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栩(xu)然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最近我写了一篇剖析疫情中的社会阴暗和人性的文章《魔幻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

原本只是想劝劝年轻人,要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面,向着积极的方向努力。

没想到意外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限于篇幅,那篇文章很多东西没有讲透,我曾经说过要在今年内找个机会再写一写。

正好最近,又出来了很多事件和新闻,促使我决定提前把这篇文章写出来。

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一个人是怎么黑化的?

1

知乎上经常有人问:看到室友傍了大款突然变得很有钱/看到同事天天拍马屁却飞黄腾达/看到抖音网红突破下限引关注然后炫富等等,三观开始动摇了怎么办?

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别看

你为什么非要去看这些?

看到也就算了,怎么还就看进去放不下了呢?

你怎么不去看看一个宿舍集体考上研究生,不去看看八旬老人蹬三轮车攒钱捐资助学,不去看看90后医生倒在抗疫一线呢?

这个世界有很多面。

说白了,每个人都倾向于去看他更愿意看的那一面。

有人喜欢鸡汤,天天朋友圈转发鸡汤;有人相信谣言,24小时各个群转发谣言,还生怕别人不信;有人恨社会,只要看到负面新闻就疯狂点赞;有人拜金,看到有人炫富就受不了……

阴暗面我们需要知道,这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认清这个世界,也会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自己和家人。

但一直只看阴暗面,从愤懑不平到心生怨念再到蠢蠢欲动,很可能就走上黑化的道路了。

心理学里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你选择怎么看世界,世界就给你看什么样;你选择如何行事,决定了最后的事会变成什么样。

有句名言怎么说的:你凝视深渊,深渊也正凝视着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比如,现实社会里有很多想要在职场官场往上爬、想要一夜暴富的人。

按理说,年轻人有点野心不是什么坏事,年纪轻轻就淡泊名利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但怕就怕你的能力匹配不了你的欲望。

六神磊磊曾经问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那么多人都玩命去抢《辟邪剑谱》,怎么没有人去抢独孤九剑的?

哪怕后期他们已经知道令狐冲是靠独孤九剑成为顶尖高手的,把令狐冲生擒活捉了,居然还是逼问他辟邪剑谱在哪里,而不问独孤九剑怎么练。

据六神磊磊分析,这并不是因为因抢独孤九剑的难度大。引用一下他的原话:

“抢屠龙刀就不危险吗?抢连城决、《四十二章经》就不危险吗?都抢到张三丰、少林寺、神龙教、甚至皇帝头上去了,还不是照样有人一窝蜂地玩命抢吗?”

最后,六神磊磊一针见血地说:

真正的原因,乃是辟邪剑谱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它的身上被人打了一个标签——捷径。

甭管你是什么门派,什么天赋,什么基础,一刀下去,就成了绝世高手。

六神磊磊在文章里由衷地感叹:只要可以不努力,人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我觉得很有道理。

欲望太大,能力不足,不走捷径如何能实现呢?

你内心接受不了有人走捷径,可能只是因为那个获益的人不是你。

直到有一天你自己也走了一次捷径,就终于可以不用愤怒了。因为,那时候的你多半已经学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了。

所有的贪腐分子被抓之后第一时间都不是觉得自己错了,而是觉得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

比如汪精卫。

当年作为革命者,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写了一首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那时候的他绝对是一个热血少年。

但后来的汪精卫却背叛了革命,当了汉奸。

有人改编了他的诗来讽刺他:当年慷慨歌燕市,也曾从容做楚囚;恨不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说的就是,如果没有后面的那些经历,可能汪精卫也就青史留名了,而不是遗臭万年了。

现在还有很多人给汪精卫翻案,说汪精卫是曲线救国,非常不容易。

我觉得,这样想的人是疯了吗?脑子进水了吗?

汪精卫所谓的那些什么“保全中国”,什么忍辱负重,不过都是为了美化他继续保全高官厚禄的无耻行为而已,还曲线救国?曲线往上爬还差不多。

据说汪精卫当汉奸后,当时有个幕僚出主意,让汪精卫劝蒋介石也投降。

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怒骂道:汪在蒋的手下,就是当老二;现在好不容易顶着骂名投降了日本,还要继续当老二吗?

大家要知道,汪精卫,是高官,当了汉奸之后是傀儡政权的政府主席。

住别墅,吃西餐,喝洋酒,谈笑有名流,往来无穷汉。

比你们今天在抖音看到的那些炫富的还要有权有势、纸醉金迷的多。

这样的生活,难吗?

而真正的革命者,当时的红军,是在穷山沟里,小米饭、南瓜汤,比现在去大凉山之类的地方扶贫支教还要艰苦,还要时时面临生命危险,是提着脑袋干革命。

你觉得,哪个更难?

