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相较于往年的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意义略显不同。2020年的伊始,全球就遭遇了各种环境灾害,“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呈快速蔓延趋势,东非遭遇70年来数量和规模最大的“蝗灾”,澳洲山火持续了整整4个月之久……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不论是世界重大流行疾病的爆发,还是各种环境灾害的发生,都会促使城市设计进行新的探索。健康城市的构建将会是未来我们对抗“病毒”、灾害的“武器”,重新审视社会生活环境,着重思考健康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健康路径,通过对公共、私人空间的重新设计,结合智能化的科技,让城市社区更加智慧,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环保、便捷。

Compared with Earth Day in previous years, the meaning of Earth Day this year is slightly different. At the beginning of 2020, various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occurred one after another. The situation of COVID-19 is still serious. East Afica suffered the largest "locust plague" in 70 years. Australian wildfires lasted 4 months… The entire world is closely watch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outbreak of major epidemics and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will prompt new explorations in urban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althy city will be our "weapon" against viruses and disasters in the future. Healthy c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 desig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o create a smarter, safer,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convenient living environmen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城市

对于健康的认识已经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经历了逐步的演化。1948年世卫组织提出健康的官方定义是:倡导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完满状态。近期提出的Meikirch Model of Health倡导健康是自身的生理和社会潜力与需求之间的平衡,由此可见,对健康的理解逐步由认为健康是表征状态转变为是一个动态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alth Cities Vision》

健康城市概念的起源由来已久,对于城市健康的认识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最初英国在19世纪开始提出通过改善城市卫生环境来预防疾病,过渡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强调改善医疗技术水平和个人行为习惯,80年代之后重新回到强调影响疾病的社会与环境因素。现今主流的健康城市定义,是WHO在1986年提出的“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城市是一个载体,它可以承载各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比如通过城市中食品安全、水污染治理、医疗服务、健康社区、社会治理、气候适应、3R社会建设、健康不平等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措施

中国在近四十年经历了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市容环境、医疗服务等明显改善,对健康的影响表现为传染疾病发病率的下降和居民寿命的显著提高等。但城镇化发展也制造了诸多问题,包括城市环境如空气、水体、土壤的污染持续加剧。同时,由于居民寿命与医疗技术的提高,城市中老年人口比例逐步增加,城镇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中国大致沿袭了WHO对健康城市的定义,并进行了调整,使之具有中国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最早于1994 年在北京东城区与上海嘉定区开展健康城市试点建设工作,2001年苏州成为中国第一个申报成功的健康城市,2007年中国共计有10个城市进行健康城市试点。2015年明确将推进健康城市的设计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措施,并确定第一批38个试点健康城市。同时2019年,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了到2022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系统建立了健康中国行动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将全面推进15个健康中国建设重大专项行动。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正在逐步展开,并日益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实践

健康城市是健康中国的核心要点,一个城市的健康规划紧密连接着城市健康认知的转变与提升,健康中国的各个指标和各个重大专项行动,都要在城市建设和治理中加以宣贯实施。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城市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中国的健康城市建设是在全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城市创建活动良好基础上展开的,这成为独特的健康城市的中国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国际经验,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城市建设的中国机制,加强政府、社区等单位的作用,使健康决策能够满足广大群体的需求,同时关注弱势群体的健康水平,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重视并增强社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完善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城市基础社会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衣食住行,安居乐业”,健康离不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当然也是营造健康空间的关键所在。最重要的硬件基础建设,就是在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和健康人群“五大健康”领域全面开展健康城市建设,成为独特的中国健康城市建设领域,中国健康城市建设需要制定不同层级的规划目标。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结合的健康城市规划方案,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借助于这一系列“健康细胞工程的设计”,已基本形成独特的中国健康城市建设运行机制,以重点和优先实施的项目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健康城市的设计,形成独特的中国健康城市建设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生态

健康城市的设计过程应形成严格的立法,要着力消除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不健康因素,做好系统的健康城市规划,通过改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交通布局、住房设计等外部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预期和心理状态,促进城市的公共健康。分别从全球尺度(或者区域尺度)、城市尺度、社区尺度、绿色空间场地尺度等不同尺度考虑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为构建健康城市环境提供充足的绿色基础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代城市中,绿色空间以公园、社区游园、街头绿地等多种形式服务于城市居民,促使居民身体上健康健全、心理上愉悦满足、社会关系和谐稳定。除了营造绿色空间,在规划上,还需要考虑分区规划,不同功能分区既要合理分开,又要形成有机结合,比如居住与商业、工业、农业绿化之间的关系,既要考虑噪音、空气等污染的影响,又要使居民能方便到达。同时,交通的合理组织也至关重要,TOD的布置,使居民可以方便到达城市任何地方,减少交通拥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筑设计上,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从节能、环保、适用、经济等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当地的施工技术和材料,创造宜居的环境,并且,科技的发展,VR,云技术,大数据,5G等的日益成熟,使“智慧社区”日渐可行。健康的城市以健康环境为首要保障,以健康人群为建设目标,健康城市使市民们在当地宜居宜业,使外来游客流连忘返。健康城市的绿化率高、碳排放量低、低能耗、无污染、可持续发展、充满生机、交通骨架健康、自发追求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强化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优化养老体系,为健康社会发展奠定基础并提供保障。健康社会并不是仅指居民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而是更侧重于追求一种平衡良性的健康发展,构建人人享有医疗卫生服务保障的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城市的实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不仅注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重视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高健康文化,着力发展与健康城市相关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加强对健康文化产业的规范、引导、监督和促进,夯实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基础。

智慧社区

健康城市是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不断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区资源,使城市居民能互相支持,以充分发挥潜能的城市,是将外部环境与内在追求、着眼宏观与着手细节、忙于工作与健康生活、政府法规与民众参与、广泛覆盖与特殊关怀、立足当前与面向长远等辩证统一起来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生活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健康城市是基于未来的设计,将健康举措融入城市整体规划管理的全过程,重新思考城市的本质,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交通框架,保障城市功能。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于健康城市的规划设计、探索、建设,正在持续地进行中,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的健康城市。

*部分图文来源:《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研究报告》、新华社客户端、WHO官网、Unsplash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