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到用时方恨少”,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尤以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处境最为艰难。中小微企业平时本就融资难、资金链紧张,而疫情期间由于业务停摆,现金流更是捉襟见肘。如今,不少企业的业务已经重启,如何迅速采取行动,通过短期融资方案解决燃眉之急,并通过长期方案为未来发展引入源头活水?3月10日,中国民生银行东北区域审计中心首席审计官李霏(EMBA 2014)在中欧EMBA“云思享”直播活动上从专业角度为中小微企业融资自救提出了宝贵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小微企业面临三大现金流危机

疫情之下,几乎所有企业都因为被按下“暂停键”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那些无法将业务转移至线上或线上业务占比较小的企业(餐饮、酒店、旅游、航空等)、群聚性的企业(娱乐、会展等),以及需要大量农民工的企业,遭受的冲击尤为猛烈。大量中小微企业也因此出现了现金流危机。

面对危机,很多企业主开始反思。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就曾表示,没遇到危机的时候,以为企业现金流非常健康,对银行融资和资本运作并不重视。疫情爆发后,才发现西贝的现金最多只够支撑三个月。

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主的反思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对富余现金流的保障作用重视不够;二是对银行融资和资本运作的活血功能敬畏不足;三是对线上销售和外卖销售的重要程度和颠覆作用认识不足。以上原因让企业在疫情爆发时措手不及,陷入了现金流危机。

中小微企业遭遇现金流危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以下三种最容易使企业陷入绝境,必须高度重视:一是自有资金不足以应对基本支出,而被业主和员工起诉;二是无法如期支付货款,而遭供应商起诉;三是无法如期归还贷款,而遭金融机构起诉。很多企业主还有民间信贷,更可能存在其他威胁。

最近已经出现了少量中小微企业主因为疫情打击而失踪,遭到员工、供应商和银行的多方追诉,有的甚至进入了失信黑名单。对于这些企业主来说,“失踪”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实际上,本次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众志成城应对疫情是一个共识,再加上银行和企业本就是利益共同体,中小微企业主只要积极应对,以开诚布公的态度来和各方沟通,非常容易获得宽容和支持,切忌掩耳盗铃、逃避问题。

目前是中小微企业

融资环境最佳的时期

这里提到“银行和企业是利益共同体”,也许有人会提出不同的看法。一些人认为,银行“嫌贫爱富”是造成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短期现金流紧张的主要原因,疫情的爆发,只不过是让问题更加突显出来。事实果真如此吗?

银行业是典型的高杠杆运作。按国际标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中国银行业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也就是说银行是用6-8元钱在做100元的生意,银行的亏损率如果达到6%-8%,原则上就破产了。

在我国,银行信用是社会第一信用,所有存款必须保障兑付。银行的存贷款利差2019年已经降至1.3%以下,并且仍在下降。也就是说,在贷款金额相同的条件下,银行放77笔贷款,只要有1笔无法收回,亏损就难以避免。

据大数据统计,70%的中小微企业生存期限不超过5年。对银行来说,为中小微企业放贷100万元,其操作成本和为大企业放贷1亿元基本相当。所以,向中小微企业放贷风险高,成本也高。而银行高杠杆运作、低资本利润率以及严守银行信用的特点,决定了其无力承受较高的风险。

实际上,中小微企业结余的钱都会用于再投资或理财,几乎没有存款,而大机构在银行贷款后一般都会有一定存款的留存,银行即使无法在贷款中获益,也能在存款中获得收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贵,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不过,随着利率自由化提前到来、央行严管银行的表外和表表外资产、银行间竞争加剧、政府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等原因,中小微企业已进入了融资环境最好的时期,尤其在疫情期间更是如此。建议中小微企业主充分与政府及银行打交道,获取红利和资金来源。并通过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发债融资、政府救济及企业自救等多渠道运作,多管齐下缓解现金流危机。

需要强调的是,向银行贷款切记要掌握度,否则“成也贷款,败也贷款”。银行为避免其他正常贷款户效仿而造成失控,对于逃废债的企业往往会采取民事、刑侦、资产转让措施,而且会账销案存,终身追诉。所以,中小微企业贷款切忌超出自身承受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小微企业短期金融自救方案

虽然经济停摆只有一个多月,但企业复工以后要恢复到保本的生死线预计至少需要三个月左右,中小微企业能否熬过这段复苏期至为关键。如何才能展开金融自救,走出困境?

