗人的”,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不停地交织在你的记忆;

当我们成家立业后,不管你是想或不想,肯定是会有一些七大姑八大姨在你身边不断提到保险的伟大作用,继而涉世未深的你,抵不过这些七大姑八大姨苦口婆心地劝导和一次次地上门纠缠,选择了从他/她那里购买人生第一份保险,于是,你就顺利地入了保险路上的第一个坑:“人情单”

这事对于保险公司

“人情单”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肯定是举双手赞成的,甚至很多保险公司对新人的培训就是,先找自己的亲朋好友的下手,保险产品不需要了解,出了事怎么理赔也不需要了解,你只需要先列一个亲朋好友的名单,再背一些保险行业的客户应对话术,每天按照名单上面的人去找他们谈保险就行,这些保险公司的培训,重营销,轻产品,而“人情”正是一个绝佳的营销资源。

保险公司为了保费规模,几乎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事情,比如让保险公司的内勤,即后勤行政人员(非销售岗位)也会要求他们购买保险。网上关于这些消息的帖子我就不再发送了,有心的朋友可以去查下证实一下老王说的事情是否属实。

通过这么做,使得自己公司的保费规模推上“亿元”平台,甚至10亿、50亿、1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你今日所见的那些保费规模大的保险公司,他们的保费之所以多,一方面,因为他们的代理人人数多,那么保单销售量就多,而另一方面,在保单销售量低迷或是在哪个时间节点上,比如“年度开门红”、“季度考核”等等,公司就会鼓励自己的代理人和内勤队伍买,这也是保险公司惯用的伎俩。我们试想一下,连自己的代理人和员工都下得去手,不考虑他们的家庭财务支出能力,盲目地强制购买保险,更何况这些代理人和员工们的亲戚朋友,那是跟保险公司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

这事对于代理人

“人情单”对于代理人来说,尤其是入职前三个月的新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个时期的新人,接触保险的时间短,即便是不花时间研究保险条款,把时间集中起来背保险销售话术,熟练程度也是远远不够的,签单能力非常弱,而保险又是一个没有底薪,考核非常严格的行业,意味着不出单就没有收入,为了拿到新人津贴或是维持生计,能长远的在这行业留存下来,一张“人情单”可能会让他/她能多坚持一两个月,所以,代理人会千方百计地去找寻自己的“人情单”,这么做,老王觉得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人,却选择了一些极端的方法。

比如“死缠烂打型”,简单来说,我很好一个朋友以前的一些保单就是,亲戚做了保险,天天来家里坐了,几乎是连续坐了一个星期,赶也不好赶走,迫于无奈还是买了。这种情况下买的保单,肯定对条款是不理解的,因为当时买的核心目的只是打发“瘟神”,而完全还没打算买份保险。买了之后,保单就一直放着,然后真的出事了,申请理赔,根本赔不了,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对保单、理赔的理解,和保险条款都不相符的,简直是双重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类型“死缠烂打”的代理人一般会是为了达成业绩而夸大保险责任,不会拿出真实条款认认真真说的,口口声声一般都是“公司很大,什么都保”,也会容易导致我们作为客户对保险理解的偏差。同时这类型的代理人一般做的时间不会太长,都是赚快钱的思维,几年后保单在尘封,代理人也早已从保险公司离职,自己的这份“人情单”瞬间变为了“孤儿单”。

如果客户正好需要买份保险,你的这位亲友代理人的这款产品里的条款责任也不错,期间也不存在代理人的夸大其词,代理人的专业性和职业操守都非常靠谱,这个时候,是专业和人情并存的,如此这样的“人情单”的产品,一定是一次愉快的购物体验,对于双方都是共赢的。但是,很多代理人,因为公司业绩的压力,貌似早已失去了耐心,根本不关注客户是否想不想买保险,从而丧失了这条基本底线,使得“人情单”大大地变了味。

这事对于你自己

其实购买“人情单”并非绝对不可为,上文也有提到过,对于我们客户而言,如果我们真的有保险需求,而且我们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分析与比较,在慎重的情况下选择了从专业靠谱的亲戚朋友那里买一份保单,当然是绝对可以的,只是,很多时候,是在一些没有专业能力的“亲戚朋友”手里买到的保险,也并非是一款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而只是为了我们之间存在的那一点面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些保险,一旦出险,期间的理赔就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果顺利,皆大欢喜,如果出现和保险公司的理赔纠纷呢?我们的这位亲友保险销售人员,会如何自处?

据统计,2017年中国保险代理人的数量为806万多,占据的市场份额约97%。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碰到来推销保险的销售员都是保险公司的个人代理人。“《保险法》第117条: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保险公司)的委托,向保险人(保险公司)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用一句很“江湖”的话来解释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此处的“人”当然指的是保险公司。

代理人既然是在保险公司任职,他/她的所有佣金、续期收入甚至团队,整个事业都在公司里面,被公司所掌握,在某一个客户理赔的时候,他/她的公司身份,很难站到客户的立场来为你说话,越是在公司发展的好的大团队长,他们的利益也会越大,背叛公司的代价也会越高,而保险又是因认知不同而极易发生纠纷的行业,当纠纷发生时,要找个站在你的立场为你争取利益的人,此事绝非代理人能担当。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可以参考老王之前写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时候,你手里的那份“人情单”,因为这张保单我们是在亲戚朋友的手里买的,到时候一旦发生分歧,双方都非常尴尬,关系一度也会变了味。因为你的这个“人情”很难站在你这边为你说话。

那么,如果之前不太了解保险,我们在亲戚朋友的怂恿下已经购买了“人情单”,可以找出保单来看一下,合同的“保障责任”部分,写明了“保什么”;合同的“责任除外”部分,则列出了“不保什么”。最好能够请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帮你结合现在的家庭情况,检视已经购买的保障,看看缺口在哪里,尽早补上适合自己的保障,堵上风险的口子,才是正道。

顺便说一句:在国内,保险经纪人因门槛要求较高,目前仅占市场份额的3%左右。特别是口碑较好的保险经纪公司的经纪人,能遇见,是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