那些给汪精卫洗白的人,真的是要么蠢要么坏,或者就是单纯被他的外表所迷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精卫

3

一个人的黑化也分好几种。

一种是递进式黑化。一次次地被伤害侮辱,一次次地被“反派”按在地上摩擦,然后一步步地否定过往,直到自己也成了反派。

典型的就是《笑傲江湖》里的林平之。

小林子是富二代,如果从他外公金刀王家算起,得是富N代了,性情豪爽、出手阔绰,行侠仗义、见义勇为,长得也年轻帅气,在多数武侠小说里都得是主角待遇。

金庸也没让人失望,小说的第一章叫《灭门》,一上来就让林平之体验了一把主角的典型套路。

林平之父母被杀,身负血海深仇,自己落难出逃,没吃没喝。

但即使这样了,他也还没有黑化,没吃的也不愿去偷东西吃,被乡下农妇侮辱了,也没有出手伤及无辜;看到害他家破人亡的青城弟子正在熟睡,也不愿乘人之机。

到了华山,林平之就像个插班生一样受尽白眼,师兄弟都不待见他,他去帮陆大有包扎伤口反被踹了一个跟头了。但到了这个程度,他也还没有黑化。

只不过,所有的这些家破人亡、欺凌侮辱、冷落白眼,早已经让他原本脆弱的心变得千疮百孔了。

而当林平之发现“岳不群”真面目的那晚,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来了。

这之后的林平之彻底黑化,到最后林平之一剑刺死岳灵珊,就已经黑到发亮,黑到人神共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的名义》里的祁同伟也是这样,从被歧视、被打压,遭受不公,遭受抛弃,再到操场上的“惊天一跪”,他心里原来坚持的东西就都泯灭了。这之后的他各种贪污腐化、不择手段,甚至不顾同窗友谊,雇凶谋杀同学陈海,却还自诩为“胜天半子”。

这也是现实里,多数普通人的黑化之路。

从天真、单纯,到被震惊被颠覆,从善良、正直,到被欺侮、被欺骗,从满怀希望,到失望、再失望、更失望,直到绝望,有着清晰的心路历程。

之前有多“傻白”,之后就有多“厚黑”。

还有一种是突然的黑化。本来好好的,一下子就突破底线成了坏人。

比如电影《X战警》里的大反派万磁王,原本都已经收起超能力,干着挖矿工人的苦力活,结果目睹妻女在他面前被想要逮捕他的警察杀害,瞬间黑化。

这样的案例现实里也有,比如一些杀人犯,上一刻可能还是前途远大的音乐学院学生,下一刻就成了下车捅人的恶魔;有的强奸犯,上一秒还衣冠楚楚,下一秒就成了衣冠禽兽……

还比如革命年代,有些人一抓就叛变,叛变后抓起之前的同志来毫不手软,甚至还很卖力。

这种黑化很多时候都很难预料,只需要极端的环境或者强有力的刺激。

比如战乱,饥荒,仇恨等等情况下,人都可以很快黑化。

《三体》里说的,在宇宙中,人类文明退化到原始社会,只需要5分钟。

我在书里还看到过一段话:

大家都在骗人的时候,你的诚实就失去了价值;当随时一把火将一切烧毁的时候,辛苦的积攒也变得没有价值;当低声下气才能苟活于世的时候,追求真理便成了一件多余的事情。

正如米南德一世所说:许多人原本不是无赖,但生活的不幸,让他不得不成为一个无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除了这两种,还有一种“天然黑”。有些人天生就像一个炭,不需要“黑化”的过程。

这样的人,大多都是天生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无所谓好坏,更无所谓道德,一切只以个人的利益为上。

所以,遇到比自己弱的人是一定要欺负的,看到他人遇到危险一定是要躲得远远的,好处一定是要占尽的,吃亏一定是不能有的。

至于什么家国情怀,什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类的东西,都是屁话,与我何关?

甚至自己坏事干尽,丧尽天良,还觉得大家都是欠他的。

比如那个恩将仇报的杭州纵火案保姆,那个穷凶极恶杀人如麻的缅甸毒贩糯康,韩国电影《素媛》的原型罪犯赵斗顺,都被绳之以法了,还对着镜头说的:你以为我能被关多久,总有一天我会出去的。

还比如那个让闺蜜替自己挡刀,却毫无愧疚之心,反而时不时嘲讽下承受丧女之痛的闺蜜母亲,甚至改个名字想当网红卖货的刘鑫。

他们都已经黑成精了,这样的人,我给他们取个名字,就叫“炭精”好了。

你看到这样的人恶不恶心,愤不愤怒?

