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要把握的两个关键“第一个是大脑的认知和学习规律,要在遵循大脑客观记忆思考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符合大脑习惯的学习方法,第二个关键就是学习其实是精力的消耗。只有在把握最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将精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才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我们从小被教育好好学习,但却从没人教我怎样好好学习,那个时候也没接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都是自己琢磨,等我们进入大学接触更深入的知识,以及互联网的兴起,我们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知识,渐渐地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但那些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直到这些年深入学习了解了心理学知识,尤其是认知心理学,才明白以前做了很多无用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些学习的策略,最起码能知其所以然,并能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苦哈哈的伪努力。导致时间久了会产生自我怀疑。

在学校学习,老师传授知识,但是关于知识的科学讲解和科学方法的传授却不足,小学阶段还可以,但到了初高中,面对知识密度和深度的增加,不可能靠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也变得更加抽象。往往记了前面,忘了后面。

下面5个方法是根据大脑的学习规律和认知心理学的知识来剖析:

注意力稳定性。注意力专注力与年龄有关,在以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7-10岁的孩子注意力维持在15分钟左右,10-12岁的孩子注意力维持在20分钟左右,12岁以上维持在25分钟左右。在有过专门刻意练习的基础上,随着年龄增长,持续稳定的注意力保持时间会相对长久。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而是周期性起伏变化。

通俗讲,一节课45分钟,真正有效注意力的时间大约不到20分钟,这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要想学好关键的知识,有效的注意力时间必须用来听重点,听难点,听方法和思路,而要做到这一点,有目的的提前预习非常重要,必须要带着问题听讲。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要么不预习,要么预习的时候走马观花,找不出自己的问题和关键点,上课虽然在听讲,但最后却因为大脑的客观因素,不可能完全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问题上,导致忽略了老师讲解的思路和关键。最后只能自证智商确实存在差异!

一堂课的注意力不可能平均分配,自己有疑问的地方需要注意力的70%放在这一部分,其余的30%保持一个基本的不过度走神即可。很多学生上课听讲,真的不是全部自己贪玩,而是大脑没有重点的听讲,无法引起大脑的注意,最后注意力飘到了别的地方。或者大脑出现了“间歇性的休克”。

之所以将这条放到第一点,一是课堂听重点太重要了,带着问题听课,一旦老师讲解到自己提前预习的问题内容,自然就全神贯注!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上面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记忆学习的内容,还不足以建立一个更宽阔的知识框架,很多记忆内容对孩子来说是既有有意记忆又有无意记忆。

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讲,知识的广度非常多,那更加需要及时的复习,及时的复习是为了更好的记忆,对抗记忆的遗忘规律,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要,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

但对于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很难做到,而且在学校里面,课堂教学也很难做到及时的复习安排,好的一个月复习一次前面的内容,更多的是基本一个学期期中进行一次测验。到那个时候来说,再次复习很多知识都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我个人的实践是:即时复述很关键(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尤其是从小学6年级开始,这个方法就要用起来了。

一堂课结束,课间3分钟快速的自我复述一些学习内容和关键点,别小看这个习惯,这个过程是大脑再次加工编码便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到了初高中也是如此。第二个阶段就是12小时或睡前温习很重要这个过程基本上就是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2天后、8天后、一个月后,三次复习,大部分知识就已经记住了。看似很多时间,但其实只要这个时间段走下来,复习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花的时间越来越少,不信你试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我们记忆的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存储在我们大脑中的知识经过短期记忆-信息编码-存在长时记忆区--长时记忆这个过程。记忆需要对学习的知识经过主动的编码过程和加工。

“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

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把我们学习的新知识通过原有知识的理解,与旧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或者借助于已有的抽象思维进行编码,转换为自己能理解的存储和记忆方式,便于在以后进行更好的提取。那么高效的方式就是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和框架。

