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妈妈群内,有人分享了一条视频,一位妈妈叫蹲在地上玩草的儿子回家吃饭。

第一遍:“宝宝,咱们回家吧,爸爸在家做好饭了。”

第二遍:“陈子晗,快点回家,我走了啊。”

第三遍:“你没长耳朵吗?快点走啊。”

群里的妈妈纷纷表示,这就是我儿子本人了。要是玩起来,简直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无论你怎么吼,他自岿然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不听话,让很多父母都非常苦恼。有时候甚至会动用“武力”强迫他们服从。比如把趴在地上玩玩具的孩子抱起来去睡觉,或者像是视频里的妈妈一样,用把孩子单独留下来威胁他。但其实有时候,把大人的话当耳旁风的孩子,反而预示着更大的潜力。

不听话的孩子更专注

《老大天使,老大魔鬼》中CEO妈妈诸葛越认为,那些听不到指令的孩子,反而更加专注,如果给他正确的教育,这样的孩子会发挥更大的潜力。

有一位朋友向我吐槽她4岁的儿子,一旦开始游戏或者看电视,她无论说什么,孩子都能完美地屏蔽。为此她甚至还去咨询了感觉统合的专家,看自己儿子是不是听知觉出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正是专注的表现。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一般而言孩子的专注力有一个公式:年龄×3分钟。也就是说4岁的孩子专注力也就是十几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排除外界干扰,进行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就是孩子专注力水平。

“深度学习”成就学霸

很多家长都被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烦恼,但是如果回想一下,他可能吃饭的时候也不怎么专心。从拖拖拉拉一顿饭吃一个小时,到写作业几个小时都达不到别人半小时的效率,这就是专注力出了问题。

而“学霸”和“学渣”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能够运用强大的专注力,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概念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但是用来描述机器用多层神经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这里我们用它来描述孩子对复杂逻辑问题的处理过程,比如一道复杂的数理题目、比如文史类的论述题。

一个专注力差的孩子,或许可能在基础阶段不会掉队,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问题就容易显现出来。有时候孩子说这道题他不会,其实只是他深度学习的时常不够长,如果能坚持更长时间专注于解决问题,或许就能思考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到“三不”保护孩子专注力

几乎每个小孩,无论男孩女孩,都有一个阶段充耳不闻家长的指令、唠叨,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和探索。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每个孩子都具有成为学霸的潜质,而关键在于身为父母,我们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我觉得做到这三不至关重要。

1、不打扰

创办了芭学园的育儿界大牛李跃儿在她的书《关键期关键帮助》里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精神世界,如果他没有妨碍到别人,也没有伤害到自己,即便我们不理解,也不要去打扰他。如果孩子在做一些我们认为莫名其妙的事情,可以在旁边静静地观察后,再和孩子讨论他刚才进行的活动。

2、不强迫

带娃去动物园,可能大人觉得他应该看狮子老虎大象,但是孩子没有这个概念,他或许觉得动物园的栅栏更有意思。那么我们就陪着他看栅栏,而不是强迫他说“宝宝快看,看那个大象,看那个猴子。”我们应该跟着娃的注意力走,而不是强迫他去关注别的。这样就不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弄得支离破碎。

3、不催促

一个朋友对我说,每次领孩子出去拿快递,都能被急个半死。她抱着一摞箱子只想赶快回家,孩子却根本不着急,一会儿看看地砖,一会儿看看花草。任凭她怎么催都无动于衷,三分钟路程能走半个小时。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那些我们走过千百遍熟悉的道路,对孩子而言可能就是充满新奇体验的乐园,这正是他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句话说:带孩子就是“牵着蜗牛去散步”。因此在孩子磨蹭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别催促,给他一些探索的时间。就像上文所说,由于年龄限制4岁的孩子最多只会集中十几分钟的注意力,等一等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