只可惜,这样的人,全世界各国都有。

罗素说的,人是天使与魔鬼的一种奇妙混合体。

从本质上讲,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黑化的“阈值”。

每个人的大脑里就藏着人性最黑暗、最残忍、最自私的一面。

无论是缓慢黑化的人,还是瞬间黑化的人,都是因为各方面的条件和刺激都到了临界点,过了那个点,人性里的另一面就出来了。

会不会黑化,完全取决于条件是否达到,以及有没有合适的机会。

一念为善,一念为恶;一念为天堂,一念为地狱。

所以不要轻易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我们的文明发展了这么多年,制定和完善了这么多的律法和制度,就是为了不考验人性。

大家只要按照社会既定的规则来工作、生活和繁衍,而不用时时拷问自己的真实人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比黑化更可怕的,其实是灰化。

这种灰化,不是灰化肥会挥发的玩笑,而是多数时候都在规则的框架内,但永远在边缘试探。

黑化的人,我们总有手段将他们识别出来,社会的规则也让他们的那一套突破底线的手段永远见不得阳光;但灰化不一样,他可能就在你我身边,堂而皇之地存在了很多年,我们平时却很难觉察,或者看到了也并不觉得有什么。

而这,才是我这篇文章最想要讲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承认这个世界有灰度是不现实的。

每个人都可能有灰度,偶尔说几句大话、谎话,干几件错事,贪一点小便宜,偷点小懒等等。

但这种东西,灰得多了,就可能变质了。

灰到十分便是黑。特别是有些灰了很多年,已经回不去了的人。

也不干什么坏事,但也不干什么好事,不作为、无所谓、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这些人的常态。

这种人,在平时你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但如果在关键的时候,他们还按照平时的行为方式,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比如,某些机构平时上班可能就是不明不白、得过且过,准点下班都算加班,在这次疫情来了之后,还是那个样子,造成的就是重大的延误和巨大的损失。

比如某些领导,平时就喜欢占占公家便宜,什么口罩之类的都要拿点回去用,自己够了亲戚朋友也要照顾,亲戚朋友用不完还到网上卖一卖。在平时最多也就是损公肥私,在当前一线医护人员都物资紧缺的时刻,则无异于杀人。

还有,比如平时就靠投机倒把赚钱,现在再这样做,就是发的国难财。

还比如那些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结果害的数千人被隔离;在电梯里吐痰,还要故意抹到电梯按键上的人……

这些人放在平时,可能也就是个败类、混蛋,在当下,则应该算是人渣罪犯。

6

灰化的人要产生破坏,只需要一个必须条件。

没有监督。

很多腐败分子,都是先灰化再变黑的。

一旦被抓,忏悔的模板都是,因为内心缺乏自我约束,外界也缺乏有效监督。

遇到机会,就开始慢慢突破防线,从小事小节开始,最终在大是大非上落马。

所以老话告诫我们,要慎独、慎初、慎微。

每次遇到灾难,我们永远不缺少悲伤与痛哭,缺的是痛哭之后的反思;永远不缺少站在道德高地上的指责,缺的是直面内心的自我拷问。

所以我觉得,当你看到上面这些阴暗现象时,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在灰化?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世间所有的律法,都管不了你的内心。

我无意中看到了视频,内容说“人与人差距,表面看是容貌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人品的差距”。

内容没什么特别的,但点赞最高的留言却让我感到可怕: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善良,但是还是一无所有,感觉那些人品不好的比我过得都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相信,这样的想法很多人都有。

那为什么,我还是劝你不要只去看社会的阴暗面;不要看到别人如何、就觉得自己凭什么不能如何呢?

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对社会、对国家对身边的人充满负能量。那我相信,无论在什么样的制度下,腐败的、负面的、腐朽的那些东西,都不会消失。

更难以想象,如果持这样的想法、信奉这一套哲学、遵循这一套法则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将变成什么样?

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就是没有赢家。

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去北大演讲的时候,有一段话非常动人:

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我一直记得好多年前看的一部反腐纪录片,名字不记得了,只记得是一个窝案,基本上一个部门的班子成员甚至二级单位的领导都被抓了。

最后有一个副手没有被拉下水,导演就专门去采访他,问他怎么做到的。

那个人说了一句非常搞笑的话:因为没人拉我下水啊。

导演就奇怪了,后来再了解,原来这个副手从来就是硬骨头,人很正直、说话也很直接,再加上业务能力突出,谁也把他没招,就只能孤立他。

副手说:这些年一直被他们孤立,重要的事都不让我参与。日子虽然难过了一点,但是我觉得心安。

如果你们不相信走大道胜过走捷径,不相信道德比金钱更有力量,不相信规则比潜规则更值得坚守,那我只有一个答案:没别的好处,求个心安吧。

王阳明临死前有两句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辈子活得坦坦荡荡,没什么好说的了。

我觉得,这也就够了。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所有的人,都不要惧怕黑暗,更不要走向黑化。

面对恐惧,才能战胜恐惧,知道黑暗是什么样的,才会更加珍惜光明。

焦虑、抱怨、急功近利,都没有意义;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要想获得真正的进步,需要的都是脚踏实地的奋斗。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崔卫平

我是栩先生,喜欢用深度思考剖析个人成长话题。我希望通过我的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解决个人成长的一些真痛点、真问题。