而思维导图的树形结构就是一个很好的符合大脑认知记忆规律的结构图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串联组织起来。每一门学科知识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知识点,通过一个节点能延伸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连接越多,越密切,很多知识自然能融会贯通!避免了知识的杂乱无章。这个整理的过程开始很费劲,但这是一个高效且长期受益的思维方式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学得好,一看知识觉得很熟悉,觉得自己记住了,但是合上书本,却感觉无法形成清晰的逻辑并且表达出来。这是错将熟悉当做记住掌握了。

比如我们学习一个章节内容,画了重点记号,甚至还做了笔记,这时我们可能会认为学得很好,看到满满的标记符号,觉得很满足,觉得对知识点也了如指掌,但如果合上书做个简单的自我检测,瞬间就会忘掉三四成。感觉知识点就是在脑海边上游荡,却提取不出来

其实,大脑记住的只是关键词,缺少的是把这些关键词用逻辑串联起来,但是大脑给出的信号就是以为自己记住了,因为这几个关键词反复的在脑海里面出现。这种学习错觉(误将熟悉当知道)是内隐语言与外部语言的差异造成的。

  语言分为内隐语言和外部语言。通俗讲,内部语言是我们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外部语言就是我们正常交谈或小声默念。内隐语言过于隐秘、快捷、破碎,而外部语言(或者书写表达)是逻辑、完整、成体系的,但如果一个知识点能用内隐语言描述,我们就误以为很熟悉。

具体到学习中,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时,内隐语言抓住了几个关键词或者一个关键点记得特别深,我们就会产生学习错觉,误以为全部都知道,但知识点不是孤岛,是由逻辑关系构成的,这需要外部语言去描述、串联,唯有经过外部语言检验,才是真正的掌握理解!因此,必须将内部语言转换成外部语言。

这里介绍两个方法,一个就是非常流行的费曼学习法,就是把这些知识点,重新复述一遍,或者讲给同学听,在讲的过程中就是将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这一点,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经历,就是我的一位同事,因为比赛说课,给他讲了说课的流程和要点,感觉他好像记住了,能把我说的一些关键词说出来,但是再次练习的时候还是说不好,就这样来来回回四五次以后,还是那个样子,我就让他先把框架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他还来反复问了我很多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另一个办法就是小测试,指对知识点进行自我提问,然后将答案连贯清晰的小声说出来,而不是仅仅几个关键词毫无逻辑或者完整写出来,不能脑海里面一晃而过几个关键词,就觉得了解然后测试结束。从这几个关键词到连贯清晰逻辑的表达出来,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很多人往往忽略这一点。

  有很多关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研究,这些研究证实: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就逐渐递减,超过4小时根本就没有效果了。因此合理的休息与高效率的学习同等重要,长时间无效学习尤其会让人心生厌恶。
  要想长期能够保持稳定的学习效率,就不能一次过度消耗甚至透支,要确保每次学习时精力都能够恢复。一旦过度透支,不仅会造成效率低下,甚至带来精神疲劳,削弱动机和坚持动力,很多少年天才通常过于急功近利(或被迫),致使兴趣、热情被消耗干净,最后无法坚持而失败。

心理学的研究也指出,把长时间的学习变为多次的学习,中间穿插休息,学习效果反而更好,就跟我们的少食多餐是一样的。这就是认知心理学上的“间隔效应”:分几段时间来学习,不要试图一次学完所有东西,这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长期的学习,明智的做法是,控制每天的高强度学习时间,避免精神疲劳或逆反心理,简而言之:

1)短期内,要合理调配好学习与休息,避免过度透支精力。在孩子注意力保持的合理范围内,进行刻意练习。

2)长期看,短时间的坚持学习,能够让身心能逐步适应,而且还在孩子的注意力控制范围内,之后可逐渐增加学习量和学习强度。当孩子难以保持一定时间的注意力,写作业拖拖拉拉时候,可以采取这样的训练方式,学习是长期的事情,不要一下子把孩子的行为和习惯纠正过来,习惯是慢慢培养的。不然孩子丧失了兴趣,长时间的学习保持更是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