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67年的初春,刚继位的宋神宗赵顼时常踱步于开封的皇城之中,北方的边患、内部的财政危机,这个年轻皇帝面对这个积贫积弱的中原王朝,迫切的想要有所作为。

1069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在君权的绝对权威之下,变法有条不紊,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宋的财政状况,缓和了社会矛盾,军队的战斗力也得到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是一场改革,必然要触动部分利益集团。

以青苗法、保马法为主要举措的王安石变法,严重损害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权贵的激烈反对。不仅朝堂怨声载道,由于变法落实过程中地方的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也导致了百姓随波逐流,舆论导向剑走偏锋。

由此,《辨奸论》(作者苏洵有争议)应运而生: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事情有他的客观发展规律,道理也有本来的根源。只有天下冷静的观察者,才能从微小的变化中预知未来的发展结果。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月亮周围起晕,就是要刮风的征兆,石墩上面返潮,就是要下雨的痕迹。人间世事的发展变化,道理和情势相互因循,空疏难知、变化莫测,怎么能和 天地阴阳之事相比呢?

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贤能的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是什么原因呢?不过是判断一件事的过程中因为爱恨的情感扰乱了他们的思绪,自己的利害得失影响了他们的行为!

怎么样,妥妥的哲理好文!

下面的文章,就开始不堪入耳了。

作者以王衍、卢杞、竖刁、易牙、开方这些奸诈阴险之人来比喻王安石,对其进行人身攻击,暗讽王安石欺世盗名、阴贼险狠、与人异趣,并骂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颇有古祖安之风气。

历史已经给王安石做出了公正的评价,这篇文章对王安石的指斥,自然是不恰当的。

保守派以这种突破底线的言辞攻击王安石,恰恰说明了保守派在利益受损又无可奈何之下已有狗急跳墙之势。

辨奸论以第一段的理论为依托,来阐明作者的态度,指斥王安石丑恶奸佞。

在利益相关之下(改革的利益触动和两者的私交不好),作者恰恰违反了自己所提出的“好恶乱其中,利害夺其外”的思想,恰恰说明了作者自己就不是其所宣称的“静者”,恰恰是自己反驳了自己。

显然,这是一篇两面性十足的文章,抨击和影射王安石的部分固然为人不齿,但第一段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

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探求事物的本质,做到见微知著,确实是需要一颗“静”的心。

生活之中触动我们利益的事情比比皆是,几乎每天发生,小到排队占座,大到家国天下,无时不和我们利益相关。在利益面前,我们是否有一颗冷静的心,来引导我们摒弃内心爱恨的影响、好恶的干扰,使我们客观的分析问题,不为利益所困。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的进行自我革命,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不为“好恶乱其中,利害夺其外”,成为一个冷静、客观、理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