有存量贷款的企业

疫情期间,政府和银行推出了很多优惠和帮扶措施。例如,央行推出了降准、降息、发放再贷款等货币政策,从而降低了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成本,提升了其业务利润,提高了其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意愿。有存量贷款的企业可充分研究政府和银行在疫情期间的新政策,向银行申请还款展期、权限内利息优惠、无还本续贷、征信保护和追加贷款等,合理利用疫情期间的政策来争取更多支持。

在疫情中逆势发展的企业

医疗健康、在线教育、网络游戏、在线办公软件、外卖等行业的企业此前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但这次疫情使得银行提升了对这些领域的重视程度,贷款资源有所倾斜。可以说,这些领域的企业迎来了间接融资的良好机遇,可充分向银行争取充足的授信额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无存量贷款、也没逆势发展的企业

这类企业面临的困难是最大的,必须穷尽一切手段以自救。除了合理利用国家在财政补贴、五险一金、税收、公共事业费用等方面的政策,还可和业主展开租金谈判、收缩本业进行防守、引入战投或风投、寻求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尽全力实现和增加线上销售、全力处理和化解库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复工等。其中一些工作中小微企业平时并没有花时间去做,现在正好可以开展。

当然,对中小微企业而言,当前的重中之重是从国家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中寻找机会。由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双重冲击,今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大概率会进入双宽松,大家必须认真研究和吃透,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中小微企业长期融资解决方案

长期来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从两个方面入手:熟悉和巧妙运用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特色融资产品,以及高度重视资本运作。

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的特色融资产品,其中很多并不为中小企业主所熟知。例如,中小微企业可利用上下游大企业的供货和支付信用来获取贷款,如家乐福的供应商可通过将针对家乐福的唯一回款账户质押给银行而获得贷款。

中小微企业还可利用我国世界级大银行众多的优势进行多方融资申请;可申请线上小额贷款,积少成多;可通过经营管理公司担保来融资(如大型建材市场为中小微商户贷款提供担保)。

此外,目前还有私银高端人士授信、商票贴现、商铺租金贴现、公务员消费信用贷款、白领信用贷、专业担保公司担保、保理融资、中小微法人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融资、商铺承租权质押等许多适合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除了银行融资,中小微企业还应该重视资本运作。很多中小微企业主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大企业的事,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优质大企业不愁资金和品牌知名度,对资本运作的需求反而不如中小微企业那样迫切。

银行贷款的成本虽然低,但是相对不容易获得,股权融资更能够帮助企业缓释风险和应对突发危机。建议中小微企业未雨绸缪,果断拥抱上市和风投。当然,企业要把握好股权的比重和结构,必须从做大蛋糕、携手共赢的角度思考问题。

此外,中小微企业应该积极介入债券市场,比如政府平台或银行加持的中小企业债、小微集合债等。发债既不牺牲股权,融资成本又低,所以中小微企业可充分借助政府的支持和银行的专业运作能力发债融资。近期国家已将发债及部分上市由审批制更改为注册制,对中小微企业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总之,中小微企业长期融资要做到“8个充分”:充分利用上下游企业信用;充分使用各类资产价值;充分盘活应收应付账款;充分吃透政府各项支持政策;充分使用各银行创新及特色金融产品;充分使用银行信贷工厂及互联网贷款;充分利用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多方融资;充分运作资本市场的各种融资渠道。

危与机总是并存的。此次疫情期间,很多中小微企业愈挫愈勇、逆势飞扬,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业务转型等迎来了新的发展,蜕变成了更适应未来新形势的企业。中小微企业只要充分运用好短期金融自救措施,并在未来发展中充分运用长期融资解决方案,就一定能穿越当前的困境,迎来更好的发展。

编辑| 岳顶军

责任编辑| 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