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最著名的谋士之一,尽管司马懿的人品备受质疑,但他确实具备常人所不及的谋略。曹操活着时,司马懿行事低调,表现出淡漠名利的姿态,纵然曹操阅人无数,依旧被司马懿炉火纯青的演技欺骗,没有对他痛下杀手,只是提醒儿子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司马懿是异姓,所以曹氏总是对司马懿防一手。曹芳继位后,曹爽开始排挤司马懿,任命司马懿为太傅,却剥夺了他的行政和军事权力。

公元249年,曹爽一党陪曹芳离开洛阳,到高平陵去拜祭魏明帝的陵墓。司马懿就趁这个时候,发起政变,控制了整个京都。随后,他除掉曹爽一党,很多曹氏党羽诛灭三族,杀死5000多人被杀,史称"高平陵之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独揽大权,控制了整个曹魏政权。

司马懿知道,自己因为高平陵之变,得罪了很多人,为自己结下了很多仇家,他担心死后仇人们会挖他的坟,让他的灵魂不得安宁;司马懿也害怕别人会效仿他的做法,借子孙为他扫墓之机,发动政变,谋害自己后代。

他临终前,留下了最后一个精明的算计。司马懿告诉儿孙,他在首阳山已经为自己选了一个位置,死后就埋葬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墓内不放金银财宝等陪葬品,这样后来的盗墓贼就不会惦记。魏晋时盗墓是比较猖獗的,比如曹操手下就有"摸金校尉",专门负责盗墓。

怕别人挖坟,又怕别人效仿他的做法,所以司马懿不让他的子孙为他修建大型陵墓,也不让子孙扫墓,以免暴露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考古专家在首阳山附近发现一块墓碑,根据碑文推测,西晋皇陵就在附近,唯独司马懿的高原陵没有被盗过的痕迹。至此,人们终于明白,司马懿死前告诫子孙的那番话:墓中不放陪葬品,不准遗孀合葬,不让子孙扫墓,甚至不要栽上树木。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找不到他的墓地,担心死后被盗墓贼或仇人挖掘,足以看出司马懿老奸巨猾之本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