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说:“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说的就是南方楚地的以细腰为美的风俗。回溯千年前的审美,仍有很多畸形的审美和流行风尚为今人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烧情疤 |

“烧情疤”是两情相悦的结果,以示心诚情浓,心甘情愿主要有2种表现手法:其一:就是让香烧完在皮肤上面留下一个烧伤的疤痕。其二,就是将烧红的铜钱放到皮肤上,烙上一个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在明代世情小说《金瓶梅》中出现过。有的学者认为,“烧情疤”来源于佛教,出家人为僧前必须进行剃度,剃度标志着出家人告别红尘,开始遁人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三寸金莲 |

据高洪兴《缠足史》考证众多史料证明,缠足起源于北宋后期,缠足风俗兴起于南宋。宋朝统治者的推崇发挥了巨大作用。宋朝皇室与宋朝上层社会是最早开始缠足的。

缠足也很受宋朝文人的推崇,连苏轼、辛弃疾都有歌咏和欣赏缠足的篇章。苏轼《菩萨蛮》词中有“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句,辛弃疾《菩萨蛮》有:“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句,常常为人们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子的缠足,完全地改变了女子的风采和步态,“其作用等于摩登姑娘穿高跟皮鞋,且产生了一种极拘谨纤婉的步态,使整个身躯形成弱不禁风,摇摇欲倒,以产生楚楚可怜的感觉。”而正是这种“可怜的感觉”,膨胀了封建士大夫的自身优越感。从而滋生出其“在性的理想上最高度的诡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细线绞脸 |

绞脸是一种中国古老的美容方式,亦称绞面、开面、开脸等,也是在西亚、中亚到东亚历史久远的使用线除去妇女脸上的汗毛的美容手段。

绞脸的目的是把女孩子脸上的汗毛都给拔了,这样子面容就会看起来光滑很多。其方法就是将一根细线对折,然后拉直,之后再女孩子脸上滚来滚去,汗毛就会到两根线的中间去,然后双手再将力量收紧,汗毛就被拔出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种关于开脸起源的传说:说隋炀帝滥抢民女,于是有一家人就把出嫁的女儿的脸上的汗毛全部除去,涂脂抹粉假扮城隍娘娘抬到新郎家,以躲避官兵的检查。后来大家跟着学,成了风俗。

开脸不仅相当地疼,还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可能会造成汗毛向皮肤内生。这种主要流行于民间,可见无论什么阶层,都有一颗爱美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溜肩驼背 |

溜肩驼背在清朝是一种含蓄瘦弱的温柔。当时的人们以丰乳肥臀为耻,越是头大,脖子越长,越是驼背,他们就觉得越发有涵养。

在当时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的情况下,这种压抑的观念也就随之而生了。这正是男权社会下女性形象成了男性审美旨趣的投射。这种病态美在清朝后期的道光年间尤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过境迁,虽然这些事迹对于我们来说已是历史,早就掩埋在历史的尘埃里,此时我们也不过是抖落掉这些时光的泥土挑拣出来。

但是,在这些畸形审美背后,隐藏着的是关乎社会、人性与意识形态的畸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